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催化剂行业应用广、前景大 国产替代化仍是主要趋势 分子筛催化剂将成发展新方向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催化剂作为提升化学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催化剂消费国之一,但由于催化剂的生产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如材料化学,结构化学,工业催化及自动控制等),使得其工艺较为复杂,生产难度较高。我国催化剂产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3 年贸易逆差为 1.47 亿美元)。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催化剂的国产替代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此外,随着环保要求下,以及对催化剂性能和选择性要求的提高,更加注重催化剂活性和应用范围的环境友好型新型材料——催化类分子筛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催化剂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又不影响原反应化学平衡的物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反应途径,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其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大部分催化剂由三类组分构成,分别是承担主要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承载活性组分的载体以及提高催化性能的助催化剂。

催化剂行业产业链上游提供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溴丁烷、三正丁胺、三乙胺、三苯基膦、溴丙烷、溴乙烷等化学原料制造业,以及铂、钯、钌、铑、铱等贵金属。中游为各类催化剂的生产。下游环节主要涉及催化剂的销售和应用,目前广泛应用在石油炼制、医药化工、环境保护、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催化剂行业产业链上游提供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溴丁烷、三正丁胺、三乙胺、三苯基膦、溴丙烷、溴乙烷等化学原料制造业,以及铂、钯、钌、铑、铱等贵金属。中游为各类催化剂的生产。下游环节主要涉及催化剂的销售和应用,目前广泛应用在石油炼制、医药化工、环境保护、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下游应用广且市场空间大行业将广阔发展前景

催化剂使用范围广泛,约有90%以上的工业过程涉及催化剂的使用,从传统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到新兴的环保、新能源等领域,都有催化剂的身影。基本涵盖了医药、农药、液晶单体、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电池电解液等诸多领域。例如在石油化工中超过 90%以上的过程需要催化剂,其需求占整个化工催化剂需求的 70%。炼油化工中,除常减压、焦化等少数几个过程外,80%以上的过程为催化反应过程。因此,随着前述应用领域的发展与创新,近年国内催化剂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催化剂在市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并预计伴随着下游产品需求的稳步增长、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催化剂市场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最大的需求市场石油化工为例:催化剂作为提升化学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材料,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其需求量也将持续增长。

基础化学原料是石油和化工行业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为其它产业及各新兴产业提供基础性原材料及技术支撑。在较长时间内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在石化行业中的支柱性作用仍将维持。同时,随着国内技术升级换代和催化剂进口替代的发展趋势,基础化工行业对催化剂的需求量更为庞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5.3%,比上年下降1.4%。在重点产品中,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2.09亿吨,比上年增长2.0%;天然气产量2297.1亿立方米,增长5.8%,连 续7年年增100亿方以上。原油加工量7.35亿吨,增长9.3%; 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下同)4.28亿吨,增长 16.5%。

2019-2023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万吨)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汽油 16138.4 14634.55 15457.3 13171.69 14120.68
柴油 21729.00 19290.07 16337.02 15904.85 16638.27
焦炭 49260.00 47343.64 46445.78 47116.12 47126.16
硫酸(折100%) 9580.00 9504.6 9382.7 9238.18 9119.24
烧碱(折100%) 4101.40 3980.5 3891.31 3673.87 3457.89
纯碱(碳酸钠) 3262.40 2920.2 2913.25 2812.37 2986.46
乙烯 3189.90 2897.5 2825.67 2159.96 2052.29
合成氨 / 5321.01 5189.38 5117.13 4735.03
合成洗涤剂 / 370.78 1077.61 1149.16 1048.56
化学纤维 7127.00 6697.8 6708.47 6124.68 5883.3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催化剂消费国之一需求量达到233.6万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催化剂作为提升化学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环保等领域,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催化剂消费国之一。2019-2023年我国催化剂需求量从199.5万吨增长到233.6万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催化剂作为提升化学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环保等领域,催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催化剂消费国之一。2019-2023年我国催化剂需求量从199.5万吨增长到233.6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相关产品仍处于贸易逆差状态长期国产替代化大势所趋

