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智能无人船平台市场正持续快速扩张

一、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相关定义

(一)定义

智能无人船平台(又叫无人船艇)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感知、通信、控制和人工智能,实现自主或遥控操作的船舶。智能无人船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船舶设计、通信传输、环境感知、数据融合、运动控制、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领域,研究内容包括导航与定位、控制与决策、感知与融合、能源与动力、船体与载荷、通信与数据等众多方面,以达到船舶的自主航行、智能避障、目标识别、多模通信等功能。智能无人船平台通过搭载不同的载荷可以执行危险、艰苦、不适合有人船只工作的任务,也可以执行对航行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测绘任务,多无人船艇集群协同工作,可以更快速、机动、高效协同完成任务。智能无人船平台具有自主、半自主、遥控控制等多种形态。

备注:本报告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的研究范围仅为民用领域,市场数据及分享不涉及军用领域。

(二)智能无人船平台分类

智能无人船平台可以从自主能力等级、排水量和航速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1、自主能力等级

智能无人船平台按照自主能力等级不同,分为 0-6 级,用 L0-L6 来表示:

智能无人船平台按自主能力等级分类

自主能力等级 技术分级名称 名称 内容
L0 遥控级 遥控 全远程遥控航行,回传状态信息。
L1 程控级 初级半自主 按设定航线自主航行,具有故障诊断与报警功能,不具备避开障碍的能力。
L2 规划级 半自主 简单场景中按设定航线自主航行与重规划,可避开静态障碍,具备故障隔离与容错控制功能。
L3 任务级 简单场景自主 简单场景中根据任务模型执行任务,自动生成满足规则约束的最优航行策略,避开障碍,可编队保持、重构与避碰。
L4 行为级 复杂场景自主 复杂场景中能够自主完成环境态势重建、任务行为序列分解与执行,多艇协作的实时最优行为决策。
L5 决策级 高度自主 大多数场景自主完成任务分解、行为规划与重构,能够与其他有人、无人系统协作,识别周围目标的行为意图,能够有限的自我学习进化。
L6 协作级 完全自主 所有场景自主完成行为序列的规划与重构,与其他有人、无人系统高度协作,能够完全自我学习进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能无人船平台自主能力分级中,L1-L2 级智能无人船平台一般在环境较为单一、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影响或临时限制其他船只进入的水域开展作业,如环境监测、测绘测量等工作。L3级智能无人船平台主要应用于水面障碍物不多的场景下的自主作业任务,如水下地形地貌的单船或多船协同测绘、海上构筑物健康评估、安防巡逻等场景。L4 级智能无人船平台可在人类正常活动水域完成自主作业,如在航道、港口等复杂水域开展运维补给、水质检测、安防巡逻执法、多艇协同测量测绘等工作。L5 级智能无人船平台主要应用在安防巡逻、特殊任务、协同作业等场景。L6 级智能无人船平台在单艇自主作业、学习进化、有/无人协作、跨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智能性,作业过程完全无需人工参与,代表了智能无人船平台的终极发展目标。

2、排水量

智能无人船平台按照排水量的不同,可细分为以下四类:

智能无人船平台按排水量分类

分类名称 概况
微型智能无人船平台 排水量小于 0.5 吨的智能无人船平台
小型智能无人船平台 排水量 0.5 至 2 吨的智能无人船平台
中型智能无人船平台 排水量 2 至 10 吨的智能无人船平台
大型智能无人船平台 排水量 10 至 100 吨的智能无人船平台
超大型智能无人船平台 排水量大于 100 吨的智能无人船平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能无人船平台的排水量与应用环境、应用场景、任务负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内陆江河湖库、近海水域调查、地貌测绘等在较低风浪和流速环境下执行的任务,智能无人船平台要求排水量较低,以增加便捷性、减少运输和吊放成本以及覆盖更多的作业区域。而在深远海域、恶劣海况下的环境调查、海上巡逻、灾害救援等高任务负荷应用场景下,智能无人船平台需要较大的排水量,以抵御较大的风浪,搭载更多任务负荷,并保障智能无人船平台的安全和扩展任务种类。

3、航速

智能无人船平台按照航速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智能无人船平台按航速分类

分类名称 概况
低速智能无人船平台 最大航速小于 15 节
中速智能无人船平台 最大航速介于 15-30 节
高速智能无人船平台 最大航速介于 30-50 节
超高速智能无人船平台 最大航速在 50 节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能无人船平台的速度与执行的任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水域调查、地貌测绘等任务,更低的航行速度可以提供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测绘精度;对于海上巡逻、灾害救援等场景,智能无人船平台需要具备更高的航速以便高效地完成任务。

二、智能无人船平台特点分析

智能无人船平台的技术特点如下:

1、高度集成

智能无人船平台将多种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减小设备尺寸和重量,便于携带和操作。

2、自主作业‌

智能无人船平台具备自主靠离泊、自主航行、定点定速巡航、一键返航等功能,实现高度自主作业‌。

3、数据实时回传

智能无人船平台搭载的仪器设备可以实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回地面基站,便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4、组合导航系统‌

智能无人船平台采用多种导航系统组合,如 北斗导航和 GPS ,提高定位精度和导航稳定性‌。

与传统船舶相比,智能无人船平台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无人船平台与传统船舶比较

序号

特点

优势

1

无人驾驶

降低人员涉水风险

降低有害现场接触风险

无需登船驾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2

智能化程度高

自动避障,减少人员误判风险

循线精度高,提高作业效率

支持无人装备间协同,提高作业效率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成本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1、国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智能无人船平台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快速扩张,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5.3亿美元,2024年已经达到67.2亿美元,年均市场增长率在10%以上。

