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驱动需求增长 生物航煤SAF产业前景广阔

生物航煤(SAF)是在生物柴油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以多种动植物油脂等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的航空煤油。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空煤油具有很大优势:第一,可以再生、具有可持续性;第二,无须对发动机进行改装,推广难度小;第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具有很高的环保优势。

航煤基本性质

性质 典型值 备注
化学组成 C8-C16 烷烃50-70%;环烷烃20-30%;芳香烃8-25%
密度 0.775-0.840g/cm³(15℃) 随温度和具体类型略有变化
净燃烧热 42.8-43.2MJ/kg 能量的重要指标
碳排放强度 89gCO₂e/MJ 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强度 95.06kgCO2e/mmBTU 碳排放强度
热值 43.1-43.5MJ/kg 高热值(HHV)
闪点 38-66℃ 易燃性的重要指标
冰点 -47℃ 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
粘度 1.2-1.8mm²/s(20℃) 粘度影响燃料的流动性和雾化性能
硫含量 <0.3%(质量分数) 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芳烃含量 8~25%(体积分数) 影响燃烧性能和排放
烟点 19-25mm 烟点越高,烟尘越少
蒸气压 -kPa(℃) 影响燃料的挥发性和储存安全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SAF是符合可持续性标准的即插即用型航空燃料,需满足1)性能基本和航煤一致;2)满足可持续要求,欧盟要求减碳50%以上,且禁止使用粮食基原料。不同工艺及原料生产的SAF减碳程度不一,欧盟要求合格SAF减碳50%,英国要求减碳40%,美国要求49%。

不同区域对合格SAF定义

国家/机构 政策名称 出台时间 减碳要求 原料要求
欧盟 REDII,ReFuelEUAviation REDII:2018年12月ReFuelEUAviation:2021年7月 ≥50% 合格SAF包括:1)合成航空燃料:由可再生氢和捕获的碳制成的合成航空燃料,仅限于液体即插即用燃料;2)先进生物燃料:由附录IX部分A中列出的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3)生物燃料:由附录IX部分B中列出的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4)回收碳航空燃料:符合RED中定义的回收碳燃料禁止使用食品和饲料作物生产的生物燃料。
英国 SAFMandate 2024年 ≥40% 禁止使用食品、饲料或能源作物生产的SAF
美国 IRA-45Z 2022年8月 ≥49% 鼓励废弃物、残渣、非粮食作物;合格saf排放系数≤50kgCO2e/mmBTU,参照传统航煤89gCO2e/MJ,对应95.06kgCO2e/mmBTU测算减碳幅度高于49%
ICAO CORSIA 2016年通过,2021年正式实施 ≥10% 鼓励废弃物、残渣。合格SAF不应使用来自高碳储量土地的生物质,即不应使用2008年1月1日之后从原始森林、湿地或泥炭地转换的土地上获得的生物质,也不应导致这些土地的碳储量退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航煤(SAF)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生物柴油、SAF的共同原料为油脂,原料油脂主要包括:可食用油脂,玉米油、大豆油等;非粮油脂,麻风树油、橡胶籽油、苦杏仁油等;废弃油脂或藻类油脂;二氧化碳或生物质,其中可食用油脂、废弃油脂两类为主要原料。全球棕榈油类生物柴油占比约为40%,主要由印度尼西亚和欧盟国家生产;豆油类生物柴油占比约为25%,主要由美国和南美国家生产;菜籽油类生物柴油占比约为15%,主要由欧盟国家生产;废弃油脂类生物柴油占比约为10%,主要由欧盟国家和中国生产。UCO属于废弃油脂的一种,因其突出减排属性而备受关注。UCO(UsedCookingOil)为废弃食用油,通常来源于餐饮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在烹饪过程中使用并废弃的油脂,属于废弃油脂的一种,其具有更高的碳减排属性而备受关注。废弃食用油制生物柴油具有最低的单位碳排放值,为19.87gCO2e/MJ。

