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旧换新”政策+出口拉动下,我国货车需求回升,产销量实现同比连续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货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货车,又称载货汽车,是以运输货物为主要用途的机动车,其设计和功能均围绕货物运输需求优化。货车按载重大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和重型货车。进入2025年以来,在“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出口市场的拉动下,我国货车需求回升,带动产销量同比连续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我国货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36.2万辆和23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4.5%。其中8月当月,我国货车产销量分别为27万辆和27.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和2.7%,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1%。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以旧换新”政策方面:2025年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1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标志着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已经进入了“深化再加强”的新阶段;随后3月18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明确将国四排放标准的营运货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据行业初步估算,仅此一项政策调整,就有望释放超过10万辆国四及以下老旧货车的更新需求。
对比2024年主要针对国三及以下车辆的“以旧换新”政策,2025年的新政在商用车领域,特别是中重型营运货车层面,展现了更大的决心和更广的覆盖面。其中,核心的变化在于淘汰范围显著扩展至国四车辆。众所周知,国三柴油车在路上的实际保有量已非常有限,且车况普遍较差,补贴激励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国四货车目前仍是道路运输中的一部分重要力量,将其纳入淘汰更新范围,无疑将直接触动一个更庞大的存量市场。
2025年提前报废老旧营运货车补贴标准
车辆类型 |
提前报废时间 |
补贴标准(万元/辆) |
中型 |
满1年(含)不足2年 |
1.0 |
满2年(含)不足4年 |
1.8 |
|
满4年(含)以上 |
2.5 |
|
重型 |
满1年(含)不足2年 |
1.2 |
满2年(含)不足4年 |
3.5 |
|
满4年(含)以上 |
4.5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出口方面:近几年我国货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年货车出口总量达78.56万辆(含牵引车等细分车型),同比增长17%,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货车整车出口56.9万辆,非完整车辆出口7.38万辆,半挂牵引车出口13.47万辆。2025年1-7月,我国货车整车出口49.4万辆,同比增长9.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货车企业纷纷瞄准海外市场,加大国际市场的拓展力度。例如,一汽解放发布“SPRINT 2030”国际化战略,明确到2030年全球销量超5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达18万辆(占比36%);2024年8月成立全资子公司一汽解放国际公司,整合海外资源,强化国际化运营能力。中国重汽大力发展海外KD工厂,提高本土化率,同时推动海外产品的高端化发展,在沙特、澳大利亚等国家布局汕德卡等高端车型,提升品牌和技术形象。
二、电动化转型加速,我国新能源载货车销量大幅增长
电动化转型是汽车产业的必然趋势。而货车电动化,是可以推动中国交通运输的绿色格局的重要关键部分,毕竟货车虽然少但是排放高。近两年来,得益于政策牵引、场景需求、技术创新及基础设施升级,我国货车电动化转型加速,具体如下:
政策牵引方面:自2013年起,柴油货车淘汰浪潮释放海量空间,仅国四及以下中重型车的替换,就为新能源车型注入强劲动能。《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意见》等文件,更勾勒出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的宏图,将电动化从试点推向全国战略。而此前2025年3月发布的《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明确对提前报废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报废并更新购置国六排放标准货车或新能源货车、仅新购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货车,按照报废车辆类型、提前报废时间和新购置车辆动力类型等,实施差别化补贴标准。补贴政策实施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2025年我国新购营运货车补贴标准
车辆类型 |
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营运货车补贴标准(万元/辆) |
新购新能源营运货车补贴标准(万元/辆) |
|
中型 |
2.5 |
3.5 |
|
重型 |
2轴 |
4 |
7 |
3轴 |
5.5 |
8.5 |
|
4轴及以上 |
6.5 |
9.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注:1.中型、重型货车分类标准按照《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执行。
2、国六排放标准营运货车包含柴油、汽油、天然气等动力类型货车。
场景需求方面:城市物流、环卫、渣土车等短途高频线路,成为电动货车渗透的“沃土”,续航与补能需求清晰明了,为规模化落地铺平道路。
技术创新方面:目前在新能源载货车市场,纯电与氢能是两大主流方向。其中,纯电货车在200-300公里中短途运输场景中已具备规模化推广的条件,技术成熟度较高,适配于城市物流、环卫和短途矿区运输等场景。以深圳为例,电动泥头车的普及率超过80%,这类高频短途运输正是纯电的最佳应用领域。
氢能技术则在长途与重载运输中展现潜力。2024年,一汽解放15升重型氢气发动机下线并进入示范运营,运行里程超过2万公里,标志着氢能重卡开始进入商业化探索阶段。同时,氨氢融合发动机等新技术的突破进一步降低了氢能应用成本。不过,虽然氢能在技术路径上具备长续航与快补能的优势,但受限于氢气制取和加氢成本,目前尚未具备大规模替代条件。
智能电动半挂车的出现则展现了新的创新方向。通过智能牵引销和电驱桥实现主挂协同驱动,这类产品能降低油耗50%、运输成本20%,并缩短TCO回收周期至1.1年,体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结合的潜力,是技术创新的突破口,也是未来物流运输体系升级的关键环节。
此外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货车补能网络。截至2024年底,35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公用充电桩超过12万个,远超欧美市场。
得益于电动化转型加速,近两年我国各类新能源载货车销量大幅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载货车销量440252辆,同比继续大幅增长34.12%,是表现最好的细分市场,渗透率达到13.1%。2025年1-7月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9.59万辆,同比增长179.3%,已超过2024年全年销量(8.2万辆);新能源轻卡累计销售8.76万辆,同比增长9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策红利、基础设施升级和技术创新合力加速了电动化转型,但长途运输的技术壁垒、补能网络的短板以及政策协调的滞后,仍是货车跃升的绊脚石。
零排放货运廊道的建设为解决长途补能提供了思路。通过廊道化运营,新能源货车能够在固定线路中实现高效补能,从而提升了长途运输电动化的可行性。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廊道项目落地,涵盖充电、换电与加氢等多种技术路线。在京津冀地区,氢能廊道已实现天津港至北京宜家的运输应用,换电廊道则服务于砂石料运输。
三、重卡成为拉动货车增长的核心动力,同比“5连涨”
货车按载重大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和重型货车。其中,重型货车也就是重卡,凭借其承载能力、运输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成为公路货运体系的关键装备,不仅承担着全国大部分陆路货运量,更是衡量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其广泛应用于港口运输、矿产运输、冷链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产业链带动效应显著,对货车市场的整体增长贡献突出。
2025年1-8月我国重型货车表现最为亮眼,销量增速最高,达到了14.5%。其中8月当月,我国重型货车销售8.7万辆, 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2%,呈现了同环比“双增”的发展态势,彰显了“淡季不淡”的特征。根据分析,一是2025年老旧营运货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继续在各地落地,对重型货车新车市场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二是燃气重型货车市场在同比“5连降”后,从8月开始“转正”。三是新能源重型货车继续狂飙,8月国内新能源重型货车销量在1.6万辆以上,同比增长大约1.6倍(环比基本持平),创下了史上同期最高销量,给重型货车整体市场的增长起到了支持作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年内各月销量同比增速来看,2025年8月39%的增幅创下年内各月第二,仅比2025年7月的同比增速(45.6%)低,且与之前各月的同比“4连增”(2025年4月-7月的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5%、13.6%、32%、45.6%)构成了“5连涨”,意味着我国重型货车市场持续向好态势明显。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