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内河航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与环保价值,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方式。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依然较低,2024年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逊于德、美,其核心制约在于航道连通程度低与高等级航道占比不足的结构性短板。为破除此番困境,自“十四五”起,国家顶层设计强力出台,“五纵四横两网”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规划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同时,随着平陆运河、浙赣粤通道等一批战略性工程加速落地,标志着我国内河航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1、内河货运开发程度较低,连通程度和航道质量是主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内河航运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与公路、铁路相比,水运经济、能耗优势明显,根据交通运输部,我国铁路、水运和公路单位周转量运价(普货)比约为1∶0.13∶2.6、能耗比约为1∶0.7∶5.2、碳排放比约为1∶1.3∶10.9,通过多式联运将更多中长距离公路货运转向水运和铁路,将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202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及大力推进“公转水”。近年来,我国水运占比(水路货物运输量占货物运输总量比重)不断提升,由2000年的9.26%提升至2024年的17.2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河货运开发程度仍较低,2024年,我国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货物周转量的55.57%,其中内河货物周转量占比仅为8.58%,远小于2020年德国和美国的28%和15%,主要是连通程度和航道质量导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连通程度方面,我国天然水运体系以横向为主,主要包括长江航道网、珠江航道网、黑龙江航道网、淮河航道网。但长江航道网、珠江航道网、黑龙江航道网三大内河航道网的连通程度低,淮河航道网与长江航道网仅有一条大运河相连,即使是长江干线与支流连通程度也很低。与之相比的美国,内河航道覆盖41个州,覆盖率达到82%,其中密西西比河水系通航里程2.59万公里,覆盖31个州,覆盖率达到62%,有16个州府相连,而且基本都是高等级航道,远高于我国长江航道35%左右的覆盖率。
航道质量方面,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我国内河航道可按通行船舶载重吨位划分为7个等级:一级航道(3000吨)、二级航道(2000吨)、三级航道(1000吨)、四级航道(500吨)、五级航道(300吨)、六级航道(100吨)、七级航道(50吨)。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7万公里,比2023年末增加528公里。其中,等级航道通航里程6.84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53.2%,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60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12.4%。而2020年美国该比例约为61%,德国约为68%,相较之下,我国高等级航道占比明显偏小,未来建设空间仍然较大。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整理
2、内河航运顶层设计逐步落地,大发展时代即将开始
因此,自十四五开始,内河水运顶层设计真正开始逐步落地。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四纵四横两网”2.5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规划到2025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000公里左右,其中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纵向重点航道方面新增平陆运河,至此水运高等级航道规划可概括为“五纵四横两网”布局。补齐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五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强水系沟通和区域成网”,预示着我国内河航运的大发展时代即将开始。
“十四五”水运通道项目“五纵四横”推进情况
类别 |
项目名称 |
规划/建设/完工情况 |
五纵 |
江淮运河 |
到2027年,江淮干线通航能力全面提升,新增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210公里,江淮运河总水运量超过1.5亿吨;港口功能布局基本成形,沿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5万标箱,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现代化江淮干线水运大通道基本形成。 |
江淮运河支线航道建设。淠淮航道工程:按三级标准建设航道39公里。丰乐河—杭埠河航道工程:按三级标准整治丰乐河、杭埠河35公里,按四级标准整治杭埠河20公里。 |
||
平陆运河 |
2022年M8开工,2023年3月18日一期工程提前完工,5月23日全线动工建设,11月1日进入船闸主体建设阶段,12月31日青年枢纽泄洪闸实现通水。开工建设两年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6.3亿元,开挖土石方约2.2亿立方米,顺利实现“双过半”。 |
|
京杭运河 |
2017年6月,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江苏段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京杭运河苏北段全线达到二级通航标准,2000吨级船舶可畅行无阻。2023年M6,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谏壁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在江苏镇江启动,2025年工程完工后,212公里京杭运河苏南段提升至二级航道标准,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京杭运河江苏段。 |
