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单车平均使用量增加 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推进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车规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进一步拓展车规级芯片增长空间,带动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以及利好政策助力等因素推动,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此外,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起步较晚,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英飞凌(德国)、恩智浦(荷兰)和瑞萨(日本)等国外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不过,近年来我国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推动,国产化率由2020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3年的10%左右,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1.车规级芯片概述及分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车规级芯片是指专门为汽车应用设计和制造的芯片,满足严格的汽车行业相关标准规定。与消费级和工业级芯片相比,其需要满足更高的工作温度范围、工作稳定性、不良率和使用寿命等要求,以确保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中能够稳定运行,避免因芯片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根据功能划分,车规级芯片主要分为计算及控制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及其他芯片。

车规级芯片分类情况

类别 细分产品 功能
计算及控制芯片 包括MCU、SoC等产品。 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运算、过程分析、逻辑执行等功能。
功率芯片 包括MOSFET、IGBT等产品。 在控制单元中负责高功率负载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力控制与管理。
传感器芯片 光/压力/水温/声音、雷达波等传感器芯片。 用于感知光、压力、水温等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供系统识别。
其他芯片 包括存储芯片、通信芯片、定位芯片等。 具有存储、通信、定位等功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持续加码,利好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

车规级芯片是汽车产业核心关键零部件之一,对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十分重视车规级芯片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这些政策聚焦车规级芯片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性能提升等多个方面,为其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有力的支持。

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突破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
2021年9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芯片、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产业链水平,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2022年1月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 研发大功率船舶涡轮增压器、车规级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推广应用智能交通装备的认证、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
2022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国资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原材料、关键软件、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统筹推动汽车芯片推广应用、技术攻关、产能提升等工作,进一步拓展供应渠道。
2023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教育部等五部门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基础计算平台、操作系统等自动驾驶系统,车载信息娱乐、车内监控、车机显示屏等智能座舱系统,车载联网终端、通信模块等网联关键部件,以及核心控制、电源驱动、IGBT、大算力计算、高容量存储、信息通信、功率模拟、高精度传感器等车规级汽车芯片,通过多层推进、多方协同,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明确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基础性要求,制定控制、计算、存储、功率及通信芯片等重点产品与应用技术规范,形成整车及关键系统匹配试验方法,满足汽车芯片产品安全、可靠应用和试点示范的基本需要。到 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及匹配试验的通用性要求,实现对于前瞻性、融合性汽车芯片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有效支撑,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满足构建安全、开放和可持续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需要。
2024年3月 市场监管总局 中央网信办等十八部门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制修订精密减速器、高端轴承、车规级汽车芯片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共性技术标准,推动解决产品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等关键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车规级芯片行业带来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总体维持在2500万辆以上,且自2021年起逐年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为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三电系统”,且智能化程度更高。因此,新能源汽车对车规级芯片需求也更大,搭载车规级芯片的数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1倍以上。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为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总体维持在2500万辆以上,且自2021年起逐年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为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三电系统”,且智能化程度更高。因此,新能源汽车对车规级芯片需求也更大,搭载车规级芯片的数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1倍以上。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为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车规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进一步拓展车规级芯片增长空间,带动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数据显示,我国传统燃油汽车单车使用车规级芯片的平均数量由2012年的438颗增长至2022年的934颗;新能源汽车单车使用车规级芯片的平均数量则从2012年的567颗增长至2022年的1459颗。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车规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进一步拓展车规级芯片增长空间,带动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数据显示,我国传统燃油汽车单车使用车规级芯片的平均数量由2012年的438颗增长至2022年的934颗;新能源汽车单车使用车规级芯片的平均数量则从2012年的567颗增长至2022年的1459颗。

数据来源:芯旺微招股说明书、德勤、观研天下整理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以及利好政策助力等因素推动,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9%。未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推动下,预计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单车车规级芯片平均使用量增加以及利好政策助力等因素推动,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49%。未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推动下,预计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数据来源:比亚迪半导体招股说明书、Omdia、观研天下整理

