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食葵种子行业现状 国产化率大大提升 “仿种子”之乱尚待解决

食葵种子行业是整个食葵产业链的起点,食葵种子与食葵种植二者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食葵种子行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食葵的单产量,提高了种植效益,对食葵种植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食葵种植业的规模又决定了食葵种子行业的市场容量,是食葵种子行业成长的基础。

就我国食葵种子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在2000年之前,国内使用的常规食葵品种产量低、抗病性差,高端的食葵种子主要都是依靠国外进口;2000年之后,国外食葵杂交种陆续进入中国,以LD5009为代表的一批食葵杂交种迅速占领中国食葵种子市场,其中以美国葵花籽为主的杂交葵花籽,因其高量产、外型美观而受到国内葵农的青睐。

然而,自2009年开始,我国的食葵杂交种开始自主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食葵品种逐渐变多。2012年,三瑞农科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H361、SH363等食葵种子杂交品种,兼具传统品种的口感和杂交品种的优势,2014年,JK102、JK103和JK108三个食葵杂交种同时通过了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此后,这些食葵种子新品种在国内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然而,自2009年开始,我国的食葵杂交种开始自主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食葵品种逐渐变多。2012年,三瑞农科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H361、SH363等食葵种子杂交品种,兼具传统品种的口感和杂交品种的优势,2014年,JK102、JK103和JK108三个食葵杂交种同时通过了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此后,这些食葵种子新品种在国内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国产食葵种子品种市占率达九成以上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葵种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食葵种植国,国内食葵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1000万亩左右。其中我国国产的食葵种子品种凭借其产量高、抗性好、籽粒大,口感香甜酥脆,更适应我国土壤等优势,在我国食葵种子市场上使用占比已经达到95%以上,倒逼国外杂交食葵品种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食葵种植国,国内食葵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1000万亩左右。其中我国国产的食葵种子品种凭借其产量高、抗性好、籽粒大,口感香甜酥脆,更适应我国土壤等优势,在我国食葵种子市场上使用占比已经达到95%以上,倒逼国外杂交食葵品种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我国食葵种子国产化率的大大提升是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食葵种子市场需求增长以及食葵育种人的默默付出和努力。

国家层面,自2000年我国《种子法》颁布之后,中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此后我国种子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陆续展开,叠加今年年初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要大力推进我国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此背景下,我国食葵种子行业的政策环境不断向好。

需求方面,主要是受到我国食葵消费的增长,食葵种子市场也随之增长。嗑食瓜子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因此我国国内食葵市场销售也非常大,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葵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葵花籽食用消费从2014年的156.3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216.0万吨左右,预计2021年我国食葵消费将增长至220万吨左右。

需求方面,主要是受到我国食葵消费的增长,食葵种子市场也随之增长。嗑食瓜子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因此我国国内食葵市场销售也非常大,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葵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葵花籽食用消费从2014年的156.3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216.0万吨左右,预计2021年我国食葵消费将增长至220万吨左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过去,我国国内向日葵育种主要是在油葵上投人了大量力量,食葵作为向日葵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很少有专门机构、专门力量去研究,国内向日葵研究机构大都是将食葵附带研究一下。近几年,随着我国食葵种子行业政策环境的利好,以及近几年我国食葵市场的增长,同时受到国外进口食葵杂交种的影响,我国对食葵种子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投人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我国食葵种子育种人也不负众望,国内食葵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现在已经建成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以我国专注食葵种子产业、已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向日葵龙头种业公司——三瑞农科为例:

过去,我国国内向日葵育种主要是在油葵上投人了大量力量,食葵作为向日葵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很少有专门机构、专门力量去研究,国内向日葵研究机构大都是将食葵附带研究一下。近几年,随着我国食葵种子行业政策环境的利好,以及近几年我国食葵市场的增长,同时受到国外进口食葵杂交种的影响,我国对食葵种子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投人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我国食葵种子育种人也不负众望,国内食葵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现在已经建成了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以我国专注食葵种子产业、已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向日葵龙头种业公司——三瑞农科为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三瑞农科公司已建成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向日葵科研中心和向日葵种质资源库,建成了向日葵系统化技术研究机构、研发育种基地及制种基地,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余个食葵种子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该公司的成功在于加强研发、重视选育、推广品牌,公司认为科技研发是我国食葵种子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品种选育则是种子研发的重要途径;品牌推广则是种子国产化的必要手段。

3国内“仿种子”之乱成为行业发展绊脚石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产食葵种子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国内“仿种子”现象开始出现。 根据中国葵花产业联盟调查发现:国内现有原创型食葵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不足20家,其自主选育、推广上市品种约50个,而在国家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食葵新品种却高达1900多个。

