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一、ePTFE膜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1ePTFE膜行业相关定义

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微米或亚微米级的多孔立体网状微观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形成的最小孔径达 0.1μm,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微孔个数高达数十亿个。这些微孔直径是最小水珠(轻雾)直径(约 20μm)的百分之一,又比水分子大千倍,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它能够阻挡液态水或固体颗粒的通过,同时又能让空气或水蒸汽通过,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和透气透湿功能,另外其还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高润滑、良好的不粘附性、电绝缘性、生物相容性佳等优良特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防水、防尘、透气材料。由于其在声、电、磁、热等方面拥有的特殊性能,ePTFE 膜及已广泛应用在了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服装、工业过滤、航空航天等领域。

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微米或亚微米级的多孔立体网状微观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形成的最小孔径达 0.1μm,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微孔个数高达数十亿个。这些微孔直径是最小水珠(轻雾)直径(约 20μm)的百分之一,又比水分子大千倍,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它能够阻挡液态水或固体颗粒的通过,同时又能让空气或水蒸汽通过,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和透气透湿功能,另外其还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高润滑、良好的不粘附性、电绝缘性、生物相容性佳等优良特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防水、防尘、透气材料。由于其在声、电、磁、热等方面拥有的特殊性能,ePTFE 膜及已广泛应用在了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医疗、服装、工业过滤、航空航天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ePTFE膜特点分析

ePTFE 膜的制造与加工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核心工艺:拉伸工艺及改性、复合加工。

1)拉升工艺

拉伸工艺是制备 ePTFE 膜的主流方法,该工艺由美国戈尔公司于 20 世纪 80年代发明。首先,将 PTFE 树脂与液体助剂按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在较低的压力下将糊状物料压制成初坯,将初坯推挤成预成型品后压延成片状,通过加热除去助推剂;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单向或多向拉伸;最后,在熔融温度以上进行热定型,待冷却至室温后得到 ePTFE 膜。在拉伸时,一部分树脂被拉伸成纤维,另一部分形成结点,纤维由结点发散,交叉形成空隙,构成多孔网状结构的ePTFE 膜。

2)改性、复合加工

改性、复合加工主要是通过对 ePTFE 膜进行表面改性(使其憎水、亲水、憎油或增强表面结合强度等)、涂覆、层压或复合(加强结构强度,结构成型等)等工艺使其具有加工前不具备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从而满足不同行业对ePTFE膜不同性能的需求。

3ePTFE膜行业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ePTFE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ePTFE 膜的主要原材料为 PTFE 树脂、PP、PE 等高分子原料,该类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其下游为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

ePTFE 膜的主要原材料为 PTFE 树脂、PP、PE 等高分子原料,该类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其下游为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ePTFE膜行业监管制度分析

ePTFE 膜行业并无专门的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发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行业 整体进行宏观指导。各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规划地方投资总规模、重大项 目和生产力布局,对地方经济全局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还负责研究和制定地 方性行业规划、行业法规和经济技术政策,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国内针对 ePTFE 膜行业的管理体制主要为国家相关部委宏观指导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并行的市场化管理体制。

中国膜工业协会是 1995 年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作为行业自律部门,膜工业协会秉承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及服务行业内企业的理念,主动承担了以下具体职能: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行业的行规;参与膜工业各类标准的制订、修订,包括技术标准、经济标准、管理标准;进行行业内价格协调;按照行业实际要求,加强行业统计工作;受政府和有关公司委托,对行业内重大投资、改造、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并参与监督;在经济技术方面推荐中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三、中国ePTFE膜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ePTFE膜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ePTFE膜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搭建生产线,并获得客户认可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资金消耗,并且短期内并不容易形成快速盈利的状态,长周期的资金消耗压力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望而却步的,无形中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

