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铝又称“二次铝”,是指由废旧铝或含铝的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主要以铝合金形式出现,是金属铝的一个重要来源。废铝成分复杂多样,生产再生铝首先对废铝进行人工分拣,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人力将废铝根据金属类型、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同时去除杂质。其次采用风选、磁选、重介质涡流等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经过添加熔剂、过滤、吹气除氢等方法进行熔炼,最后铸造加工成型,其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及建筑五金等行业领域。
再生铝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各行各业对资源大量渴求引发了我国再生铝企业的发展,但再生铝的发展还是属于起步阶段,产量少且主要是人工处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再生铝产业开始加快了与国际再生铝产业接轨的步伐,废杂铝的进口数量及再生铝产品出口规模也逐年扩大,再生铝行业整体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这时已经有少数有规模的再生铝回收和处理企业,再生铝的设备也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中国再生铝产量大概有每年几十万吨。
2000年以后,建筑行业、汽车工业以巨大的拉动力,促进了再生铝行业的产业升级,再生铝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提升再生铝原料的处理能力,使国内再生铝的产量达到100万t左右。中国再生铝的回收、集散、进口、贮运、流通和加工利用等所有环节都在加速市场化,再生铝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极具市场活力。当时在再生铝的回收、流通、预处理和再生利用上已经形成一些主要的集散地,在当前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一类是包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北方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铝消费市场比较集中,又具备利用国外资源的便利条件。广东的南海、浙江的台州和永康、上海、江苏的太仓、天津、河北的保定、辽宁的大石桥等市场便是这一类型。另一类是利用国内回收废铝而形成的再生铝产业区域,如山东临沂、河南长葛、安徽毫州、湖南汩罗等地区,开始是从废铝的集散中心起步,后来又逐步围绕其原料优势发展了再生铝的熔炼铸造产业,成为再生铝的产品生产市场。
当前随着国内对电解铝产能的限制、社会各个领域对扩大铝应用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市场对非再生铝产品限制的增加,中国的再生铝发展对内亟需弥补铝加工产品增长而带来的原料空缺,对外需要逐步融入世界范围内绿色铝的倡导行动。因此,中国的再生铝发展也必然需要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期。
我国再生铝行业发展脉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解铝作为高能耗产品,其行业耗电量达全国总耗电量的5%,生产1吨电解铝需耗煤炭428kg、产出二氧化碳13860kg,是生产1吨再生铝能耗的200倍、排放的22倍,相较于电解铝,再生铝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优势。
原铝和再生铝能耗和排放对比
|
能耗/排放 |
类别 |
单位 |
原铝 |
再生铝 |
|
能耗 |
煤炭 |
kg |
428 |
2.12 |
|
原油 |
kg |
85 |
50 |
|
|
天然气 |
m³ |
100 |
70 |
|
|
焦煤 |
kg |
50 |
20 |
|
|
煤气 |
kg |
780 |
307 |
|
|
电力 |
kw.h |
13320 |
210 |
|
|
排放 |
CO₂ |
kg |
13860 |
620 |
|
CH₄ |
kg |
30 |
0.55 |
|
|
CF₄ |
kg |
0.116 |
0 |
|
|
C₂F₆ |
kg |
0.014 |
0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家发改委关于《“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循环行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2021年,国务院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有色金属行业到2025年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力争实现减碳40%。2025年3月,工信部等部分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2027年,再生铝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因此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再生铝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国再生铝行业推进政策
| 时间 | 政策 | 内容 |
| 2021/2 |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 |
| 2021/3 |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 到2025年,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
| 2021/7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到2025年,再生铝产量达1150万吨。 |
| 2021/10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 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产量。 |
| 2021/11 |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 提出要严格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 |
| 2021/12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 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再生铝回收基地和产业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一体化发展。 |
| 2022/1 | 《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到2025年,废铝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 |
| 2023/12 | 《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 条件规范了再生铝行业选址、规模等细则。 |
| 2024/2 |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 建立政府绿色采购需求标准,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再生材料纳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 |
| 2025/3 | 《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 到2027年,再生铝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铝产能不断扩张,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能达1650.6万吨,同比增加2.24%,然2024年我国废铝供应仅928万吨,再生铝开工率低于60%,再生铝产量仅816.6万吨。受制于废料供应限制以及分布较散等问题,再生铝行业处于产能过剩和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增产困难等多个问题,均限制了再生铝行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再生铝生产的总成本中,废铝成本占比最高,约占总生产成本的89.8%,占比接近9成,除废铝成本外,硅成本、铜成本、天然气成本及其余成本分别占比2.4%、3.3%、1.3%、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再生铝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地域性强,回收平台多为小微主体,因此我国再生铝行业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而由于再生铝产能远大于废铝供给量,废料供给时常难以确保,再生铝行业开工率中枢长期维持在50-60%的低位。并且由于上游回收环节类别混杂,中游冶炼企业规模较小限制研发投入,导致再生铝企业难以做到保级利用。在行业激烈的成本竞争和原料短缺下,小型产能劣势明显,这部分产能有望逐步出清,竞争格局趋于改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再生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从全国分地区产量占比来看,华东地区(如江苏、安徽等)以及华南地区(如广东等)为全国再生铝合金产能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
