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产品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质最主要与最基础的材料,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产品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为了促进锂产品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锂产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 
				 文件名称  | 
			
				 发布部门  | 
			
				 相关内容  | 
		
|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2020年1月3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2020 年 11 月)  | 
			
				 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  | 
			
				 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的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的保障能力;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 
		
|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2020 年 9 月 11 日)  |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 
			
				 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实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升稀土、钒钛、钨钼、锂、铷铯、石墨等特色资源在开采、冶炼、深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加快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 
		
|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 年 3 月 5 日)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017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 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表明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锂产品、锂资源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  | 
		
| 
				 《“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6 年 11 月 29 日)  | 
			
				 国务院  | 
			
				 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扩大高强轻合金、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等规模化应用范围,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制造业采购体系。促进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推动包括锂资源在内的特色资源高质化利用,加强专用工艺和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到 2020 年,实现当年产销 200 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 500 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  | 
		
|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2016 年 10 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提出在电池材料领域,“围绕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大容量长寿命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高性能铜箔和铝箔,以及低成本高质量的电池级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发展重点的基础原材料包括电池级碳酸锂、氟化锂、四氧化三钴、三元氢氧化物等。采用先进盐湖提锂技术,扩大青海及西藏盐湖提锂生产规模。  | 
		
| 
				 《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8日)  | 
			
				 国务院  | 
			
				 明确大力推动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明确继续支持电动汽车,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A)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