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探索老旧工程机械退出机制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做优做强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电力装备、船舶等优势产业,促进数控机床、通用航空及新能源飞行器、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医疗器械、邮轮游艇装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2021年10月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文办设备等再制造水平,推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
2022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 引导装备制造业加快提质升级,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型,在轨道交通、电力、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装备领域,培育一批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强、质量管理优秀的系统集成方案领军品牌和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标杆品牌。
2022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 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做优做强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电力装备、船舶等优势产业,促进数控机床、通用航空及新能源飞行器、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医疗器械、邮轮游艇装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12月 国家发改委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引导企业加强新能源工程机械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零部件攻关和规模应用。研究开展新能源工程机械应用试点和推广支持政策,探索老旧工程机械退出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行工程机械备案管理和退出机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程机械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湖南省发布的《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重点产业集群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加快带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部分省市工程机械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天津市 2021年9月 天津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 “ 十四五 ” 规划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等再制造。
广东省 2022年6月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积极培育再制造产业,推动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办公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 2022年10月 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 围绕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船舶等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年12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机电、工程机械、办公设备等再制造产业,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
江西省 2023年2月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促进矿山、工程机械等装备以产品数字化为基础,融合5G、数字孪生技术,探索矿山、工程装备无人化作业与远程设备管理。
湖南省 2023年3月 湖南省“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重点产业集群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加快带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协作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协作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为了进一步推动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家政服务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跨界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用户画像、精准服务,依托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拓展家政服务消费场景。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海洋能装备检验检测及认证平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海洋能装备检验检测及认证平台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植保无人机行业相关政策: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

我国及部分省市植保无人机行业相关政策: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围绕支撑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质量,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机手、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研究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研究

为促进智能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8部门等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支持供应链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深度掌握 人工智能、 物联网、机器人、云计算、区块链、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补齐底层技术短板。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种植机械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种植机械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种植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种植机械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实施方案(2025-2030年)》、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载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机械等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装载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机械等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装载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信息化部等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编制标准物质发展目录,加快化工、石化、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船舶、航空、轻工、纺织、电子、通信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矿山行业相关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智能矿山和典型应用场景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矿山行业相关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智能矿山和典型应用场景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矿山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矿山行业稳定发展,比如贵州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移动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发生活服务类机器人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移动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发生活服务类机器人产品

为了扩大移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家政服务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跨界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用户画像、精准服务,依托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拓展家政服务消费场景。

2025年06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