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碳酸钾主流工艺为离子交换法和离子膜电解-碳化法

碳酸钾是一种关键无机盐产品,主流工艺为离子交换法和离子膜电解-碳化法。从产品分类来看,碳酸钾分为轻质碳酸钾(对应离子交换法工艺)和重质碳酸钾(对应离子膜电解-碳化法工艺),两者的理化性质和用途均有较大区别。

重质碳酸钾具有较小的产品堆积密度(5g/cm3)和表面积,溶解速度相对较慢,主要被应用于玻璃和陶瓷等行业。相比之下,轻质碳酸钾则拥有更大的产品堆积密度(通常小于8g/cm3)和表面积,其溶解速度更快,能有效提高最终产品的收率和质量,因此在食品、医药和农药等高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碳酸钾主流工艺分类

工艺 原料 技术原理 优点 缺点 对应碳酸钾种类
离子交换法 碳酸氢铵、氯化钾 该技术主要以碳酸氢铵、氯化钾为原料,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得碳酸氢钾和氯化铵溶液,碳酸氢钾溶液经蒸发浓缩、碳化结晶、离心分离、水洗、煅烧后得到碳酸钾成品。 原料易得、产品规格多样、工艺流程简单 污染问题较难解决 轻质碳酸钾
离子膜电解-碳化法 氯化钾 该技术主要以氯化钾为原料,通过电解槽电解超纯氯化钾溶液得到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经蒸发浓缩、高温碳化、结晶后得到碳酸钾成品。该工艺采用了一次性完成碳化、煅烧、干燥的流化床设备。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 投资规模大、能耗高 重质碳酸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碳酸钾整体需求较稳定农药为第一大下游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碳酸钾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目前农药为我国碳酸钾第一大需求来源,占比23.8%;其次是玻璃和陶瓷,分别占比13.9%、8.4%;此外,医药、食品、饲料、燃料、电镀分别占比13.9%、8.4%、8.2%、8.1%、5.9%、5.3%、4.6%。整体来看,碳酸钾,尤其是轻质碳酸钾的下游需求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预计其需求增速较为稳定,或与GDP增速相当。

碳酸钾下游应用情况

应用领域

主要用途

下游代表产品

食品

能收敛面筋、改变淀粉糊化特性,强化面团,进而改善面制品的色泽、风味和食感

面粉改良剂

水溶液喷洒在果品上加速体内水分蒸发,作为促干剂使用

促干剂、防腐剂

医药

作为缚酸剂广泛应用于醇醛缩合反应、酰化反应和羧化反应等,在合成反应中及时除去目标产物中的酸,可起到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物转化率、降低副反应的作用

蛋氨酸、青霉素钾、青霉素V钾原药、肉桂酸、阿司匹林等

农药

作为缚酸剂广泛应用于醇醛缩合反应、酰化反应和羧化反应等,在合成反应中及时除去目标产物中的酸,可起到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物转化率、降低副反应的作用

麦草畏、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低毒性杀菌剂三唑酮、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等

玻璃

用于配制珐琅粉,加入玻璃中起助熔作用,可以提高玻璃透明度、强度和折光系数,大量用于制造电视机显像管玻壳、计算机显示器、电子管、精密玻璃器皿及各种特殊玻璃等

玻璃绝缘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碳酸钾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传统碳酸钾生产污染大、能耗高,是国家重点环保监控对象,企业在投资、建设项目过程中,需要预先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在生产工艺设计中,需要设计合理的“三废”处理工艺保证污染物排放达标。

因此碳酸钾生产环保投入资金规模较大,为行业新进入者设定了一定的障碍,行业内不具备绿色核心生产工艺和不具有规模成本优势的小型企业也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国内碳酸钾在产企业

公司

所在地

类型

碳酸钾现有产能(万吨)

扩产计划

备注

大洋生物

浙江

轻质

8.5

暂无

-

振兴化肥

山西

轻质

3

暂无

-

优利德

江苏

重质

8

计划在湖北宜昌,扩产5.2万吨,投产时间待定

以氢氧化钾为原料,扩产轻质碳酸钾

瑞达泰丰(金友化工)

内蒙古

重质

2

暂无

-

盐湖股份

青海

重质

7.2

暂无

-

昌邑海能

山东

重质

-

暂无

已停车

合计

28.7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碳酸钾供需格局不断改善,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给端出清而需求保持稳定,我国碳酸钾供需格局不断改善,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2025年至今,碳酸钾价格稳中有升,截至9月已超7500元/吨。

供给端出清而需求保持稳定,我国碳酸钾供需格局不断改善,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2025年至今,碳酸钾价格稳中有升,截至9月已超7500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