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及趋势 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基因技术将成研发热点

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主要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形式的新药研发、生产相结合,以及与各种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高技术产业,即“现代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具体来看,生物医药行业产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微生态制剂、血液制品及代用品等。

生物医药产业链来看,其可分为上、中、下游丰个环节,上游环节主要是指研发阶段,包括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环节等内容;中游环节主要是药物开发阶段,包括临床前试验和临床研究等内容;下游环节主要消费端,包括药物的生产和销售阶段,最终通过医疗机构流通到消费者。

生物医药产业链来看,其可分为上、中、下游丰个环节,上游环节主要是指研发阶段,包括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环节等内容;中游环节主要是药物开发阶段,包括临床前试验和临床研究等内容;下游环节主要消费端,包括药物的生产和销售阶段,最终通过医疗机构流通到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发展历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来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1993年国内取得了第一个基因工程药品的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国又快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3个综合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此后我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在“十二五”期间超聚焦化、特色化发展后;2017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技术注册协调委员会,行业随之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到“十三五”期间国家更是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如今,我国又开始进入“十四五”期间,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基因与生物技术纳入前沿领域范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将继续推进,基因技术将成研发热点。

在1993年国内取得了第一个基因工程药品的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国又快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3个综合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此后我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在“十二五”期间超聚焦化、特色化发展后;2017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技术注册协调委员会,行业随之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到“十三五”期间国家更是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如今,我国又开始进入“十四五”期间,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基因与生物技术纳入前沿领域范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将继续推进,基因技术将成研发热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现状

生物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行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与创新,并对我国医药生物行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指导方向,如 《“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6-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时间

文件名称

内容概要

20221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支持建设新型病毒载体疫苗、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疫苗新佐剂和新型递送系统等技术平台,推动相关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疫苗供应链保障水平。支持疫苗企业和重要原辅料、耗材、生产设备、包装材料企业协作,提高各类产品质量技术水平”。

202112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发展新型体外诊断装备、新型高通量智能精准用药检测装备,攻关先进细胞分析装备,提升多功能集成化检验分析装备、即时即地检验(POCT)装备性能品质。

20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202012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

聚焦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社会发展领域,优化区域科研力量布局,完善民生领域科研体系。加大民生领域科技投入,加强检测试剂、疫苗和生物药物、新型化学药物制剂研制,共同加强传染病防治药物、罕见病药物和高性能医疗设备研发,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研发水平和技术储备能力。

20198

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

支持前沿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发挥部门合力,增强科研立项、临床试验、准入、监管等政策的连续性和协同性,加快新一代基因测序、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研究和转化,推动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个体化治疗等精准化应用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20196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要求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健全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201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分类内容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该分类明确了国家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体包括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其他生物业等分支。

20177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

为规范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增强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安全责任意识,避免出现直接或间接生物安全危害,促进和保障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有效维护生物安全,制定本办法。

20175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把握生物、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快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攻克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重点部署生命组学、基因操作、精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检测与成像、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医学前沿领域原创水平,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

201612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以生物催化剂的发现和工程化应用为核心,构建高效的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体系,大幅提高工业酶和蛋白质的催化效率、工业应用属性,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建立甾体激素、非天然氨基酸、手性化合物、特殊氨基酸、稀少糖醇、糖肽类等生物催化合成路线,推动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示范;为提高我国生物产业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水平,建立可溯源的精准测量技术和标准物质,构建核酸、蛋白质、细胞和微生物等核心测量能力和可溯源链,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抗体、疫苗、蛋白质、核酸、干细胞、微生物的质量控制的溯源计量和标准研究,以及新型体外诊断快速检测仪器的校准、生物质能质量检验、生物样本库中生物样本的评价和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研究,发展精准医学中如罕见病、遗传病等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大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夯实生物计量和质量控制标准创新基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国家政策引导之外,民间投资加持也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提供直接动力。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从2016年到2021年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从61起增长至522起,投资金额更是从104.98亿元增长至1113.58亿元。

除了国家政策引导之外,民间投资加持也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提供直接动力。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从2016年到2021年行业相关投融资数量从61起增长至522起,投资金额更是从104.98亿元增长至1113.58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外,随着行业环境、资本市场利好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得到发展,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成像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因此总的来说,在政策、资本、技术等因素催化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创新实力稳步增强,规模加速扩张。

另外,随着行业环境、资本市场利好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得到发展,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成像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因此总的来说,在政策、资本、技术等因素催化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创新实力稳步增强,规模加速扩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1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便增长至3.57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8.51%。2021年和2020年看,新冠疫情为生物医药行业提速,特别是在疫苗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药物产品市场需求迅速提升,随着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加大投入、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病毒检测、疫苗与药物开发、防护设备与设施更是出现井喷式增长,使得我国生物医药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持续增加。因此预计2021年和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和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3.82万亿元和4.09万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1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便增长至3.57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8.51%。2021年和2020年看,新冠疫情为生物医药行业提速,特别是在疫苗领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药物产品市场需求迅速提升,随着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加大投入、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病毒检测、疫苗与药物开发、防护设备与设施更是出现井喷式增长,使得我国生物医药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持续增加。因此预计2021年和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和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3.82万亿元和4.09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既是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方向,又是现代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等新机遇生物医药行业已然成为我国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投资价值的经济领域之一。而且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愈发重视,加上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居民对于病毒检测、疫苗与药物开发、防护设备与设施等需求持续增加。

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愈发凸显,而且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高景气发展,随着国家启动的“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良好效果,国内也已经掀起了新药研发的高潮,绝大多数医药企业开始由“重销售”转向“重创新。总的来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在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阶段,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并将于2025年超过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行业具体发展来看,未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中基因技术研发将成为热点。细胞和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靶细胞,通过修饰或操纵基因的表达来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兴治疗方式,也是目前生物医药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基因测序资本市场看,当前国内基因测序赛道也较为火热,截至2022年7月25日,我国基因测序领域共发生投资事件238起,投资事件数最高的为A轮投资,事件数80起,占比33.61%。技术来看,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中,基因检测相关专利数量也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基因检测相关专利数量为924件,较2015年的290件增长634件。目前国内部分创新企业的第三、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基因技术领域当前已经取得不错成就。

我国基因测序资本市场看,当前国内基因测序赛道也较为火热,截至2022年7月25日,我国基因测序领域共发生投资事件238起,投资事件数最高的为A轮投资,事件数80起,占比33.61%。技术来看,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中,基因检测相关专利数量也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基因检测相关专利数量为924件,较2015年的290件增长634件。目前国内部分创新企业的第三、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基因技术领域当前已经取得不错成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有457万癌症新发病例和300万死亡例,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位居全球第一,并呈增长趋势。目前我国肿瘤基因诊断和肿瘤早筛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而基因测序技术是可以锁定个人病变基因,提前预防和治疗,其在肿瘤基因诊断和肿瘤早筛等方面应用发展空间较大,因此预计我国基因技术的研发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热点领域。(LQ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