催化剂的生产由于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如材料化学,结构化学,工业催化及自动控制等),使得其工艺较为复杂,生产难度较高。我国催化剂产品的开发仍以经验为主,并且要依靠大量的实验和高水平科研人员,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3 年贸易逆差为 1.47 亿美元)。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催化剂的国产替代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催化剂的生产由于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如材料化学,结构化学,工业催化及自动控制等),使得其工艺较为复杂,生产难度较高。我国催化剂产品的开发仍以经验为主,并且要依靠大量的实验和高水平科研人员,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3 年贸易逆差为 1.47 亿美元)。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催化剂的国产替代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催化剂行业高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壁垒、市场壁垒、规模壁垒以及人才壁垒这几个方面。例如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开发难度方面。新技术的开发需要经过基础研究开发等多个环节,逐步进行工业放大试验和工业应用试验。因此整个催化剂技术开发周期较长,需要有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经验沉淀,新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技术沉淀。

催化剂行业壁垒

行业壁垒 主要体现方面
技术壁垒 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开发难度方面。新技术的开发需要经过基础研究开发等多个环节,逐步进行工业放大试验和工业应用试验。因此整个催化剂技术开发周期较长,需要有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经验沉淀,新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技术沉淀。
市场壁垒 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多样以及客户黏性方面。由于下游企业多样化的催化剂需求,公司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相配套的催化剂服务。另外,由于催化剂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认证周期较长,且客户不会轻易改变催化剂的生产厂家,因此催化剂市场存在一定的客户黏性。对于新企业来说,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稳定的下游客户源以及销售渠道,市场开拓较为困难。
规模壁垒 体现在规模效应方面。成熟催化剂企业因其较大的业务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新公司很难满足客户规模化、可持续的采购需求,并且在生产成本无法与行业内成熟企业竞争。
人才壁垒 主要体现在研发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储备上。企业需组建优秀的研发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及产品迭代,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不被市场所淘汰。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具有战略眼光,把下游客户需求以及产品发展趋势,为公司产品的布局指明方向。相对于业内成熟企业,新公司很难再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水平上与之抗衡,因而具有劣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材料及催化剂领域的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石油及化工催化剂的制造以及气体的分离净化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其对于我国节能减排以及环境治理有着重要推动意义。基于政策推动的大背景下,我国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优秀研发能力的新兴催化剂制造企业。

但目前相对于国外催化剂产业发展,我国催化剂行业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以环保催化剂行业以及石油催化剂行业为例,我国大部分催化剂企业存在科创能力不足、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较低以及服务能力较差等问题。

从长期来看,催化剂国产替代化为大势所趋,其有助于降低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推动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为国内催化剂市场带来更多空间。在国产替代化趋势下,本土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五、分子筛催化剂性能良好,有望成为新发展方向

催化剂种类繁多分类多样。按反应体系的相态,催化剂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其中均相催化剂有酸、碱、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过氧化物催化剂;多相催化剂有固体酸催化剂、有机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络合物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

目前在化学工业中,绝大多数催化过程都涉及多相催化剂,因为它们的优点是通过物理固液分离技术易于从反应混合物中去除。而在多相催化剂中,贵金属催化剂造价昂贵,且存在活性中心易受氧的抑制以及硫的毒害,催化活性温度窗口受限等问题。碳基材料催化剂热稳定性较差,不适合高温脱硝。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主要产品钒基催化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钒基催化剂在较高尾气温度下活性会降低,因而无法满足国六场景下的应用。因此随着环保要求下,以及对催化剂性能和选择性要求的提高,更加注重催化剂活性和应用范围的环境友好型新型材料——催化类分子筛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分子筛催化剂是指以分子筛作为主要活性组份或主要载体的催化剂,其主要应用于环保,能源化工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其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可以在对应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产率和选择性。除此之外,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固体催化剂,在失活便于回收,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属于环境友好型新型材料。

分子筛催化剂是指以分子筛作为主要活性组份或主要载体的催化剂,其主要应用于环保,能源化工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其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可以在对应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产率和选择性。除此之外,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固体催化剂,在失活便于回收,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属于环境友好型新型材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催化类分子筛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支持更高活性和更广应用范围的催化类分子筛将成为主流;二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催化类分子筛生产将成为主流;三是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支持更高性能和更复杂应用的催化类分子筛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催化类分子筛生产技术将更受欢迎。随着对催化剂性能和选择性要求的提高,更加注重催化剂活性和应用范围的催化类分子筛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