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标签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品标签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用于向消费者传递食品的名称、成分、生产信息等关键内容。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其核心功能是帮助消费者判断食品属性、安全性和适用性。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也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此外,根据规定,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
食品标签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一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食品标签需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核心信息,确保消费者在购买时能直观了解食品关键属性。例如,202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同时以具体日期形式标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且日期标注顺序为年、月、日,解决了消费者“算不准”保质期的问题。二是维护消费者选择权。标签信息直接影响消费决策。例如,营养成分表的标注帮助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食品;配料表排序规则(如生牛乳需排在第一位)可避免误导性宣传。三是强化企业责任与监管。标签规范直接关联企业合规经营,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数字化手段查处多起标签违规案件,包括反式脂肪未标注、保质期标注位置不显眼等。企业若违规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的处罚。
二、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给食品标签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中华民族未来。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天消费的食品就达20亿千克。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九万亿元,达到9065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431.7亿元。另有资料显示,2019-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从6084元增长至8411元。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标签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以休闲零食为例:休闲零食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市场体量巨大。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这给食品标签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会。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时代,已有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消费者对食品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食品安全追溯、环境管理等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数字化标签正逐渐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事实上,数字化标签的推广是食品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为食品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契合了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的节能要求。
此外,数字标签也是食品标签行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一步。数字标签不仅突破了食品标签“实体化”的边界,除可通过数字标签页面缩放的功能更清晰地展示食品信息外,数字标签设置的音、视频功能,极大丰富了食品标签信息的展示形式,有效解决食品标签不易识读的问题。食品数字标签还可以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效率,减少传统纸质或塑料标签及油墨的使用,降低管理成本和包装成本。据洽洽食品等试点企业反馈,数字标签的设计使其成本降低50%,管理效率提升了30%。
在上述背景下,近年我国积极推动食品标签数字化的进程。政策方面:2025年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这也是在同年3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数字标签的应用要求,为消费者和食品行业享受数字标签“红利”提供依据。
据了解,本次公告明确了数字标签范围、使用和修改要求,明确了应用数字标签后食品标签的简化要求,鼓励通过数字标签展示更多法定可标示的食品信息、鼓励“多码合一”,打消了企业关于数字标签的合规性顾虑。随着《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的下发,标志着我国食品标签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推广应用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标签管理、推动数字标签全面应用,按照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作为“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组织全国各省市及相关食品行业开展数字标签应用推广。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积极响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推广活动。蒙牛、鲁花、百事、飞鹤、三元、康师傅、星巴克、双汇、光明等企业积极响应,已有涵盖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大宗食品类别的超千款食品应用数字标签。
四、洗牌加速,《公告》或推动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与此同时,此次《公告》或将成为我国食品标签行业加速洗牌的催化剂,推动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马太效应愈发显著。这是因为在此次政策之下,所有食品企业都被推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但它们的装备却天差地别。数字标签并非简单印个二维码,其背后是一套完整的数字管理系统。对于蒙牛、康师傅、百事等早已布局数字化的大型企业,此次政策更像是“官方认证”。相反,对众多中小食品厂来说,这却是一道严峻的考题。自建系统动辄数十上百万的初期投入和后续维护费用,是难以承受之重,它们更可能依赖第三方服务商。这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可能将企业拖入 “长期服务费锁死” 泥潭。因此,随着数字标签逐渐应用,部分多中小食品厂因难以承受长期服务费或将被淘汰,而蒙牛、康师傅等大型企业凭借资金和技术实力,将进一步抢占市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TCO角度看,自建系统在5年内总成本高于传统模式
项目 | 传统实体标签(5年) | 自建数字标签系统 | 差异 |
一次性投入 | 0 | 130万元 | 130万元 |
长期运营成本 | 147万元 | 290万元 | 160万元 |
总拥有成本(TCO) | 147万元 | 420万元 | 273万元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