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斗+5G行业 提供厘米级定位服务 进一步构建和丰富5G生态应用

实现自动驾驶,导航系统的定位和导引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高精度地图,在车联网中推广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天线与定位部主任安旭东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北斗系统在定位精度上需要能够达到厘米级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在可靠性上需要保持实时稳定的服务能力。如智能网联汽车仅支持单一定位系统,将在高等级自动驾驶应用研发中面临瓶颈,支持北斗系统的融合定位方案有助于提高导航定位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结合实时动态差分(RTK)以及超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IMU)等定位技术,可以提升自动驾驶在立交桥、隧道、地下车库等复杂交通环境以及雨雪雾等不佳天气的有效性。

“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韩毅表示,在北京冬奥会上,通过北斗系统与5G通讯技术结合,首钢园的L4级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自主驾驶、自动泊车、厘米级高精定位等功能。

除了导航功能外,北斗系统精确的授时功能也成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多传感器时间同步的重要保障。

智行者CTO王肖介绍:具体来讲,每个传感器内都有一个时钟,各个传感器时间需要初始对齐。除此之外,传感器内部的计时系统随着使用会有一定误差,如果时间出现偏差会导致感知检测的障碍物位置有偏差,决策规划规划的路径和实际不符,有可能撞上障碍物等。北斗系统带有高精度的原子时钟,其时间系统十分稳定,由它统一给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发送时间校正基准再合适不过。

除乘用车外,北斗系统在特种车辆上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希迪智驾自动驾驶产品部总监李大林表示:“目前,我们已将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到园区、矿山等限定场景/封闭场景,也陆续在物流卡车、矿卡已经开始落地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发展,自动驾驶将走入寻常百姓家,为社会和行业的降本增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天上的北斗加地上的5G网络,成为承载车联网的温床

“我国车联网目前属于智能网联汽车阶段,未来与5G结合为必经之路。安旭东表示,车载终端要实现精准的位置感知,高精度定位不可或缺。目前,在卫星信号接收不到或卫星信号不稳定的高架桥下、隧道、林荫遮挡和城市峡谷等各类复杂场景,容易导致定位不精准,通过构建北斗+5G”高精度定位网络,能够提供厘米级定位服务,从而进一步构建和丰富5G生态应用。

在工信部发布的《意见》中,提出要探索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的一键紧急救援模式。对此韩毅认为,该模式既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发展技术就是为了应用到实际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北斗定位提升了定位精度,而短报文功能具有不依赖通信网络,在通信困难的野外等特殊场所,也可保证信息的发送与接收。4G/5G具有传输速度快,可保证良好的时效性,所以,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可实现实时精确的车辆定位。只要运用得当,用在紧急救援中,可以精准、高效进行搜索,从而降低损失。韩毅说。(YZX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北斗+5G”助力自动驾驶产业提速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5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运行平稳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未来有望进一步提质增效

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小幅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增速加快,区域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2025年05月07日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加速转型 大模型驱动新业态发展

5月1日,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在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上发布《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观察报告》,指出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人力密集型数据标注模式正加速向智能驱动型、平台化的新业态转型。

2025年05月07日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中国AI创新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占比超六成

4月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并指出中国正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5月01日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冲刺全球首个!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即将上市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帮助三位高位截瘫患者实现自主抓握、喝水、操控轮椅等运动功能。这项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2025年04月02日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行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东莞市计划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3月19日,中国制造业强市东莞宣布该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下称“大模型中心”)上线,是中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

2025年03月21日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AI行业监管升级 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2024年3月14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