5.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提升,但仍然偏低

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整体进入门槛高,技术、认证、资金和人才等壁垒高企,新玩家入局难度大。同时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基础相对薄弱,在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产业生态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英飞凌(德国)、恩智浦(荷兰)和瑞萨(日本)等国外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整体进入门槛高,技术、认证、资金和人才等壁垒高企,新玩家入局难度大。同时我国车规级芯片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基础相对薄弱,在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产业生态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车规级芯片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英飞凌(德国)、恩智浦(荷兰)和瑞萨(日本)等国外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随着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政策推动,我国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推进,国产化率由2020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3年的10%左右,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其中计算和控制类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传感器芯片国产化率达到4%。提升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对保障我国汽车供应链安全、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产替代仍是未来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其国产化率仍将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提升至25%左右,其后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不过,随着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政策推动,我国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推进,国产化率由2020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3年的10%左右,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其中计算和控制类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传感器芯片国产化率达到4%。提升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对保障我国汽车供应链安全、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产替代仍是未来车规级芯片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其国产化率仍将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提升至25%左右,其后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汽车保有量及PHEV销量增长带动汽车传动带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竞争力待增强

汽车保有量及PHEV销量增长带动汽车传动带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竞争力待增强

汽车传动带是汽车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重要连接部件,其市场需求与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尽管国内燃油车销量持续下降,但PHEV的快速发展给汽车前装传动带带来增长新机遇;此外,汽车总保有量的增长,使得后装市场保持稳定。汽车传动带市场整体向好,预计2027年汽车传动带总市场规模达超60亿元。国内汽车传动带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小而分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集中度提升 徐工市场份额反超三一集团

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集中度提升 徐工市场份额反超三一集团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突破1.3万辆大关,同时渗透率突破25%。纯电动自卸车和插电式混动自卸车销量激增,但燃料电池自卸车下滑,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2022-2024年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位次频繁更迭。在2024年徐工集团市场份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低 乘用车将带来广阔空间 市场被寡头垄断 国产地位领先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低 乘用车将带来广阔空间 市场被寡头垄断 国产地位领先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海外相比,我国空气悬架渗透率仍然较低。从细分市场看,商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受政策驱动,渗透率较高;乘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较低,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空气悬架作为汽车配置亮点,配套车型价位下探,乘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将快速增长,为空气悬架市场带来广阔空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竞争呈现

2025年04月28日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搅拌车行业迅速发展 销量激增 渗透率已突破40%

多重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搅拌车行业迅速发展 销量激增 渗透率已突破40%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搅拌车行业发展迅速,销量不断激增;同时其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2024年突破四成。目前,纯电动搅拌车在我国新能源搅拌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销量占比超过九成。从竞争来看,工程机械类企业凭借深厚的产业链协同优势成为我国新能源搅拌车市场主导力量,

2025年04月28日
车源供给稳定 我国二手车行业交易量及金额呈U型发展趋势 出口将为新增长点

车源供给稳定 我国二手车行业交易量及金额呈U型发展趋势 出口将为新增长点

政策驱动汽车产销量及保有量增长,为二手车行业提供稳定车源供给,交易量及金额呈U型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年交易量成功突破100万辆大关。此外,2024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将改变二手车行业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摩托车行业呈现“燃油回潮、电动遇冷”现象 出口量大幅上升

我国摩托车行业呈现“燃油回潮、电动遇冷”现象 出口量大幅上升

我国摩托车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2024年在出口需求强劲拉动下,其产量和销量回升,同时行业主要经营指标也同步回升。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摩托车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3.44%攀升至2022年35.63%后,2024年回落至17.40%;而燃油摩托车市场份额先降后升,呈现“燃

2025年04月27日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汽车产业稳中向好 我国汽车外饰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智能外饰体现出更高单车价值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主要是因为汽车外饰部件需求主要来源于整车配套(占比80%以上)和汽车后市场的维修更换,与汽车的产销量、保有量直接相关。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稳中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为汽车内饰部件行业带来发展机会。未来随着人均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汽车的年更新需求将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车用压铸铝合金市场受益于汽车轻量化驱动 一体化技术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通过减重提升能效的需求日益增长下,铝合金材料持续向电车部件渗透,使得车用铝合金使用量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车用铝合金分为铝压铸、铝挤压、轧制材、铝锻件,其中压铸工艺可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对于轻量化和高性能的需求,为目前车用铝合金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

2025年04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