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饲料行业相关政策 健全饲料供应体系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我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禽饲料市场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饲料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

 

我国饲料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

20203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

健全饲料供应体系。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开展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动物营养需要量研究,加大本土可利用饲料资源和非粮饲料原料开发力度,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强化对饲料原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饲料存储、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生物安全管理。引导企业加大在动物营养学、饲料配方研发、精准饲喂养等研发投入,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引导饲料企业参与上下游产业发展,提高风险抵抗力。

20209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建立健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研发推广新型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202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

20213

农业农村部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推广安全绿色兽药,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

20214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

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突出重点,因品施策,聚焦大黄鱼、花鲈、鲆鲽类、大口黑鲈、乌鳢和青蟹等幼杂鱼使用量较高的重点品种,组织实施配合饲料养殖示范推广,提高配合饲料替代率。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试验,进行综合效益分析,研究制定不同品种成熟的饲料配方及可行替代方案。积极引导地方财政资金给予替代企业补助,降低配合饲料使用成本,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

2022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20222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饲料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饲料行业的发展,比如山西省发布的《山西省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广安全绿色兽药,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

 

部分省市饲料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山西省

20226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广安全绿色兽药,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

江西省

20221

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推进品种改良,推广新型绿色环保饲料和精准饲喂技术。

河南省

20222

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推进养殖业、种植业大气氨减排,优化饲料、化肥结构,加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控制,力争到2025年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削减5%

福建省

20226

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整治畜禽屠宰行业、农业生产以及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天津市

20221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严格畜禽、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规范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减量使用抗菌药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1

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规范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物。

云南省

20224

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扩大粮改饲范围,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配套建设青贮窖及草料库,提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批发行业相关政策: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批发行业相关政策: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为促进农产品批发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承接农技示范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物免疫和驱虫、农业市场信息发布、农民培训等公益性服务。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蛋鸡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育制种智能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蛋鸡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育制种智能化

为促进蛋鸡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支持培育饲料转化率高、节粮性能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加快培育推广高蛋白玉米等饲用作物品种。支持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场和核心种公畜站,强化水产原良种场建设。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环境污染治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西发布的《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生物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生物饲料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云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殖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殖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集成应用池塘养殖多功能智能化设备、生态养殖管理系统及装备技术。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室内鱼菜共生等设施养殖模式,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粮食仓储行业相关政策: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粮食仓储行业相关政策: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

为了进一步推动粮食仓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支持粮食安全战略,强化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领域金融服务。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果零售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标准研制进程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果零售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标准研制进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果零售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制定一批地理标志水果质量分级标准。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养殖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养殖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支持以丰产优质、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稻品种和以适应浅水环境、速生、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产品种培育,加快育繁推一体商业化水产育种体系建设。

2025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