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速溶茶行业:茶叶产量稳步提升提供稳定供应 健康理念盛行下迎发展机遇

一、行业发展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速溶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速溶茶又称“固态速溶茶”和“茶粉”,属于固态饮料类。根据GB/T18798 《固态速溶茶》,固态速溶茶又是以茶叶或茶鲜叶为原料,经水提(或采用茶鲜叶榨汁)、过滤、浓缩、干燥制成的粉状茶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固态速溶茶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量、食品加工助剂以及适量食品辅料(如麦芽糊精)来进行调味。该类产品是一种热水、冷水或冰水均可冲泡的茶制品,并具有方便快捷、既有茶的风味和功效、又便于和其他食品调配的特点。因此,固态速溶茶既可以直接作为固体饮料冲泡饮用,也可作为茶饮料、食品、药品等的原辅料。

我国速溶茶发展历程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十三五”以来,得益于上游茶叶的稳定供应、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以及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下,我国速溶茶产业的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速溶茶第一大生产国。

我国速溶茶发展历程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十三五”以来,得益于上游茶叶的稳定供应、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以及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下,我国速溶茶产业的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速溶茶第一大生产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速溶茶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深圳、江西、江苏等省市,年生产量超过2万吨,产值12~15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獭吨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胶囊茶语(北京)茶业有限公司、湖南未来可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柒日原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是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其中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公司等,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茶叶总产量稳步提升,给速溶茶提供了稳定供应

1、茶园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全球茶文化的发源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茶产业更是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在广大茶农和茶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种类丰富,产业布局辽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近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到2022 年,中国茶园⾯积已超 5000 万亩,茶叶产量已达 334.21 万吨。2023年我国茶园总面积达到5149.76万亩,同比增加154.36万亩,增幅为3.09%.;茶叶产量为 354.11 万吨,同比增长5.95%。这一趋势不仅为速溶茶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也增强了下游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到2022 年,中国茶园⾯积已超 5000 万亩,茶叶产量已达 334.21 万吨。2023年我国茶园总面积达到5149.76万亩,同比增加154.36万亩,增幅为3.09%.;茶叶产量为 354.11 万吨,同比增长5.95%。这一趋势不仅为速溶茶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也增强了下游市场的竞争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蜂,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蜂,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茶叶产量结构保持稳定,为固态速溶茶生产商提供明确原料选择方向

与此同时,近年我国茶叶产量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绿茶一直是第一大品类。而这种结构性稳定为固态速溶茶生产商提供了明确的原料选择方向,并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分类国家标准(GB/T!30766-2014)》将中国现代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龙茶)、黑茶、红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六大基本类茶叶产品中,产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绿茶、红茶、黑茶,其在全国茶叶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91%、14.71%、13.71%。

与此同时,近年我国茶叶产量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绿茶一直是第一大品类。而这种结构性稳定为固态速溶茶生产商提供了明确的原料选择方向,并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分类国家标准(GB/T!30766-2014)》将中国现代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龙茶)、黑茶、红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六大基本类茶叶产品中,产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绿茶、红茶、黑茶,其在全国茶叶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91%、14.71%、13.71%。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农⼩蜂,观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茶叶生产主要涵盖种植、加工两个环节。其中茶叶种植的成本主要包含土地、种苗、人工等,人工成本在茶园种植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但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等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茶叶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速溶茶企业发展。

二、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我国传统速溶茶加工技术已较成熟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茶饮料消费兴起,作为工业原料的速溶茶需求迅速提高。同时,伴随着萃取、干燥和封装等科技水平的提高,速溶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近20年来,新技术如低温萃取、膜分离、离心浓缩、香气回收、生物酶处理和UHT杀菌等在速溶茶生产中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这些技术改进了原料利用、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固态速溶茶中的苦涩味,提高了速溶茶茶粉的品质和口感,更易于在水中溶解和人体的吸收,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速溶茶生产新技术

技术 基本情况
先进萃取技术 如低温萃取设备、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装备等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 如微孔过滤、超过滤等分离膜装置以及速溶茶专用分离膜的应用;
新型浓缩技术 如离心薄膜蒸发器、反渗透膜(RO)或纳滤膜(NF)浓缩等装备的应用;
香气回收技术 如SCC 香气回收装置的应用;
生物酶技术 如单宁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的应用;
其他技术 如UHT(超高温瞬时杀菌)的应用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传统速溶茶加工技术已较成熟,市场构建了基于单罐静态提取、高速离心、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等技术为主的传统速溶茶加工技术体系和动态逆流提取、膜分离、膜浓缩、冷冻干燥等新技术为主的现代速溶茶加工技术体系。

三、健康理念盛行,我国速溶茶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多饮茶、饮好茶”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潮流,并带动了茶叶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茶类饮品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茶类行业人均消费客单持续上涨,用户价值进一步扩大,驱动茶行业消费规模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 ,2013-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增长了 106.57万吨、增幅约为 79.6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3%。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速溶茶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多饮茶、饮好茶”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潮流,并带动了茶叶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茶类饮品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茶类行业人均消费客单持续上涨,用户价值进一步扩大,驱动茶行业消费规模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 ,2013-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增长了 106.57万吨、增幅约为 79.6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3%。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速溶茶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Z世代更青睐于具有“便捷性”“高颜值”“无糖化”的茶类饮品。有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由659亿元增长至1498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1793亿元,同比增长19.7%。而速溶茶(尤其是固态速溶茶)茶则完全符合这一消费倾向:因为此类茶制品可以方便快捷地冲泡,其小包装(如条装、袋装等)便于携带,并且纯茶类速溶茶具有符合无糖健康的消费趋势。此外在消费者注重饮品“功能性”“健康性”的时代,固态速溶茶也凭借其茶多酚等天然成分,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固态速溶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6%。

与此同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Z世代更青睐于具有“便捷性”“高颜值”“无糖化”的茶类饮品。有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由659亿元增长至1498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1793亿元,同比增长19.7%。而速溶茶(尤其是固态速溶茶)茶则完全符合这一消费倾向:因为此类茶制品可以方便快捷地冲泡,其小包装(如条装、袋装等)便于携带,并且纯茶类速溶茶具有符合无糖健康的消费趋势。此外在消费者注重饮品“功能性”“健康性”的时代,固态速溶茶也凭借其茶多酚等天然成分,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固态速溶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总体来看,随着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日益盛行,以及对便捷、高效生活方式的追求,速溶茶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速溶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原料,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速溶茶行业将不断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应用领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