我国再生铝合金产能分布(单位:万吨)
|
省份 |
产能 |
占比 |
省份 |
产能 |
占比 |
|
广西 |
333 |
11% |
浙江 |
170.8 |
5% |
|
江西 |
311 |
10% |
广东 |
151 |
5% |
|
江苏 |
300 |
10% |
重庆 |
125 |
4% |
|
安徽 |
297 |
9% |
云南 |
113 |
4% |
|
山东 |
293 |
9% |
四川 |
101.5 |
3% |
|
河南 |
195.6 |
6% |
其他 |
762.3 |
24% |
|
合计:3153 |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背景推动下,循环经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形式,自2006年“十一五”时期开启以来,全国人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颁布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再生铝行业发展。
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政策
| 时间 | 部门 | 政策名称 | 政策内容 |
| 2006年4月 | 全国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加快建设若干30万吨以上的再生铝示范企业,再生铝产能达到30%以上。 |
| 2011年12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再生铝占比30%左右,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等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区域,改扩建形成若干规模化再生铝示范工程。 |
| 2013年1月 | 国务院 | 《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 | 推进再生铝的高值利用,提高其在有色金属中的比重。 |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推进资源再利用产业规范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 |
| 2016年11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 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回收和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基地和园区,到202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3%。 |
| 2017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 | 凡包含电解工序生产铝液、铝锭等建设项目,应通过兼并重组、同一实际控制人企业集团内部产能转移和产能指标交易的方式取得电解铝产能置换指标,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
| 2020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铝行业规范条件》 | 再生铝企业铝或铝合金的总回收率应在95%以上,鼓励铝灰资源化利用。 |
| 2020年10月 | 商务部 | 《关于规范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 符合《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GB/T38472-2019)标准的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
| 2021年7月 | 发改委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为再生铝产业设定了在2025年达到1150万吨的年产量目标。 |
| 2021年11月 | 国务院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 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铝产量。 |
| 2021年12月 | 财政部、税务局、发改委 |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21年版)》 | 公司生产的产品原料70%来源于社会回收的废金属(废钢铁、废铜、废铝等)可享受减按90%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
| 2021年12月 | 财政部和税务局 | 《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 | 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 |
| 2022年3月 |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再生纯铝原料》 | 铝材料均为纯铝(铝元素含量大于99%),可用于重熔制造纯铝或各类铝合金的再生铝原料,称为再生纯铝原料。 |
| 2022年1月 | 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 |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 把“废有色金属”纳入城乡统一收运体系,2025年再生资源集中分拣能力达8000万吨/年 |
| 2023年3月 | 国务院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 统一规划建设“废旧金属回收交投点一分拣中心—再生铝利用基地”三级网络,中央财政贴息贷款支持 |
| 2023年12月 | 工信部 | 《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 废铝加工配送中心须符合GB/T38472、40382、40386等七项原料标准,铝综合回收率≥95% |
| 2024年3月 | 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 |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 2025年再生铝产量1150万吨;鼓励电解铝企业与再生铝企业“产能置换+绿电指标”联动 |
| 2024年10月 | 国务院 |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4—2025年)》 | 2025年再生金属(铜+铝)供应占比≥24%;对再生铝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倾斜 |
| 2024年11月 | 生态环境部等六部委 | 2024年第23号公告《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 | 再生纯铝、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不再视为固废,可自由进口;细化海关税号、禁止混装 |
| 2024年11月 | 商务部等 | 《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 | 将“再生铜铝原料”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关税、检验、融资环节给予便利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长期看再生金属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再生金属行业的战略地位将不断提升。随着行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地,再生金属产业进入历史性的最好发展时期。(zpp)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