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产销量及国产化率增长 本土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前言:

工业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成本占比较高,超70%。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加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随着我国深度推进工业智能化转型,制造业向更深层次自动化迈进,工业机器人加快推广及普及,销量及销售额增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安装量占全球的51%。近年来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高价值专利成果持续有效输出,支撑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使得国产化率大大提升;但我国高价值专利产业转化能力偏低,企业全球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工业机器人核心组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成本占比超70%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按照使用用途,工业机器人分为搬运作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加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洁净机器人、其他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可分为机械结构系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和控制系统。

目前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结构中,上游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成本占比较高,超70%。其中减速器降低电机转速并增大输出扭矩,确保执行平稳精确,成本占比35%;伺服系统提供精准的位置、速度和扭矩控制,保障动作高度准确和快速响应,成本占比20%;控制系统以复杂算法和软件架构实现智能化操作,灵活应对环境变化,成本占比15%。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控制功能均来自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制造相比,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因此生产成本占比高。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控制功能均来自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制造相比,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因此生产成本占比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加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起步于70年代初期。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18.69万套增长至42.95万套,2024年1-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48.39万套,同比增长11.1%。

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18.69万套增长至42.95万套,2024年1-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48.39万套,同比增长1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工业机器人持续推广普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医疗、3C电子等领域。近年来,我国深度推进工业智能化转型,制造业向更深层次自动化迈进,工业机器人加快推广及普及。2019-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由15.31万台增长至31.6万台,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2万台,同比增长1.3%。2020-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由476.26亿元增长725.38亿元,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医疗、3C电子等领域。近年来,我国深度推进工业智能化转型,制造业向更深层次自动化迈进,工业机器人加快推广及普及。2019-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由15.31万台增长至31.6万台,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2万台,同比增长1.3%。2020-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由476.26亿元增长725.38亿元,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约为842.62亿元,同比增长1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达到541302台,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达276288台,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达到541302台,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达276288台,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快速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国外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主导,近年来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高价值专利成果持续有效输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高价值专利数量达28316件,占全球的比重为54.86%,支撑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是的国产化率大大提升。根据数据,2019-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由30%提升至52.5%。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国外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主导,近年来我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高价值专利成果持续有效输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高价值专利数量达28316件,占全球的比重为54.86%,支撑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是的国产化率大大提升。根据数据,2019-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由30%提升至52.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高价值专利产业转化能力偏低,企业全球竞争力不足。高价值专利产业化能力较弱,阻碍工业机器人专利优势向生产力和全球竞争力转化。我国高价值专利许可转让占比仅为14%,高价值专利相比普通专利而言有更高的市场、技术等优势,但14%的占比反映出高价值专利产业转化能力偏低的困境,高价值专利总量优势并未有效推进价值链攀升和市场竞争优势。相较于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发那科,瑞士ABB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占全球市场份额达58%;爱普生、欧地希、川崎、松下等公司也分别在全球占有超过4%的市场份额;而国内机器人企业在全球市占率不足10%,我国机器人企业缺乏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我国高价值专利产业转化能力偏低,企业全球竞争力不足。高价值专利产业化能力较弱,阻碍工业机器人专利优势向生产力和全球竞争力转化。我国高价值专利许可转让占比仅为14%,高价值专利相比普通专利而言有更高的市场、技术等优势,但14%的占比反映出高价值专利产业转化能力偏低的困境,高价值专利总量优势并未有效推进价值链攀升和市场竞争优势。相较于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发那科,瑞士ABB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占全球市场份额达58%;爱普生、欧地希、川崎、松下等公司也分别在全球占有超过4%的市场份额;而国内机器人企业在全球市占率不足10%,我国机器人企业缺乏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目前,我国将量子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投入巨资。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建立量子实验室和公司,产生对稀释制冷机的巨大采购需求。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直接带动了对高端科研仪器的采购。可见,我国稀释制冷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空分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我国空分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健扩张,为上游空分设备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增长动力。空分设备行业在传统领域需求支撑与新兴产业应用拓展等因素驱动下,市场规模迅速壮大,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当前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格局,杭氧股份稳居龙头。此外,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