近年来全球智能无人船平台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快速扩张,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5.3亿美元,2024年已经达到67.2亿美元,年均市场增长率在10%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在多个国家都有进展,同时应用领域广泛,在商品运输与货运、港口与近海作业、环保监测与资源开发、城市通勤与观光等领域均有应用。

全球智能无人船平台应用事件

应用领域 具体事件
商品运输与货运 世界首艘全电动无人货船 MV Yara Birkeland 已于 2021 年在挪威投入运营,减少卡车运输需求;同时韩国、日本等多家航运巨头正进行自动化货轮试验与路线优化试点。
港口与近海作业 美国 Mythos AI 提供的“Archie” 26 英尺自主艇在密歇根州端口进行水深勘测,优化航道负载,提高效率并促进脱碳。
环保监测与资源开发 多家科研机构部署无人水面艇执行气象数据采集与水质监测任务,节省人力并提高数据频次。
城市通勤与观光 阿姆斯特丹 Roboats 项目在 2021 年开始运行,提供乘客运输、废物收集、货物递送与环境监测;Buffalo Automation 在北美开发自动驾驶渡轮及水上出租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无人船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的上游行业是钢材、铝材等材料以及动力电池、电子元器件等智能无人船平台零部件制造及分系统研制,负责为智能无人船平台产业链中游的智能无人船平台生产制造商提供所需的零部件及系统支持。

智能无人船平台的中游是智能无人船平台系统集成及服务提供商,负责将上游提供的零部件等分系统进行加工制作成智能无人船平台,为下游需求主体提供智能无人船平台产品与服务。

智能无人船平台的下游行业范围广泛,主要包括海洋工程、生态环保、水面安防、智慧交通等领域,负责为中游智能无人船平台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订单,是智能无人船平台产业链的行业需求来源。

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智能无人船平台</strong><strong>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智能无人船平台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无人船艇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城市水域应用、海洋工程、公共安全领域。

(1)城市水域应用领域

在城市水域应用领域,智能无人船平台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包含在城市水域江河湖泊环境下的水质监测、水下测绘、水文测量以及集群展演等。水质监测应用场景,主要指日常水质相关的监测以及应急处置工作,智能无人船平台可代替环保工作者进行重复性强、劳动强度高的水样采集、水质监测和污染源追溯工作,并减少一线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环境的场景,降低劳动强度及人员伤亡风险;水下测绘应用场景,主要指水下地形测量、地貌探测、浅地层剖面测量等,智能无人船平台可提高水下测绘工作的便捷性、安全性且可支持极浅水作业;水文测量应用场景,主要指水流的流速流量测量和水利相关的测绘测量工作。

(2)海洋工程领域

在海洋工程领域,智能无人船平台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海洋观测、海洋调查和油气运维等。海洋观测和海洋调查应用场景,主要指海洋测绘、海洋地球物理探测、物理海洋观测、海洋生化环境监测等工作,通过智能无人船平台的规模化应用,提升获取数据的精度、准度、广度以及连续性,同时提高采集数据效率;油气运维应用场景,主要指海上油气后期巡检运维相关工作,智能无人船平台具有循线精度高、可全天候作业、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3)公共安全领域

在公共安全领域,智能无人船平台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全水域巡逻执法、应急救援与水面救生。巡逻执法应用场景是指开展水面巡逻警戒、侦察取证、喊话驱离、追击拦截等工作,智能无人船平台可全天候作业,具有快速响应、减少人员涉险的特点;应急救援应用场景是指针对应急事件开展水面应急抢险、监测和处置等工作,智能无人船平台具有响应速度快,人员安全风险低、可快速部署及快速获取数据等优势;水面救生应用场景是指进行遥控或自动落水救援工作,智能无人船平台能够对落水人员精准、快速进行救援,同时可避免施救人员涉险,提高救援效率。(fs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呈现多维度、多元化发展 需求从“生鲜主导”向“多极增长”转型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呈现多维度、多元化发展 需求从“生鲜主导”向“多极增长”转型

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品质和配送时效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冷链物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冷链物流总收入达到5361亿元,同比增长3.69%,2025年上半年为2766亿元。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货运行业现状:多种运输方式协同竞争 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

我国货运行业现状:多种运输方式协同竞争 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

近年来我国货运行业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8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6.9万亿元。

2025年10月21日
全球智能核电行业正处于加速发展与多领域应用拓展关键阶段 中国为核心增长极

全球智能核电行业正处于加速发展与多领域应用拓展关键阶段 中国为核心增长极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全球智能核电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从18.14亿美元增长至68.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9.64%,2025年上半年达到49.29亿美元。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零担物流行业呈现“小、散、乱”特点 企业需不断创新来面对日益多样化需求

我国零担物流行业呈现“小、散、乱”特点 企业需不断创新来面对日益多样化需求

随着我国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零担物流凭借灵活性强、方便快捷和成本低等优势,也随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24年我国零担物流市场规模达到1.71万亿元

2025年10月20日
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提速,我国全面支持商业航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提速,我国全面支持商业航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数据,2024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整体增长4%,收入达到4150亿美元,其中商业卫星产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规模增至2930亿美元,占航天经济总量的71%,卫星制造及应用,以及与卫星发射相关的商业运载火箭产业是目前全球航天的重点。

2025年10月17日
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下我国气力输送系统快速发展 低压稀相输送技术是当前最主流技术

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下我国气力输送系统快速发展 低压稀相输送技术是当前最主流技术

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提升,气力输送系统有助于相关行业内的企业高效、清洁生产,实现高能效、低损耗、经济环保的目标,同时消除相关企业生产中粉尘爆炸等危险因素,实现安全生产,预计会得到进一步渗透和推广应用。2025年上半年我国气力输送行业销量0.77万套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