2ePTFE膜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由于 PTFE 材料具有耐高温、高润滑等特性,对其进行拉伸延展和加工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最终产成品的良品率、质量水平难以控制。同时,加工形成特定微观孔隙结构的工艺技术难 以掌握,部分特定的微观孔隙结构在改性、复合等加工环节容易被破坏而无法达到预期性能,因 此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实践技巧与理论知识,例如:加热的温度、拉伸的速度与倍率、模具的外观形状、改性复合的工艺细节等,都需要具备大量的试错、改进经验与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 掌握,领先企业通过技术储备与时间成本在工艺流程上建立起了较高的技术经验壁垒。

3ePTFE膜行业规模壁垒分析

在实验室环境下试制成功的具备某一特性的 ePTFE 膜还需要经过批量生产才能获得大规模产业化的能力,但 ePTFE 膜生产设备无法通过外购方式直接获得,膜的制造、改性、复合以及应用组件的主要产线与工艺设备需要自行设计开发,这使得具备独立自主设计、制造生产设备的能力成为进入行业强有力的壁垒。

4ePTFE膜行业客户壁垒分析

ePTFE 膜作为一种关键的基础性材料,本身难以在下游直接使用,需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 求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应的零部件组件或全套解决方案。这要求公司在获得 实际订单前就参与客户的产品设计,并通过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技术验证。定制化设计与生产能 力、长期技术验证的持续投入以及客户对具有品牌的供应商的信任,也构筑起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四、中国ePTFE膜行业创新情况与市场规模分析

1、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1多材料复合

PTFE 化学键中的“C-F 键”键能高、性能稳定、惰性强,使得其耐化学腐蚀 性能极佳,而 ePTFE 的多孔特性使其成为非常优秀的复合基材。ePTFE 与无纺 布、SiO2 气凝胶、PP、PU、PI、PPS、Nafion-H 等材料复合后可形成具有多种全 新或改良特性的新型材料,为学术和产业界的各类难题提供了材料端的解决方案。

2新的应用领域

A、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在以氢燃料电池为代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交换膜是电池的重要组成 部分,用以将阴阳极反应物隔开并传递质子。目前普遍使用的 Nafion-H 价格较 高,导致质子交换膜成本高居不下,且其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厚度难以降低。通过 与 PTFE 及 ePTFE 的复合,能够实现用 PTFE 和 ePTFE 替代部分 Nafion-H,在 降低高成本材料的使用量的同时提高整个组件的结构强度,大幅降低膜的厚度。

B、人造植入物

传统的人造植入物存在老化、免疫排斥等诸多问题,而 PTFE 是纯惰性的材 料,具有非常强的生物适应性,不会引起机体的排斥,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是一 种非常理想的人造植入物。另一方面,PTFE 经过糊膏挤压、拉伸等特殊方法制 成的 ePTFE 膜柔韧性好,可任意弯曲超过 360 度,其天然的网孔结构易于进行 细胞种植,使其成为目前最优秀的人工血管、心脏瓣膜合成以及整容填充材料之一。

2、影响中国ePTFE膜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1)需求领域发展

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对 ePTFE 膜需求大增,如电池组、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的密封、防水透气等方面都需要用到 ePTFE 膜。传统燃油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也增加了对 ePTFE 膜的需求。

电子行业:5G 技术普及、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对 ePTFE 膜的绝缘性、耐腐蚀性、防水透气等性能需求提升,在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中应用增多。

医疗行业:中国老龄化加剧,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器械和耗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ePTFE 膜在人工血管、组织修复材料、医疗设备密封等方面应用广泛,医疗行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2原材料供应

ePTFE 膜的主要原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等石油化工产品。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会影响 ePTFE 膜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规模。若原材料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有利于 ePTFE 膜行业的稳定发展,扩大市场规模;反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产量受限,影响市场供给。

3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 ePTFE 膜的性能、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新型生产工艺的研发、生产设备的升级等,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更多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从而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规模。

3、中国ePTFE膜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2025年10月02日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目前金属3D打印玩家包括第一梯队的EOS、SLM Solutions、3DSystems;第二梯队的Desk top Metal、GE Additive、铂力特;第三梯队的Velo3D、DMGMori和TRUMPF。华曙高科、EPlus3D等国内玩家也在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