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是指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具备智能化功能的机器人,通常具有头部、躯干、四肢等类人结构,并集成人工智能、仿生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技术以实现感知、决策和运动能力。
从产业链来看,人形机器人上游主要为减速器、空心杯电机、编码器、轴承、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零部件;中游为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下游为汽车制造、仓储物流、3C制造、能源化工、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等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成本占比来看,在人形机器人成本占比最高的为减速器,占比为36%;其次为伺服系统,占比为24%;第三为机器人本体,占比为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业规模来看,2023年到2024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从18亿元增长到了27.6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件达到5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地区专利区域情况来看,在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最高的为北京,占比为27.3%;其次为广东,占比为18.9%;第三为浙江,占比为14.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19年之后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增长,到2024年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生6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59.33亿元;2025年1-5月26日我国人形机器人发生了5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5.36亿元,其中2025年1-5月26日我国人形机器人投融资金额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投融资金额。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