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集装箱行业处周期性复苏期 产量回升有望延续 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

前言:

当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预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从价格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集装箱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工具,其最大的成功在于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等多式联运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集装箱行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根据英国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96%的干货集装箱和100%的冷藏集装箱,都是由中国工厂生产的。而这意味着,全世界集装箱的产能几乎都在中国。而另外有数据显示,在2021年,仅中集集团、东方国际集装箱、新华昌集团这三家中国造箱企业的产能,合计就占据了全球产能的82%。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集装箱生产国,96%都是中国造。根据英国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96%的干货集装箱和100%的冷藏集装箱,都是由中国工厂生产的。而这意味着,全世界集装箱的产能几乎都在中国。而另外有数据显示,在2021年,仅中集集团、东方国际集装箱、新华昌集团这三家中国造箱企业的产能,合计就占据了全球产能的82%。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迎来周期性复苏,我国集装箱产量回归增长

在此前2022-2023年,受海外通胀高企、欧美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和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新箱市场需求疲软,叠加2021年产量激增导致的供给过剩,我国产量持续下滑。在2023年集装箱产量仅为1.02亿立方米,同比下滑31%。

在经过两年调整之后,2024年全球集装箱供给过剩局面已大幅缓解,并逐渐进入补库存周期。具体来看,我国上一轮去库存周期于2023年下半年触底,2023年11月到2024年3月,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变动分别为1.7%、2.1%、2.4%、2.5%,补库存趋势逐月加强。美国方面,2024年1-4月制造业PPI增速分别为-2.1%、-0.4%、0.3%、1.2%,1-3月制造商库存同比增速分别为0.57%、-0.24%、0.65%,增速均于2024年转正,呈现稳步回升趋势。

随着中美逐步进入补库存周期,红海事件催化及全球贸易回暖之下,集装箱行业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以全球集装箱制造巨头中集集团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为例,该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增长493%至731%,扣非净利润26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291%至441%。而此前的2022年和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下降13.54%、9.7%,净利润分别下降51.7%、86.91%,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21.73%、84.47%。2024年营收和利润相比往年明显好转。

无独有偶,同样以集装箱为核心主业的中远海发,2024年以来业绩也明显好转。财报显示,中远海发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8.72亿元,同比增长88.76%,净利润13.81亿元,同比增长14.66%,扣非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6.93%。此前的2022年和2023年,其营收分别下降31.09%、38.87%,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11.94%、67.5%。

随着行业迎来周期性复苏,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量回归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累计约为2989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7%。其中12月,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达到3022万立方米,同比涨幅为109.8%。

随着行业迎来周期性复苏,2024年我国集装箱产量回归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累计约为2989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7%。其中12月,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达到3022万立方米,同比涨幅为109.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运力逐步增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我国各大港口集装箱运力也逐步增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3200万标准箱,增长7.%。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我国各大港口集装箱运力也逐步增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3200万标准箱,增长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四、产品价格在供应紧张背景下保持高位,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下行走势

2023-2024年期间,我国集装箱价格呈现波动上升走势。2023年因需求疲软,价格较低且波动较大,平均箱价在1600至2140美元之间。2024年受订单前置、海运旺季以及外部扰乱等因素影响,集装箱价格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保持高位。具体来看,第二季度宁波、青岛和深圳等地的价格达到峰值,维持在3,000至3,172美元的高位。第三季度,国内箱价依旧维持高位,年底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

2023-2024年期间,我国集装箱价格呈现波动上升走势。2023年因需求疲软,价格较低且波动较大,平均箱价在1600至2140美元之间。2024年受订单前置、海运旺季以及外部扰乱等因素影响,集装箱价格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保持高位。具体来看,第二季度宁波、青岛和深圳等地的价格达到峰值,维持在3,000至3,172美元的高位。第三季度,国内箱价依旧维持高位,年底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运价方面:2024年,在持续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下,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较为强劲,但由于年初市场运力依旧处于相对饱和状态,企业为抢占运力份额竞争激烈,因而运价整体上延续了2023年年底的下行走势。尤其是自4月份进入传统淡季后,随着新船运力的持续交付,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矛盾激化,导致4—6月内贸集装箱运价持续下滑,运价指数一度跌破900点。

