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钼行业分析:供给较为稳定且钼价较高 市场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前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和消费国,钼精矿供给较为稳定,钼价维持在较高水准,且新兴需求如高温合金、风电材料等行业对钼需求增加,使得行业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1、中国钼资源储量全球第一

钼,化学符号为Mo,是一种银白色的可塑性金属。钼是全球稀缺的战略性小金属,含量仅占地壳重量的0.001%。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钼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大型低品位斑岩中的金属硫化物以及低品位斑岩铜矿床中的伴生金属硫化物,目前全球可确认的钼资源合计2540万吨,足以满足未来全球的需求。从区域分布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钼资源储量为590万吨,占到全球总量约39%,位于世界第一,其他钼资源分布于美国、秘鲁、智利等国。

钼,化学符号为Mo,是一种银白色的可塑性金属。钼是全球稀缺的战略性小金属,含量仅占地壳重量的0.001%。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钼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大型低品位斑岩中的金属硫化物以及低品位斑岩铜矿床中的伴生金属硫化物,目前全球可确认的钼资源合计2540万吨,足以满足未来全球的需求。从区域分布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钼资源储量为590万吨,占到全球总量约39%,位于世界第一,其他钼资源分布于美国、秘鲁、智利等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钼矿供给或难出现较大提升,中国钼精矿供给较为稳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钼以多种形态进行商品交易,包括钼精矿、氧化钼、钼铁、钼化工产品(钼酸铵、钼酸钠等)及钼金属制品(钼粉、钼条、钼丝等)。钼精矿、氧化钼及钼铁是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近年来,斑岩铜矿的矿石品位下降持续影响着钼的生产,美国地质调查局预计全球范围内几个大型斑岩铜矿将在2030年代中期达到使用寿命,未来钼矿供应或难出现较大提升。

从产量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钼矿生产总量约26万吨(金属量),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贡献11万吨,秘鲁4.1万吨、智利3.8万吨,美国3.3万吨,CR5累计贡献约90%的钼矿产量。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国中,仅中国与美国通过原生钼矿和铜钼伴生矿生产钼。

从产量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钼矿生产总量约26万吨(金属量),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贡献11万吨,秘鲁4.1万吨、智利3.8万吨,美国3.3万吨,CR5累计贡献约90%的钼矿产量。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国中,仅中国与美国通过原生钼矿和铜钼伴生矿生产钼。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和消费国,钼精矿供给较为稳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钼精矿产量为29.6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4.29%。价格方面,自2023年以来,钼价维持在较高水准,且新兴需求如高温合金、风电材料等行业对钼需求增加,使得国内矿山生产意愿提升,供应稳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和消费国,钼精矿供给较为稳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钼精矿产量为29.6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4.29%。价格方面,自2023年以来,钼价维持在较高水准,且新兴需求如高温合金、风电材料等行业对钼需求增加,使得国内矿山生产意愿提升,供应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钼行业应用范围广泛,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高硬度、导热导电性能好、耐研磨、热膨胀系数小、抗腐蚀性能强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电子照明等终端领域。在钼行业下游需求结构中,建筑用钢、不锈钢、工具钢和高速钢的钼需求占比合计67%,化工领域占比16%,高温合金、铸铁等其他领域合计占比17%。

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高硬度、导热导电性能好、耐研磨、热膨胀系数小、抗腐蚀性能强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电子照明等终端领域。在钼行业下游需求结构中,建筑用钢、不锈钢、工具钢和高速钢的钼需求占比合计67%,化工领域占比16%,高温合金、铸铁等其他领域合计占比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由于钼具备大幅提升钢材强度、增加耐腐蚀性及耐高温性、提高钢材韧性等性能,所以在高强度合金钢、高端不锈钢、工具钢、高速钢、高温合金等钢材品种中大量使用。同时,汽车制造中的发动机曲轴、连杆、齿轮等部分采用含钼合金钢可提升汽车的使用寿命;航空航天中的机翼结构件,通过使用含钼钢材可加强飞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随着全球能源体系加速转型,水电、风电、核电等领域景气快速提升,其中核电压力容器使用高强度钼合金钢可有效提升抗辐照性能。随着我国不断落实“双碳”策略,预计我国发电以及基建项目将继续对钼产生强劲需求。可见,我国钼行业新旧需求接替发力。(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

2025年04月30日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级海绵锆生产的核级锆合金材料是核电站运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随着国家低碳战略需求的提出,国内核电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为核级海绵锆带来增长机遇。新建核电机组将密集投产,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预计2030年超4000吨。

2025年04月30日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且自2010年超过美国以来,就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约4.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达到28.9%,领先第二位的美国近12个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消费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及居民收入水平紧密关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升级为市场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四万元大关,达到41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应用领域持续拓宽,涵盖机械、钢结构、造船、风电、石化等多个领域。钢结构加工量稳步提升、造船业三大指标同步增长,风电、氢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等共同推动中厚板需求持续增长。2017-2023年,中厚板产量从6910万吨增至9818万吨;2022-2024年其出口表现亮眼,2024年出口量突破千万吨大关。随着新增产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5%。中硼硅玻璃凭借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主流药用包装材料,但国内渗透率仍低,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受三大因素推动,我国中硼硅玻璃需求量快速上升。我国药用玻璃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CR4约为32%,市场格局分散,其中山东药玻以19%的市场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二片罐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市场格局将从“四足鼎立”到“一超两强”演变

我国二片罐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市场格局将从“四足鼎立”到“一超两强”演变

随着啤酒罐化率上升和碳酸饮料市场规模扩大,我国二片罐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不过,我国啤酒罐化率仍然偏低,二片罐在啤酒领域仍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随着奥瑞金完成对中粮包装的收购,其市场占有率将突破35%,超越宝钢包装成为我国二片罐行业新龙头,推动市场竞争格局从“四足鼎立”向“一超两强”转变。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