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子支付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数字人民币催生新电子支付体系

、电子支付行业概览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发展历经以下五个阶段: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发展历经以下五个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子支付行业现状

与普通支付相比,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法规的完善,我国电子支付市场实现飞跃式发展。

电子支付及普通支付对比

对比维度 电子支付 传统支付
进行方式 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其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的。 通过现金的流转、票据的转让及银行的汇兑等物理实体是流转来完成款项支付的。
系统环境 开放的因特网系统平台。 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作。
配置要求 要求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如因特网、Extranet,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有联网的微机、相关的软件及其它一些配套设施。 传统的通信媒介即可,配置要求不是很高。
经济效益 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机器终端,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费用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比较耗费时间与精力,经济效益不明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子支付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3年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就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机构在特约商户管理、开展业务管理、风险控制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2015年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对支付机构从事网络支付业务的行为进行详细的规范。
2016年 《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 降低发卡行服务费费率水平。
2016年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客户备付金账户应开立在人民银行或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
2017年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 对条码支付的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提出相关要求。
2018年 《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 加大了相关支付机构以及相关备付金银行的检查。
2021年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引发{2021}259号)》 条码支付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做出具体规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量为2352.25亿笔,较上年同比增长5.3%;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金额为2711.81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2021年,我国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量为2749.69亿笔,较上年同比增长16.9%;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金额为2976.22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8%。

2020年,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量为2352.25亿笔,较上年同比增长5.3%;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金额为2711.81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2021年,我国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量为2749.69亿笔,较上年同比增长16.9%;我国电子支付业务金额为2976.22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照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电子支付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其中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为电子支付主流支付方式。此前我国电子支付以网上支付为主,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移动支付渗透率提高,在电子支付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正式超过网上支付,为605.31亿笔,占比达34.55%;移动支付业务金额为2126.3万亿元,占比为10.92%。2021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及业务金额占比保持增长,分别达到55%、17.71%。

2018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正式超过网上支付,为605.31亿笔,占比达34.55%;移动支付业务金额为2126.3万亿元,占比为10.92%。2021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及业务金额占比保持增长,分别达到55%、17.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趋势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电子支付行业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体系。现阶段,具有若干创新之处和相应的政策空间的央行数字人民币正获得广泛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半年时间内,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数由132万个增长至155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数由2087万个增长至26100万个,累计交易金额由345亿元增长至875.65亿元。随着用户的使用热情高涨,数字人民币将维持强劲发展势头,从而改变电子支付行业竞争格局,撼动电子支付行业现有体系。

2021年6月30日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发展情况

类别 2021年6月30日 2021年10月22日 2021年12月31日 半年来增长率 四个月增长率(6月底至10月底)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数(万个) 2087 14000 26100 1150.6% 570.82%
累计开立对公/企业钱包数(万个) 351 1000 184.9%
累计交易笔数(万笔) 7075 15000 112.01%
累计交易金额(亿元) 345 620 875.65 153.81% 79.71%
试点场景数(万个) 132 155 808.51 512.51% 17.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我国电竞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发展逐渐繁荣和完善

2023年以来,游戏产业规模企稳回升,内容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提速,海外市场持续开拓,为优化文化供给、促进科技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3246亿元。

2025年08月25日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中国AI智能体行业元年来临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转型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51 亿美元飙升至 2030 年的 47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中国是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2025年08月21日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算力需求与双碳目标共举 液冷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渗透

冷板式液冷技术占据当前国内主要市场,具有较高兼容性、可靠性。冷板式液冷技术较早引入中国市场,具有10年以上的技术积累,目前在三种主流液冷技术中成熟度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当前我国冷板式液冷市场占比高达65%,而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市场占比分别为34%和1%。

2025年08月07日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稳定币市场快速发展 跨境结算潜力替代空间巨大

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7月4日10:00,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到2644亿美元,其中美元稳定币市占率超过97%。目前最主要的美元稳定币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泰达币)和Circle公司发行的USDC,两者背后依托的是美元信用,历年来基本占据稳定币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25年08月06日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 AI+游戏趋势明朗 应用空间广阔

我国游戏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稳中有增。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游戏版号稳定发放,进口版号发放频率提升。另一方面,多款长青产品运营平稳,数款新游凭借精良制作与玩法创新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游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文化传播、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凸显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我国eCall即将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车联网安全需求亦将驱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

伴随我国 eCall 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落地,“车与 X+eCall”将持续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自动驾驶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必经阶段,按照技术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L0(应急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五级。

2025年06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