生产SAF所需原料油脂

分类 原料 主要产地 优点 缺点
第一类 可食用油脂(菜籽、大豆、棕榈) 菜籽油:欧洲;大豆油:美国、阿根廷、巴西;棕榈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 油脂含量高,收储和加工方便简单 与粮争地、与人争油,规模发展影响民生
第二类 非粮油脂(麻风树种、橡胶籽、苦杏仁) 各国均有种植,未规模化、商业化开发 荒山种植,不占用农业耕地,利于边远地区增收 油料收集和存储难度大
第三类 废弃油脂(餐饮废油、煎炸油)或藻类油脂 废油:欧洲、中国;藻类:欧洲、美国、中国 废油可解决回流问题,转化率高;藻类附加值高,单位面积产油量高 废油杂质含量高,预处理要求高,收集困难;藻类成本高,差异较大
第四类 二氧化碳或生物质 碳捕集与储存(CCS)/碳捕集利用与储存(CCUS)产业,秸秆等物质纤维素类 利用生物、加氢或电化学合成技术,具有碳中和特点 合成生物学等关键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成本最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是推动SAF应用的关键,欧盟率先提出SAF强制混掺比例,亚太多地发布相关政策及法令持支持SAF的生产和使用。2023年9月,欧盟通过ReFuelEU法案,要求欧盟机场向飞机运营商提供的所有燃料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SAF,从2025-2030-2050添加比例目标为:2%-6%-70%,是第一个提出SAF强制混掺比例且具有长期目标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其他国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也明确了SAF强制掺混比例,未来有望逐步落地。美国积极布局SAF的生产和使用,继《航空业气候行动计划》确定2050年美国航空业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后,美国先后出台《通货膨胀削减法案》、《SAF挑战路线图》,规划了美国SAF产业的发展总体路线,并支持SAF的生产、应用和研发。此外,英国在继2022年JetZero承诺后,拨款1.65亿英镑支持SAF项目,资金持续至2025年,并在2024年新制定了相关法令草案,积极布局SAF产能扩大。

海外SAF发展政策/文件/行动/计划梳理

国家/地区

时间

政策详情

欧盟

2023

通过《ReFuel EU航空法规》(ReFuel EU Aviation),202511日起,所有在欧盟机场供应的航空科中,必须使用至少2%SAF与传统煤油混合的燃料,到2030年占比需达6%,2050年达到70%,是第一个提出SAF强制掺混比例目标的全球主要经济体。

2022

从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中支取16亿欧元用于补贴航司的SAF应用。

英国

2021

英国政府发布《净零计划》(Net ZeroStrategy:Build Back Greener),该战略提出,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商业化,投资18亿英镑支持英国SAF工厂发展,到2030年实现10%SAF交付。

2022

英国交通部发布了《航空零排放Jet Zero战略》(Jet Zero),要求从2025年开始强制使用SAF,2030年至少10% 的航空燃料是可持续航空燃料,到2050SAF能够满足75%以上的液体燃料使用量,已拨收1.65亿英镑支持SAF项目,资金持续至2025年。此外,英国政府拟投资1200万英镑成立欧洲第一个SAF清算所,建设世界一流的SAF测试和认证设施。

2024

2024年英国下议院批准了《2024年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可持续航空料)法令》单案,这项法令将使英国航空业每年获得约120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授权,上议院批准后即可立法,投于新的一年生效。

美国

2021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发布了《航空业气候行动计划》(Aviaion Chmate Action Plan),从推广可持2021年续航空燃料(SAF)开发新的飞机和发动机技术、加强政策法规引导等方面出发,首次系统性阐述了美国政府为实现2050年航空业净零碳排放目标所设定的行为框架。

2021

美国通过《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SAF生产提供33亿美元的税收报2022年免和补助。每加仑SAF(3kg)可抵税1.251.75美元,若生命周期排放量减少超过50%,每多减少1%可额外获得1美分抵免。

2022

美国发布了《SAF挑战路线图》(SAF Grand Challenge Roadmap),旨在与工业界合作,到20302022年年实现国内SAF年产量30亿加仑;到2050年实现SAF年产量350亿加仑,以满足美国航空业10%普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目标。

2023

白宫发布《国家航空科技优先事项》,明确提出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开发、测试和认证并在美国国内广泛生产和采用。

日本

2021

建立“飞机运营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小组”,制定了航空运营脱碳路线图,日标是到2030SAF使用量占航空燃料的10%

2022

日本JGC控股、Revo国家公司、全日空航空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宣布组建“ActforSky”联盟,通过推立用日本研发、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促进其商业化进程,并逐渐扩大应用范围。

