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将破百亿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增长态势。北美和欧洲因技术积累与农场规模化经营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政策支持与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增长引擎。2020-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至89亿元,CAGR达25.4%;预计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1%。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增长态势。北美和欧洲因技术积累与农场规模化经营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政策支持与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增长引擎。2020-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至89亿元,CAGR达25.4%;预计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技术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日趋成熟,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快速成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较低基数快速增长。农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农业装备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焦点,中国农业机器人虽然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业机器人技术经历机械化替代、自动化升级与智能化赋能三大阶段。当前,北斗高精度导航、RTK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已将农机导航误差缩小至厘米级,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果实成熟度98%的准确率判断,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超声波等技术提升环境感知精度。2023年,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202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进一步提升至75%。

农业机器人技术经历机械化替代、自动化升级与智能化赋能三大阶段。当前,北斗高精度导航、RTK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已将农机导航误差缩小至厘米级,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果实成熟度98%的准确率判断,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超声波等技术提升环境感知精度。2023年,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达180万台(套)。202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进一步提升至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4亿元,同比增长17.2%;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2亿元,同比增长23.5%。

2024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4亿元,同比增长17.2%;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2亿元,同比增长23.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化,中国企业无人机植保领域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化,约翰迪尔、久保田等国际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国内布局农业机器人企业也不断增加,并在部分领域已形成领先优势。

海外布局农业机器人行业代表企业

企业 简介
约翰迪尔 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创立于1837年,总部在美国伊利诺依莫林市。是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和草坪机械设备的制造商。约翰迪尔在11个国家设有工业基地,全球雇员达43000人,产品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和世界第二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位居世界五百强前列。
久保田 久保田是日本跨国企业,成立于1890年,总部位于大阪。作为全球领先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其产品涵盖拖拉机、收割机等,2025年在大阪世博会展示了氢动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的概念机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如在无人机植保领域,大疆农业通过智能播撒与变量施肥技术覆盖全球多个国家,极飞科技累计申请大量专利,导航算法全球领先。在智能农机领域,中科原动力已有约200台(套)机器人设备投入市场,累计无人耕种化作业面积达到92万亩,业务覆盖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广西等地,首个海外基地已落户白俄罗斯。

国内布局农业机器人行业代表企业

企业名称 核心业务方向与产品简介
大疆创新(DJI) 农业植保无人机、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极飞科技 低空农林植保无人机
潍柴雷沃 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中科原动力 无人驾驶农机、精准植保机器人
博创联动 智能拖拉机(例如:博创inside智能拖拉机2.0)
托普云农 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布局农业AI机器人,如田间智能巡检机器人
苏州博田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
丰疆智能 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
拉塞特机器人 AI+养殖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中科原动力 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传感器行业:智能传感器逐渐崛起 人形机器人催生新机遇

我国传感器行业:智能传感器逐渐崛起 人形机器人催生新机遇

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且不断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智能传感器已成为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市场规模占比持续提升。在政策引导与本土企业研发加码下,我国传感器国产替代进程提速,呈现“高端攻坚、细分突破”态势。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为传感器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国内企业已积极布局。

2025年11月26日
风电景气上行 中国风电齿轮箱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国产技术和市占率领跑

风电景气上行 中国风电齿轮箱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国产技术和市占率领跑

202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陆续提出“双碳”目标,风电进入高速发展期。其中中国依托完备成熟的产业链,风电装机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2019-2024年我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由26 GW提升至81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由2.7GW提升至5.6GW。大型化技术进步下风电度电成本大幅下降,且在电力交易背景下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数控系统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数控系统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为数控机床的“大脑”,我国数控系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02%。目前市场由国际巨头主导,中高端领域替代需求迫切,不过华中数控等本土企业积极攻关突破,推动替代进程提速。同时行业持续向智能化转型,多款智能系统落地,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2025年11月18日
制冷设备市场持续扩张带动冷凝器需求放量 高效、智能、环保成行业发展新航向

制冷设备市场持续扩张带动冷凝器需求放量 高效、智能、环保成行业发展新航向

近年来,我国制冷设备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蓬勃态势,从商用制冰机、冷链冷藏设备到家用冰箱冰柜、工业制冷系统,需求端的增长动力源源不断,而这一趋势正显著带动着核心零部件——冷凝器的需求放量。作为制冷循环中实现热量交换的关键部件,冷凝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制冷设备的能效、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其市场需求与制冷设备行业的发展深度绑

2025年11月15日
空调量质双赢撬动我国旋转式压缩机行业需求 国产主导全球供给格局 美芝领跑

空调量质双赢撬动我国旋转式压缩机行业需求 国产主导全球供给格局 美芝领跑

从空调市场看,国内空调保有量超7亿台,进入“以旧换新”的存量时代,特别是北方大部区域如东北、华北出现的高温天气推动空调市场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销量为18977万台,同比增长20.9%;2025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销量规模12310.8万台,同比增长8.3%。同时,随着节能趋势的推进,我国变频空调市场

2025年11月14日
掘金电子制造核心环节 我国PCB钻孔设备行业乘风起 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掘金电子制造核心环节 我国PCB钻孔设备行业乘风起 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基石,而精密钻孔是PCB制造中决定多层板互联可靠性和线路精细度的关键环节。中国作为全球PCB制造中心,其钻孔设备市场的发展,正是中国半导体及电子制造装备国产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当前,这一市场正经历着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在外部技术压力与内部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已成为行业最

2025年11月12日
工业机器人赋能 我国RV减速器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政策助推国产力量崛起

工业机器人赋能 我国RV减速器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政策助推国产力量崛起

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14-2017年,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迅速增长背景下,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维持较高增速;2018-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速的放缓导致RV减速器市场规模增长停滞;2020年以来,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再度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数控机床潜力足、应用广 国产化分层显著 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数控机床潜力足、应用广 国产化分层显著 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数控机床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催生新增量。近年来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稳步扩容,且因机床数控化率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当前行业格局清晰,形成三大竞争梯队,不同档次产品国产化水平差异显著,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在利好政策护航、技术进步与产业链协同加持下,行业从上

2025年1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