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建设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1、水利建设行业相关定义
水利建设是指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是为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它的核心作用包括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并具备推动经济发展等多重效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工程项目不同,水利工程可以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及港口工程、供水及排水工程;按建筑物功能不同,水利工程可以分为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取(进)水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河道整治建筑物和专门建筑物。
2、水利建设特点分析
水利建设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1、投资规模大、周期长
水利工程项目通常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建设周期较长,从规划到竣工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例如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水利枢纽等重大项目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2、政策驱动性强
水利建设高度依赖国家政策导向,政府投资仍是核心动力。2024年水利建设资金中社会资本占比提升至28%,PPP模式在城乡供水、防洪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
3、技术门槛高
水利工程涉及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需要专业的设计施工技术。大坝、渠道等需大量土石方和混凝土,对工程技术要求严格。
4、双重属性
兼具防洪减灾等公益功能和发电供水等经济功能,效益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平均降水量波动极大,2020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超过700mm,达到706.5mm,为近年来最高,2023年以来我国平均降水量连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平均降水量达到697.7mm,接近2020年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水文年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我国不仅降水量波动巨大,极端气候出现的概率也在大幅增长,我国近年来不断推动城市化,城市人口大幅增长,但是极端天气的出现,使得部分城市遭遇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政府愈发重视城市防洪涝水利工程建设。以下为近年来我国重大洪涝灾害:
2020年以来国内重大洪涝灾害情况
| 年份 | 受灾区域 | 受灾群众数量 | 损失金额 |
| 2020年7月 | 安徽、江西等11省 | 3417.3万人 | 1322亿元 |
| 2020年8月 | 四川、重庆等地 | 852.3万人 | / |
| 2021年7月 | 河南 | 1366.43万人 | 885.34亿元 |
| 2023年7月 | 北京 | 129万人 | 116.4亿元 |
| 2024年 | 南方各省 | 4000万人 | 上千亿元 |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资料,2024年,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5344.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09人,紧急转移安置254.4万人次,倒塌房屋5.8万间,损坏房屋37.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630.4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水利建设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正是由于洪涝灾害每年都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根据2025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同比增长12.8%,水利投资已连续三年创出新高。
2024 年,全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 47193 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额40188 亿元,占85.16%。2024年,全国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创历史新高。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2025年一季度,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之上,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实现稳中有增,全国实施各类水利项目2.16 万个,其中新开工水利项目6034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988.1亿元,同比增长2.9%。同期,全国水利建设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88.6亿元,同比增长37%;落实银行贷款414.1亿元,同比增长38.5%;落实社会资本372.8亿元,同比增长33.3%。
资料来源: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具体到各地方政府,各省水利投资额可以分为四大梯队,具体如下:
2024年中国重点省市水利投资规模(部分)
| 投资规模 | 省份 |
| 超700亿元 | 上海、北京、广东、湖北、江西、山西 |
| 500亿-700亿元 | 浙江、安徽、湖南、江苏、四川 |
| 300亿-500亿元 | 福建、河南、重庆、新疆 |
| 300亿元以下 | 贵州、内蒙古、陕西、青海、天津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此可见,我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尤其是近三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水利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每年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水利工程市场。
4、水利建设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水利建设行业的需求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等。
1、政府部门:战略规划与资金主导
政府是水利建设的核心投资者,2024 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 1.35 万亿元,中央财政占比 45.9%(约 6200 亿元),重点支持防洪减灾、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例如,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国家战略项目由中央直接统筹。
2. 国有企业:工程实施与技术引领
央企主导骨干项目,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央企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承接南水北调西线、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超大型工程。
地方国企则通过区域化布局,各省水利投资集团(如安徽水利、粤水电)主导区域中小型项目。
3. 民营企业:细分领域与市场化补充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智慧水利、装配式工程、环保材料等领域快速崛起。部分民企通过特许经营参与污水处理、城乡供水等经营性项目。
二、中国水利建设行业运行情况
1、水利建设行业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利建设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水利建设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水泥、钢材、砂石料、木材等建筑材料供应商,水轮发电机组、变压器、开关柜、水泵、阀门等水电设备供应商以及钢管、混凝土管、塑料管等输水管道供应商,行业中游为水利工程建筑企业,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等类型公司,行业下游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城投公司、港口企业等使用方和运营者,其中,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扮演着主导角色,负责规划、审批、监管等工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引导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如防洪、灌溉、供水、生态保护等;城投公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投资者和运营者之一,通过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也承担着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职责;港口企业在涉及港口的水利工程中,如港口航道整治、防波堤建设、码头建设等方面,是需求方和运营方,其对港口设施的建设和升级需求,推动着相关水利工程的发展。
中国水利建设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中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规模
水利建设行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同时近年来增长迅速,2020年我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5万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1.62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95万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fs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