2024

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时,将国内航空公司10%的燃料使用量置换为SAF

韩国

2024

韩国国土部、基础设施和工业部联合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推广战略》强制规定从2027年起,所有从韩国起飞的国际航班必须使用SAF(1%)的混合物。

印度

2023

印度石油天然气部提出,到2025年将在国际航班上采取SAF,混合比例为1%,2026年提高到2%,2030年混合比例达到5%

新加坡

2024

新加坡交通部表示,新加坡计划从2026年起要求所有从该国起飞的航班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新加坡2024年目标是从2026年起实现总燃油占比1%SAF目标,并计划到2030年将其提高到3-5%,具体取决于全球SAF行业的发展情况。

马来西亚

2024

SAF建立1%的授权,以鼓励近期需求。2050SAF达到47%的潜在目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政府将SAF的推广使用作为航空业脱碳战略的重要一环,于2022年制定了明确的SAF应用目标,争提出力争2025年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到期间消费量累计达到5万吨。此外,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SAF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稳妥推进航空领域碳减排。

我国SAF主要政策

时间 发布主体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11年 国家发改委 《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其中上海是唯一将航空业纳入碳交易的试点城市。
2016年 国家发改委 《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 将航空业列为全国碳排放权市场第一阶段的重点排放行业。
2021年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
2021年 中国民用航空局 《“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 提出推动SAF商业应用取得突破,力争2025年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期间消费量累计达到5万吨;同时也针对节油减排提出预期性目标:“十四五”期间,运输航空机队吨公里油耗降至0.293千克,运输航空吨公里CO2排放降至0.886千克。开展SAF常态化应用示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海南等地区的年旅客吞吐量500×10⁴人次以上机场,试点SAF掺混供给等模式,支持相关机场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 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对符合条件的试点示范项目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予以支持,并积极推进建立生物柴油碳减排方法学,推动将生物柴油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加快实现生物柴油的绿色价值。
2024年 国务院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节能降碳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其中提到“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
2024年 中共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第十二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到通过降碳、减污、扩绿等手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提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机制基础。
202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
2024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 全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试点 根据试点工作安排,9月19日起,国航、东航、南航分别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此次试点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二阶段为2025年全年,参与单位将逐步增加。
2024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天然气、绿色氢氨醇等在船舶、航空领域的试点运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年中国的航空燃料消费量为3469万吨,恢复到了2018年的水平。2024年航空燃料消费量超过2019年的水平,达到3820万吨,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

2023年中国的航空燃料消费量为3469万吨,恢复到了2018年的水平。2024年航空燃料消费量超过2019年的水平,达到3820万吨,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中国航空业正快速发展,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客运市场。考虑到中国民航市场发展速度,按平均年增速为5%计算,预测到2030年,中国航空燃料需求量约为4900万吨。如果生物航煤使用比例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设定的目标(5.2%)估算,中国生物航煤2030年国内需求量将达254万吨/年,到2050年,SAF将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

此外,中国航空业正快速发展,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客运市场。考虑到中国民航市场发展速度,按平均年增速为5%计算,预测到2030年,中国航空燃料需求量约为4900万吨。如果生物航煤使用比例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设定的目标(5.2%)估算,中国生物航煤2030年国内需求量将达254万吨/年,到2050年,SAF将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驱动需求增长 生物航煤SAF产业前景广阔

政策驱动需求增长 生物航煤SAF产业前景广阔

2023年中国的航空燃料消费量为3469万吨,恢复到了2018年的水平。2024年航空燃料消费量超过2019年的水平,达到3820万吨,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2025年1-4月,国内炼焦煤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均稳步上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进而对价格构成了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下游钢材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了炼焦煤价格承压。这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状态,最终促使炼焦煤市场价格出现下滑。

2025年05月15日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钨矿探明量持续增加,使得国内钨矿储量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钨矿储量达 240 万吨,占全球储量 52%,其余钨资源集中地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等,分别占比 12%、9%、3%。

2025年05月14日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近两年新投产的N型太阳能电池产能多为TOPCon产能,2024年TOPCon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占据绝对主流位置。BC电池有望随着头部厂商产能落地,渗透率将提高。

2025年05月06日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