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字藏品行业 从“防风险”到“控火源” 数字藏品寻找与实体经济结合点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数字藏品异军突起,成为文创产业新的风向标。但在繁华背后,部分公司缺乏风控意识,对数字藏品价格进行炒作,引发局部乱象。

6月30日,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下,近30家机构在京联合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下称《倡议》),反对炒作、提高准入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共识。

《倡议》共十四条,具体内容包含平台应依法具备相应资质、确保区块链技术安全可控、坚持实名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坚决抵制防范金融化和恶意投机炒作、倡导理性消费等。

据悉,这是目前数字藏品行业覆盖方最广的自律发展规范倡议。参与各方涵盖文旅产业专业机构和协会、文化央企、IP机构以及蚂蚁、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

从“防风险”到“控火源”

今年以来,各类数字藏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引无数拥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平台超过500家。其中,部分平台提供数字藏品寄售交易服务,几十元的起始价炒到几万元,最终因无人接盘砸在消费者手里。

“防炒作风险”成为数字藏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动作。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对NFT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安全隐患提出防范建议。

几乎在同一时间,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平台提升数字藏品平台入驻门槛,对炒作、二次售卖数字藏品的公众号及小程序进行规范化整治,并对数字藏品交易行为划定红线,把数字藏品二次交易与虚拟货币交易同归为违规行为。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数字藏品平台鲸探持续打击并公示违规行为,严防金融化炒作。

鲸探方面表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数字藏品转卖行为。根据规定,用户购买拥有数字藏品达到180天,可以向其他实名用户发起转赠,为防止炒作,受赠方接收数字藏品满2年后,可以再次发起转赠。

目前,蚂蚁鲸探、腾讯幻核、百度希壤等平台从产品设计上均不支持二次交易、坚持实名认证、设置发行内容筛查机制等,竖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对风险防控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防风险”,那么此次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的《规范》就是一次“控火源”。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分析,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是数字藏品更有价值的探索方向,而局部乱象暴露出来的是“四无”问题:一些平台实际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无清晰知识产权授权链路、无采取防范炒作的措施、没有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加强监管、明确准入资质等政策势在必行,行业自律也将是数字文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倡议》中明确提出,相关资质如发行、销售数字藏品的平台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具备相关业务经营资质,如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

这是数字藏品行业首次提出准入资质问题,在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情况下,要保障行业发挥正向价值,“持证上岗”应成为数字藏品业务发展的先行条件。

寻找与实体经济结合点

数字文创刚刚兴起,既有蓬勃发展的趋势,也有泥沙俱下的风险,但正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在论坛致辞中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刚出生就十分完好的,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实践和纠错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文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上,发展是第一位的,这需要行业各界共同参与探索、研究发展中问题的解决。”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数字藏品内容应重点向用户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议》第一条提出了数字藏品的发展定位。

数字藏品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数字化形态。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对版权所有方、发行方和使用方之间的真实确权,能够对其进行标记生成唯一数字凭证,使得数字作品在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真实可信,有效保护发行者版权和消费者权益。

数字藏品是NFT(Non-Fungible Token)在国内的本土化探索。如果说海外NFT是向上找金融资产的锚定物,国内数字藏品就是向下挖掘文化,寻找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

内容转自中国经济网:原标题——提高准入门槛、发挥正向价值 数字藏品行业再推自律发展倡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