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汽车出行行业投融资简析 造车新势力获投额最高 财务投资者是投资主力

2021年我国汽车出行产业投融资金额共计2771.51亿元,从月度投融资额来看,7月获得投融资额最高,达429.98亿元;5月获得投融资额最低,为45.42亿元。

2021年我国汽车出行产业投融资金额共计2771.51亿元,从月度投融资额来看,7月获得投融资额最高,达429.98亿元;5月获得投融资额最低,为45.42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出行产业共发生405起投融资事件,从月度投融资量来看,1月发生投融资事件数最多,达64起;5月发生投融资事件数最少,为21起。

2021年我国汽车出行产业共发生405起投融资事件,从月度投融资量来看,1月发生投融资事件数最多,达64起;5月发生投融资事件数最少,为21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21年细分赛道来看,造车新势力势头正盛,虽然该细分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共33起,仅为自动驾驶的三分之一,但是却获得很高的投融资额,共计771.95亿元,位居第一。此外,自动驾驶赛道融资热度同样高涨,2021年共计发生102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407.36亿元,位居细分赛道融资总金额第三。

从2021年细分赛道来看,造车新势力势头正盛,虽然该细分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共33起,仅为自动驾驶的三分之一,但是却获得很高的投融资额,共计771.95亿元,位居第一。此外,自动驾驶赛道融资热度同样高涨,2021年共计发生102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407.36亿元,位居细分赛道融资总金额第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细分赛道的单笔融资平均融资额上看,造车新势力、出行科技等规模效应明显、重运营能力的赛道在资本市场上具备显著的马太效应,资本市场青睐头部企业,因此大额单笔投资拉动平均融资额。

从细分赛道的单笔融资平均融资额上看,造车新势力、出行科技等规模效应明显、重运营能力的赛道在资本市场上具备显著的马太效应,资本市场青睐头部企业,因此大额单笔投资拉动平均融资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细分赛道的单笔融资平均参与投资机构数量上看,关键智能化硬件和自动驾驶的活跃度较高,单笔融资平均参与投资机构在3家以上,可见,资本市场对新兴硬科技赛道颇为看好。

从细分赛道的单笔融资平均参与投资机构数量上看,关键智能化硬件和自动驾驶的活跃度较高,单笔融资平均参与投资机构在3家以上,可见,资本市场对新兴硬科技赛道颇为看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细分赛道的融资事件轮次分布来看,汽车零部件赛道则集中于战略融资与IPO阶段,市场成熟度较高;而补能基础设施及服务、自动驾驶、关键智能化硬件等赛道融资事件集中于早期阶段。

2021中国汽车出行产业细分赛道融资事件轮次分布(起)

轮次 种子轮/天使轮 Pre-A/A/A+轮 Pre-B/B/B+轮 Pre-C/C/C+轮 Pre-D-IPO前轮 战略投资 并购 IPO
补能基础设施及服务 5 4 6 1 9 2
自动驾驶 5 32 18 10 8 25 3 1
关键智能化硬件 3 18 4 7 3 11 1
出行科技 7 5 6 1 3 3 2
智能座舱 1 6 1 2 3
汽车后市场服务 10 1 1 1 8 8 3
能源动力 2 9 5 1 1 9 9 7
造车新势力 5 3 3 1 1 2
汽车零部件 10 1 2 12 2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整体投资机构类型分布来看,2021年财务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主力,共有511家活跃机构,共参与投资事件达647起。虽然产业资本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整体占比较少,但投资活跃度略高于财务投资者。

2021中国汽车出行产业整体投资机构分布情况

财务投资者 产业资本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活跃机构数(家) 511 83 57
共参与投资事件数(起) 647 203 90
平均每家机构参与投资事件数(起) 1.27 2.45 1.5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中国汽车出行产业投资活跃度Top50机构分析

财务投资者 产业资本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
活跃机构数(家) 24 19 7
共参与投资事件数(起) 113 121 33
平均每家机构参与投资事件数(起) 4.71 6.37 4.71
代表机构 高瓴创投、光速中国、中金资本、红杉资本等 东风汽车、宁德时代、恒旭资本、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阿里巴巴集团等 国投、亦庄国投、中关村发展、重庆·两江新区、苏州嘉铁新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IPO事件交易所及细分赛道来看,2021年我国汽车出行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最多,共有10家;其次是科创板,共7家企业上市。

2021中国汽车出行产业IPO事件交易所及细分赛道分布

北交所 上交所 创业板 科创板 港交所 深交所 纽交所 纳斯达克
汽车零部件 8 5 3 2 2
能源动力 1 4 2
汽车后市场服务 1 2
出行科技 1 1
智能座舱 1 1 1
造车新势力 2
自动驾驶 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半钢轮胎行业:外销占比大于内销 且出口量持续增长 欧洲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我国半钢轮胎行业:外销占比大于内销 且出口量持续增长 欧洲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半钢轮胎销量从44429万条增长到了64953万条,连续五年销量持续增长。

2025年10月13日
以旧换新政策驱动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快速发展 回收量及回收金额均高速增长

以旧换新政策驱动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快速发展 回收量及回收金额均高速增长

近些年,我国发布了多项以旧换新政策,汽车报废数量大幅增加。从回收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为846万辆,同比增长64.0%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及金额也均同比增长

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及金额也均同比增长

从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市场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市场规模从127.26亿元增长到了160.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93%。预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玻璃升降器市场规模约为163.89亿元。

2025年09月25日
汽车热管理行业: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已超燃油 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规模高增

汽车热管理行业: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已超燃油 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规模高增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受到汽车电子政策的影响,而汽车电子相关产业政策也为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两年,我国国家及政府层面积极出台了《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汽车轮毂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装规模占比超55%

我国汽车轮毂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装规模占比超55%

从细分市场来看,在2024年我国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后装市场规模约为125.9亿元,占比达到了55.32%;而单元前装市场规模约为101.7亿元,占比为44.68%。

2025年09月12日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全球汽车电磁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中国市场产需双增长

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基本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电磁阀市场规模约为103.97亿元,市场均价约为25.8元/套。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我国二手车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交易量及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增长

从交易量来看,2022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025年1-7月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123.10万辆,同比增长2.17%,与同期相比增加23.87万辆。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将持续扩容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45.26亿元;2025年1-8月19日我国汽车后市场市场发生1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