每到开春之际我国不少葵农都因此吃了哑巴亏。当前我国食葵种子市面上销售的品种有好几十个,其名称、外形都很相似,肉眼难以分辨,葵农们收获后才会发现一些“高仿种子”种出来的葵瓜子品相不太好,卖不上好价钱。

与葵农一样,我国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深受“仿种子”之苦。据悉,该公司近些年投入6800多万元,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葵品种SH363、SH361。但自这个品种推出后,便被多个假种子仿冒,导致该公司食葵种子市场占有率由60%下降到33%左右。

与葵农一样,我国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深受“仿种子”之苦。据悉,该公司近些年投入6800多万元,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葵品种SH363、SH361。但自这个品种推出后,便被多个假种子仿冒,导致该公司食葵种子市场占有率由60%下降到33%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我国,“仿种子”乱象主要有三种形式,具体如下图:

在我国,“仿种子”乱象主要有三种形式,具体如下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食葵种子培育周期长,成本高,各大企业及研究机构耗费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研发出的优良品种推向市场之后,却在很短时间、花几千元就能被仿冒。这些“仿种子”不仅侵犯自主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扰乱了我国食葵种子行业的市场秩序,更挫伤了企业研发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我国整个种业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我国食葵尚未建立完备的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面对“仿种子”现象难以及时、准确识别,一些地方种子管理站既没有DNA指纹图谱技术,也没有基因比对手段,无法认定“仿种子”行为,很难有效打击“仿种子”;除此之外,我国新品种登记制度不完善,也是“仿种子”现象难以制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DNA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特异性,现已成为当今先进的种质鉴定技术,而我国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已建立完备的DNA指纹图谱库,可有效识别“仿种子”侵权行为,因此未来我国食葵种子也将加快建立完备的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另外在构建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的基础上,我国食葵种子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新品种登记制度。两者双管齐下,对已登记品种进行DNA指纹图谱鉴定,对 “仿种子”行为进行筛查和严厉打击,维护原创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护和提高企业研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DNA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特异性,现已成为当今先进的种质鉴定技术,而我国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已建立完备的DNA指纹图谱库,可有效识别“仿种子”侵权行为,因此未来我国食葵种子也将加快建立完备的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另外在构建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的基础上,我国食葵种子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新品种登记制度。两者双管齐下,对已登记品种进行DNA指纹图谱鉴定,对 “仿种子”行为进行筛查和严厉打击,维护原创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护和提高企业研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Q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农业现代化新动力、新趋势——订单农业 市场新型模式发展前景向好

农业现代化新动力、新趋势——订单农业 市场新型模式发展前景向好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继续实施多项补贴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相关企业超100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2025年09月02日
中国进口玉米不断减少,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宽松

中国进口玉米不断减少,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宽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71亿亩,比上年增加782.7万亩,增长1.2%;玉米单产439.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长0.9%;玉米产量约为2.95亿吨,同比增加607.46万吨,增长2.1%,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苹果产业优势明显,浓缩苹果汁出口前景向好

我国苹果产业优势明显,浓缩苹果汁出口前景向好

供应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全国苹果产量为5128.51万吨,同比小幅增产3.39%,随着亩产水平的恢复,其中2024-2025产季同比增幅最大的为甘肃产区,而山西产区由于花量稀少、花期高温及降雨等影响,产量则呈现减产趋势。山东产区产量呈现微增,陕西产区产量呈现小幅减产。

2025年08月28日
中国宠物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

中国宠物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

分宠物种类来看,我国宠物猫消费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宠物犬。2024年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1445亿元,同比+10.7%;而2024年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为1557亿元,同比+4.6%。从细分板块来看,宠物食品、宠物医疗是宠物行业前两大子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585亿元、841亿元,占比分别为52.8%、28%,

2025年08月22日
国家高度重视高标准粮仓建设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管理逐渐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国家高度重视高标准粮仓建设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管理逐渐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点。在农业中,粮食又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的发展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5年07月19日
Z世代重塑宠物经济 我国宠物市场崛起

Z世代重塑宠物经济 我国宠物市场崛起

我国家庭养猫渗透率从2010年的2.7%快速提升,2019年后增长相对趋缓,当前养猫渗透率为18.2%。我国家庭养犬也快速渗透,2019年达到高点(18.4%)后小幅回落,当前养犬渗透率为17%。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虾苗养殖行业已进入自主创新与育种崛起阶段 市场稳增 产品多元化发展

我国虾苗养殖行业已进入自主创新与育种崛起阶段 市场稳增 产品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高品质、特色化虾苗的需求逐渐上升,推动了虾苗市场价格的水涨船高,全国虾苗养殖量稳定增长。2020至2024年,全国虾类育苗总量从1.20万亿尾增长至1.76万亿尾。

2025年05月22日
2025年中国数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2025年中国数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基础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5G基站覆盖田间地头,AI虫情监测准确率达95%,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标配”,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推动技术集成与产业协同。

2025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