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宠物家人化”趋势深化与技术成熟,中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超1.2亿只宠物的庞大基数上,行业规模已突破53亿元,并从基础的智能喂养,迈向覆盖饮食、居住、健康与情感陪伴的全场景智能生态,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投资价值。而面对市场同质化与价格内卷,头部企业正率先开启自我革命。跨界巨头依托生态链强势入局,垂直品牌则以全品类布局深耕用户。竞争焦点已从“谁更便宜”转向“谁更智能、更可靠”,行业洗牌在即,唯有掌握核心技术并能将投入转化为真实用户价值的企业,才能赢得未来。
1、养宠人群不断扩大,给宠物智能用品行业带来广阔需求空间
近年来,在我国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单身少子化趋势下,人们越发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养宠物作为情感寄托的需求上升,使得养宠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带动宠物相关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宠物智能用品这一新兴细分领域提供了广阔的渗透与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猫犬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较2023年增长2.5%。到2024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为345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5.79%,宠物用品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为513亿元,占比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多因素推动宠物智能用品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前景向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宠物逐渐成为家庭重要成员,宠物主为其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购买宠物智能用品提升宠物生活质量,再加上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成熟,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向好。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宠物智能用品市场规模从29亿元增长到47亿元。到2024年我国宠物智能用品市场规模已达5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宠物智能用品覆盖多个细分品类,智能喂养设备占主导
目前,宠物智能用品主要包括智能喂食设备、智能居住设备、智能玩具设备、智能观察设备四大类,大类又覆盖多个细分品类,如智能喂食设备包含智能饮水机、智能喂食器。
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细分品种
品类分类 |
细分产品 |
产品功能 |
智能喂食设备 |
智能饮水机 |
手机app智能操控出水,过滤水中毛发、碎屑等杂质 |
智能喂食器 |
手机app远程操控,设定喂食计划,定时定量安排宠物口粮,部分产品双向语音对话 |
|
智能居住设备 |
智能烘干机 |
智能控制机箱温度,快速烘干宠物毛发,同时进行毛发护理 |
智能厕所 |
一键清理猫砂,除臭抑菌,并监测猫咪如厕健康信息 |
|
宠物智能窝 |
可设置恒温,也可自动调节温度,为宠物提供舒适环境 |
|
智能玩具设备 |
伴宠机器人 |
陪伴宠物,与宠物互动,宠物主可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测宠物情况 |
智能逗宠棒 |
陪伴宠物,远距离逗宠 |
|
智能观察设备 |
智能定位器 |
内设GPS定位系统,宠物主可监测宠物行动轨迹,实时查看宠物位置 |
智能环境监察 |
监测宠物周围环境的烟雾浓度、压力、温度、湿度以及光线强度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结构占比来看,智能喂养设备占比宠物智能用品53%的市场份额,主要有以下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年轻群体工作节奏快导致的“空巢宠物”现象加剧;二是数字化原生代对智能产品的天然接受度。而智能喂食器通过定时投喂、远程操控、AI配餐等功能,迎合了这两点。市场调研显示,在一线城市宠物主对宠物智能用品偏好中,智能喂食器的偏好度达50.3%,智能饮水机的偏好度为64.8%,而智能摄像头偏好度也达到62.3%,反映出宠物主对宠物状态监测需求增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宠物主人为宠物饲养投入的成本已经达到了每年2000元级别,其中单只宠物犬的平均消费达到了2600元左右,单只宠物猫也有1800元左右。此外在养宠群体中,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人群占比34.9%,给定位高端的智能宠物用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4、越来越多玩家入局,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从卷价格过渡到卷技术
当前,伴随养宠观念从“粗放喂养”向“精细化科学养护”转变,以及“宠物家人化”情感需求的不断深化,市场正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各类企业纷纷跨领域入局,围绕技术研发、品类拓展与用户体验展开多维竞争。
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跨界科技与家电企业,如美的、松下、海尔、小米等,凭借其在传感器、AI算法与智能生态链方面的技术积累,将成熟的智能硬件经验迁移至宠物用品领域,构建互联互动的宠物生活场景。
二是垂直领域初创品牌,如PETKIT(小佩)、霍曼、Catlink等,它们通常以细分痛点切入市场——或专注于健康监测,或深耕细分特定场景需求,在打造出明星产品后逐步扩展至全品类生态,构建品牌护城河。
我国宠物智能用品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及产品矩阵
参与者类型 |
代表企业 |
核心产品与特点 |
战略导向 |
垂直领域领军者 |
小佩(PETKIT) |
全品类生态布局:智能喂食器、饮水机、智能猫砂盆、GPS追踪器。特点:设计感强,注重产品互联与App体验,构建自有产品闭环。 |
通过打造“智能养宠生态系统”,提升用户粘性与复购。 |
跨界科技巨头 |
小米(米家生态链) |
爆品策略+生态联动:智能喂食器、宠物摄像头、智能鱼缸。特点:高性价比,可无缝接入米家智能家居,实现场景联动(如离家模式自动开启监控)。 |
利用品牌、供应链和渠道优势,快速占领市场,主打“好用不贵”。 |
国际专业品牌 |
霍曼(HomeRun) |
技术深耕型:明星产品为智能猫砂盆,在结构设计和安全性上投入较多。特点:产品线相对聚焦,但在核心品类上追求技术深度和可靠性。 |
专注核心品类,以技术和口碑建立壁垒,不盲目追求品类数量。 |
创新细分玩家 |
Catlink、有哈 |
场景创新与技术驱动:Catlink主打多猫家庭智能识别猫砂盆;有哈推出仿生超感知饮水机等。特点:在特定细分领域进行深度创新,解决精准用户群体的痛点。 |
通过颠覆性创新切入市场,打造明星单品,再逐步拓展周边产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然而,由于宠物智能用品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的特性,让越来越多企业扎堆在智能喂食器、饮水机等基础品类,既缺乏突破性技术,也没有差异化场景设计,最终只能通过压低利润空间抢占市场。
这种“以价取胜”的消费逻辑,正倒逼行业从无序的价格战思维开始转向构建产品矩阵与生态布局,并试图以技术创新实现突围。
一方面,头部企业逐步突破原有品类边界,围绕养宠全流程构建覆盖饮食、清洁、健康与情感陪伴的联动生态。另一方面,随着AI大模型与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的引入,产品角色也从基础工具升级为可提供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智能养宠伙伴”。部分企业已开始构建宠物健康管理平台,通过整合行为与生理数据,自动生成周期性的健康报告,推动养护方式走向系统化与科学化。
然而,技术升级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宠物行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破坏性,技术方案必须兼顾耐用性、适应性与稳定性,这要求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而非简单移植现有技术。其次,高昂的技术成本会显著推高产品定价,若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与市场普及,这类产品将难以突破小众圈层,成为行业主流。更为关键的是,技术投入必须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实际价值——无论是更精准的健康预警,还是更显著的行为改善——若缺乏清晰的效用支撑,任何“智能”概念都难以真正激发消费者的付费意愿。(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