虽然进入2024年下半年,在外贸市场具有较高租金收益的影响下,大量兼营船舶逐步转移至外贸市场,甚至部分船舶直接改造为纯外贸船舶进行外贸运输,缓解内贸市场供给端压力。再叠加下半年内贸传统旺季,北方区域运价大幅回升,带动整体市场运价单边上涨并攀升至11月底的1467点,较年中最低点大幅上涨67.46%。但由于反弹时间较往年推迟近两个月,且运价上涨仅维持2个月。因此整体来看,2024年内贸集装箱运价仍延续了2023年年底的下行走势。

五、需求持续攀升+更新需求下,集装箱市场高景气有望在2025年延续

展望2025年,集装箱市场高景气有望在2025年延续。一方面,根据WTO对未来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进一步同比增3.0%,增速相较于2024年有所加快,这一趋势预计将推动集装箱需求的持续攀升。

另一方面,更新需求也有望支撑集装箱行业景气度持续。有资料显示,集装箱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因此集装箱年更新数量和10-15年前集装箱购买量大致相当。回顾历史, 2010年经济复苏带来全球集运恢复,集装箱市场需求迅速反弹,我国集装箱全年产量同比增长229%。其后,2010-2015年,我国集装箱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期间均值为1.01亿立方米。可见,2010-2015年相对较高的集装箱产量有望为未来旧箱更换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从中集集团历史来看,其景气上行周期往往会持续两年时间。根据相关资料,中集集团净利润低点当年也是集装箱行业产量历史低点,2009年到2011年集装箱产量从低点恢复增长105%,公司利润增长约285%;2016-2018年集装箱产量从低点恢复增长100%,公司利润增长约526%,增长周期持续两年。因此,从历史数据来看,集装箱高景气也有望在2025年延续。

但也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值得关注。例如集装箱制造业务和海工业务的未来盈利能力,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相关企业需实时关注上述因素以便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另外在运价方面,预计2025年我国集装箱整体运价水平将小幅反弹。一是当前运价中枢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内贸集装箱运输船东具有一定的涨价预期。同时,另有预测分析,2025年沿海干散货运价或将缓慢复苏。因此,在不考虑政策变化以及突发因素的影响,预计2025年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运价水平较2024年将小幅反弹。但由于市场静态运力规模较大且依然处于扩张趋势,预计整体运价水平依然处于低位。(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我国港口行业:集装箱吞吐量维持较高增长 绿色智慧转型正在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我国港口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202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2025年1-7月,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4亿吨,同比增长4.4%。从结构上看,2025年1-7月我国港口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72.3亿吨,同比

2025年09月13日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等机构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如EU ETS)驱动下,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任务尤为紧迫。内河电动船舶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的核心优势,正成为破解内河航运污染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更

2025年09月13日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低轨卫星轨道与频谱的“先登先占”原则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星座建设热潮,而航天数字仿真——这一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全流程验证的核心技术,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决定航天任务成败、抢占战略资源的关键基石。

2025年09月12日
补贴政策驱动千船换代 我国内河船舶行业订单回升 绿色化与大型化浪潮来袭

补贴政策驱动千船换代 我国内河船舶行业订单回升 绿色化与大型化浪潮来袭

中国内河航运作为连接内陆与经济腹地的“黄金水道”,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与庞大的运输需求相比,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尤其是高等级航道占比低(仅12%)与内河船舶老龄化严重(10年以上船龄占比67%)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行业降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

2025年09月12日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正式落地,明确中长期船舶脱碳路径,绿色甲醇等氢基燃料成为实现零排放的核心选择。短期内,航运业通过技术优化与运营调整虽可降低部分碳排放,但根本转型仍需依赖替代燃料规模化应用。当前,绿色甲醇在经济性与成熟度方面逐步显现优势,全球产能加速布局,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而上游燃料供应与下游船舶需求的协同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我国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积极出海 新国标驱动行业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国内外销售表现强劲,国内销量与出口量均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海外市场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不同区域消费者在产品类型与功能偏好上差异显著。未来,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仍具备广阔的发展潜力。以雅迪、爱玛、九号、台铃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2025年09月05日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成本高昂下企业普遍面临亏损 我国地铁行业陷入“建得起,养不起”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地铁项目建设加速,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到目前地铁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组成部分,运营里程占比76%以上。2024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9306.09公里,占比76.53%。截至到2025年7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国际货运成重要增长点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升级

自进入2025年以来,在国内经济稳健增长和旅游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作为经济重要“晴雨表”的航空物流表现出稳健发展态势,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货邮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