|
浙赣粤通道 |
浙赣粤运河由赣粤运河、浙赣运河组成,其中赣粤运河规划全长约1228公里(江西境内全长758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500亿元;浙赣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江西境内全长410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700亿元,对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形成内河水运新格局,高效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
|
汉湘桂通道 |
2021-2022年,湖南、广西交通运输厅委托院士专家对湘桂运河线路方案、通航标准、水资源配置、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国家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影响、水资源配置、投融资模式等专题深化研究工作,为湘桂运河技术决策夯实研究基础。 |
|
四横 |
长江干线 |
截至2023年,长江干支线高等级航道里程达上万公里,实现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3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2000吨级船舶直达宜宾,形成了一条“联通川渝湘、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长江干线亿吨大港已达15个。 |
西江航运干线 |
2018年,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连续两年超过1.5亿吨,成为全国天然河流过坝货运量最大的船闸。2019年,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22年M12,交工验收。2024年M4,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任务完成,项目起于长洲水利枢纽下游引航道出口,止于梧州界首,航道里程24公里,建设规模为通航3000吨级船舶。 |
|
松花江/黑龙江航道 |
2024年M8,召开松花江下游重点浅滩航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协调会议,安排部署松花江下游重点浅滩航道建设工程下步工作,该工程为“内河水运‘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表”项目。 |
|
淮河干流等干线 |
2024年M6,淮干项目全线完工。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西起豫皖省界三河尖,东至苏皖省界红山头,全长363.9公里。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四纵”航道工程有望重构内河航运市场经济版图
目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然水系多为东西流向,而南北走向则需打通运河来实现全局水网布局,“五纵四横两网”建设有望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大运量、低成本比较优势,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研究推进内河水运体系连通工程,挖掘长江、珠江等干线航道通行潜力等,或标志着内陆运河的大建设时代开始提速。
以浙赣粤通道为例,浙赣粤通道包括赣粤运河、浙赣运河及相关支流,全长约1988公里,比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京杭大运河(总长1747公里)还要长241公里,是东中部地区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运通道,建成后将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规划投资匡算约3200亿元,约60%在江西境内。
浙赣粤通道地理位置示意图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
其中,赣粤运河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北起长江鄱阳湖口,沿赣江向南,跨分水岭与北江相连,至西江三水河口,全长约1148km。根据陈振春等《基于运量预测的赣粤运河开发综合效益》,目前赣粤两地以公路运输为主,通道内2条客货铁路线及2条客运专线通行现状压力大,现存的富余通行能力不大,赣粤运河开通后预计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14.9~19.8亿元,并在2035~2050年每年产生直接经济贡献2.1~2.9亿元。
广东省与江西省、湖南省之间综合运输通道货运量预测结果(万吨)
主要通道 |
2019年运量 |
2025年运量 |
2035年运量 |
珠三角-韶关-江西 |
5,064 |
6,512 |
9,238 |
广州-从化-新丰-连平-江西 |
3,645 |
4,688 |
6,530 |
珠三角-龙门-东源-江西 |
4,309 |
5,541 |
7,719 |
珠三角-清远-连州-湖南 |
3,902 |
5,017 |
8,817 |
珠三角-韶关-湖南 |
13,090 |
18,321 |
22,342 |
资料来源:陈振春等《基于运量预测的赣粤运河开发综合效益》
而内河航运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勘察、设计、材料准备、航道工程施工、桥梁工程施工等众多环节,将带动施工和材料需求。
内河航运建设涉及的环节
环节 |
简介 |
勘察和规划 |
运河建设前期需要对项目做充分研判,包括明确运河修建的目的、功能定位、通行船只类型及规模等,同时进行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的勘察工作 |
材料准备 |
运河建设方案敲定后,需进行征地拆迁、材料和设备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涉及材料包括炸药等爆破材料,水泥、砂石骨料等施工材料 |
主体施工 |
施工建设阶段流程繁杂,主要包括开挖河道、修建堤防、建设水利设施、河道整治,以及质量控制与监督等环节 |
后续管理 |
主要包含竣工验收和后期维修与管理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