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单一型医疗意外险行业:渗透率低但潜在需求量大 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一、行业相关概述

单一型医疗意外险是医疗意外保险的一种,以高危手术、病种治疗为主。医疗意外保险主要是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事故导致产生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将在约定的保障范围与保障金额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保险金给付责任。一般情况下,意外医疗保险是作为意外保险的附加险形式存在的。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单一型医疗意外险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近年来医疗纠纷的日益增多,医务人员执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医疗机构在面临医疗纠纷巨额赔偿的情况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发展医疗意外保险成了必然趋势。相较于让医疗机构自己消化医疗风险,医疗意外保险制度更具优势来分散医疗风险造成损失。它在减轻医生职业与医疗机构压力的同时,还能让患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2003年起北京某医院联手某保险公司开始试点手术意外险,承保项目:以心胸外、颅脑外、妇产科等9个科室常见的风险较大的手术项目为主;保费、保额:保费900元、1200元、1500元对应保额3万、4万、5万元;保费支付:由患者与医院按比例分担,如1200元的手术意外险,患方出资1180元,医院出资20元。以该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为例,目前该科室患者投保手术意外险的比例已接近90%,在化解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国内住院病人手术数量不断增多,手术、麻醉意外险需求增多,具备较大的发展市场。数据显示,我国住院病人手术量从208年的6171.58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8103.10万人次。预计2022年我国住院病人手术量将进一步达到8635万人次,具体如下:

2003年起北京某医院联手某保险公司开始试点手术意外险,承保项目:以心胸外、颅脑外、妇产科等9个科室常见的风险较大的手术项目为主;保费、保额:保费900元、1200元、1500元对应保额3万、4万、5万元;保费支付:由患者与医院按比例分担,如1200元的手术意外险,患方出资1180元,医院出资20元。以该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为例,目前该科室患者投保手术意外险的比例已接近90%,在化解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国内住院病人手术数量不断增多,手术、麻醉意外险需求增多,具备较大的发展市场。数据显示,我国住院病人手术量从208年的6171.58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8103.10万人次。预计2022年我国住院病人手术量将进一步达到8635万人次,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医疗意外保险各细分险种在降低投保人风险,减少医患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目前国内推广程度较低。未来随着各细分险种逐渐加大推广力度,医疗意外保险行业将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截止2022年我国医疗意外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约为70.41亿元。

医疗意外保险各细分险种在降低投保人风险,减少医患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目前国内推广程度较低。未来随着各细分险种逐渐加大推广力度,医疗意外保险行业将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截止2022年我国医疗意外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约为70.41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1、价格偏好

调查患者对单一型医疗意外险保费的期望发现: 56.3%患者认为缴纳的保费在1000元以下比较合适,30.1%的患者选择其他(依据医疗行为的风险进行保费测算)。

调查患者对单一型医疗意外险保费的期望发现: 56.3%患者认为缴纳的保费在1000元以下比较合适,30.1%的患者选择其他(依据医疗行为的风险进行保费测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理赔偏好

调查患者对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理赔的期望发现:56.2%患者希望在理赔时保险机构能够主动式跟踪理赔,34.6%的患者愿意自主理赔。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的产品设计,保险机构可以提供差异化的保险产品,满足患者主动跟踪理赔的需要。

调查患者对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理赔的期望发现:56.2%患者希望在理赔时保险机构能够主动式跟踪理赔,34.6%的患者愿意自主理赔。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的产品设计,保险机构可以提供差异化的保险产品,满足患者主动跟踪理赔的需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购买渠道偏好

调查患者对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的购买方式状况发现: 37.7% 的患者选择住院时自动购买,25.4%的患者选择会在院内窗口主动询问后购买,16.3%的患者选择在市场上选择购买单一型医疗意外险产品。

调查患者对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的购买方式状况发现: 37.7% 的患者选择住院时自动购买,25.4%的患者选择会在院内窗口主动询问后购买,16.3%的患者选择在市场上选择购买单一型医疗意外险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因此可见目前,虽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于单一型医疗意外险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医疗机构对医疗意外险的培训力度仍有较大的空间。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进一步确保相关医务人员对于单一型医疗意外险的临床推广和培训。(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规模、技术的扩展,头部企业通过全流程合成技术实现中间体自给率超90%,废水处理成本降至行业1/3,综合成本较海外低40%。兄弟科技收购南非铬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生产成本降低15%。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变化维生素K3‌‌‌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的毛利率也大幅波动。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医学计量行业的下游为医学装备,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74万亿元。医学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医学计量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另外,我国护工服务收费仅为护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工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近年来我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589.32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