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速溶茶行业:茶叶产量稳步提升提供稳定供应 健康理念盛行下迎发展机遇

一、行业发展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速溶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速溶茶又称“固态速溶茶”和“茶粉”,属于固态饮料类。根据GB/T18798 《固态速溶茶》,固态速溶茶又是以茶叶或茶鲜叶为原料,经水提(或采用茶鲜叶榨汁)、过滤、浓缩、干燥制成的粉状茶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固态速溶茶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量、食品加工助剂以及适量食品辅料(如麦芽糊精)来进行调味。该类产品是一种热水、冷水或冰水均可冲泡的茶制品,并具有方便快捷、既有茶的风味和功效、又便于和其他食品调配的特点。因此,固态速溶茶既可以直接作为固体饮料冲泡饮用,也可作为茶饮料、食品、药品等的原辅料。

我国速溶茶发展历程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十三五”以来,得益于上游茶叶的稳定供应、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以及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下,我国速溶茶产业的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速溶茶第一大生产国。

我国速溶茶发展历程相对较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十三五”以来,得益于上游茶叶的稳定供应、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以及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下,我国速溶茶产业的得到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速溶茶第一大生产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速溶茶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深圳、江西、江苏等省市,年生产量超过2万吨,产值12~15亿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獭吨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胶囊茶语(北京)茶业有限公司、湖南未来可七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柒日原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是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其中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公司等,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茶叶总产量稳步提升,给速溶茶提供了稳定供应

1、茶园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持续增长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全球茶文化的发源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茶产业更是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在广大茶农和茶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叶种类丰富,产业布局辽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近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到2022 年,中国茶园⾯积已超 5000 万亩,茶叶产量已达 334.21 万吨。2023年我国茶园总面积达到5149.76万亩,同比增加154.36万亩,增幅为3.09%.;茶叶产量为 354.11 万吨,同比增长5.95%。这一趋势不仅为速溶茶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也增强了下游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以及茶叶产量持续增长。到2022 年,中国茶园⾯积已超 5000 万亩,茶叶产量已达 334.21 万吨。2023年我国茶园总面积达到5149.76万亩,同比增加154.36万亩,增幅为3.09%.;茶叶产量为 354.11 万吨,同比增长5.95%。这一趋势不仅为速溶茶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也增强了下游市场的竞争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蜂,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蜂,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茶叶产量结构保持稳定,为固态速溶茶生产商提供明确原料选择方向

与此同时,近年我国茶叶产量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绿茶一直是第一大品类。而这种结构性稳定为固态速溶茶生产商提供了明确的原料选择方向,并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分类国家标准(GB/T!30766-2014)》将中国现代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龙茶)、黑茶、红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六大基本类茶叶产品中,产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绿茶、红茶、黑茶,其在全国茶叶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91%、14.71%、13.71%。

与此同时,近年我国茶叶产量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绿茶一直是第一大品类。而这种结构性稳定为固态速溶茶生产商提供了明确的原料选择方向,并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分类国家标准(GB/T!30766-2014)》将中国现代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龙茶)、黑茶、红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在我国六大基本类茶叶产品中,产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绿茶、红茶、黑茶,其在全国茶叶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7.91%、14.71%、13.71%。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农⼩蜂,观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茶叶生产主要涵盖种植、加工两个环节。其中茶叶种植的成本主要包含土地、种苗、人工等,人工成本在茶园种植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但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等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茶叶成本与收益的平衡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速溶茶企业发展。

二、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我国传统速溶茶加工技术已较成熟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茶饮料消费兴起,作为工业原料的速溶茶需求迅速提高。同时,伴随着萃取、干燥和封装等科技水平的提高,速溶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近20年来,新技术如低温萃取、膜分离、离心浓缩、香气回收、生物酶处理和UHT杀菌等在速溶茶生产中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茶的品质和生产效率。这些技术改进了原料利用、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固态速溶茶中的苦涩味,提高了速溶茶茶粉的品质和口感,更易于在水中溶解和人体的吸收,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速溶茶生产新技术

技术 基本情况
先进萃取技术 如低温萃取设备、连续动态逆流提取装备等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 如微孔过滤、超过滤等分离膜装置以及速溶茶专用分离膜的应用;
新型浓缩技术 如离心薄膜蒸发器、反渗透膜(RO)或纳滤膜(NF)浓缩等装备的应用;
香气回收技术 如SCC 香气回收装置的应用;
生物酶技术 如单宁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的应用;
其他技术 如UHT(超高温瞬时杀菌)的应用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传统速溶茶加工技术已较成熟,市场构建了基于单罐静态提取、高速离心、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等技术为主的传统速溶茶加工技术体系和动态逆流提取、膜分离、膜浓缩、冷冻干燥等新技术为主的现代速溶茶加工技术体系。

三、健康理念盛行,我国速溶茶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多饮茶、饮好茶”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潮流,并带动了茶叶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茶类饮品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茶类行业人均消费客单持续上涨,用户价值进一步扩大,驱动茶行业消费规模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 ,2013-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增长了 106.57万吨、增幅约为 79.6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3%。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速溶茶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多饮茶、饮好茶”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潮流,并带动了茶叶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茶类饮品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茶类行业人均消费客单持续上涨,用户价值进一步扩大,驱动茶行业消费规模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 ,2013-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增长了 106.57万吨、增幅约为 79.6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03%。在上述背景下,我国速溶茶市场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Z世代更青睐于具有“便捷性”“高颜值”“无糖化”的茶类饮品。有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由659亿元增长至1498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1793亿元,同比增长19.7%。而速溶茶(尤其是固态速溶茶)茶则完全符合这一消费倾向:因为此类茶制品可以方便快捷地冲泡,其小包装(如条装、袋装等)便于携带,并且纯茶类速溶茶具有符合无糖健康的消费趋势。此外在消费者注重饮品“功能性”“健康性”的时代,固态速溶茶也凭借其茶多酚等天然成分,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固态速溶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6%。

与此同时,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Z世代更青睐于具有“便捷性”“高颜值”“无糖化”的茶类饮品。有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由659亿元增长至1498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1793亿元,同比增长19.7%。而速溶茶(尤其是固态速溶茶)茶则完全符合这一消费倾向:因为此类茶制品可以方便快捷地冲泡,其小包装(如条装、袋装等)便于携带,并且纯茶类速溶茶具有符合无糖健康的消费趋势。此外在消费者注重饮品“功能性”“健康性”的时代,固态速溶茶也凭借其茶多酚等天然成分,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固态速溶茶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6.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总体来看,随着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日益盛行,以及对便捷、高效生活方式的追求,速溶茶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速溶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原料,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速溶茶行业将不断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应用领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羊奶粉指的是用羊奶制作的奶粉,近年凭借易消化吸收、低致敏性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发展迅速升温。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由208亿元升至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预计到2029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将达318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2025年09月03日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城镇化率的提高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包装饮用水渗透率提升奠定经济基础。在物质基础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选择逐步从传统的自来水或直饮水转向购买便利性和性价比均较高的包装水。当前,包装饮用水刚需属性明显,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中小规格水为主流,大包装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电商及现代渠道迅速发展,渠道商推出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独特香气和均衡的脂肪酸组成,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食用油产量为5160万吨,其中花生油占比11.9%,仅次于大豆油(59.5%)、菜籽油(25.6%),位于第三。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整体下降。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881.9万吨,同比下降1.8%。到2023年由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量有所回升,约5160万吨,同比增长5.7%。2024年产量持续增长,超5200万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万物皆可藤椒味”!我国藤椒油已悄然成高增长赛道 幺麻子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藤椒油是重要的调味品品类之一,在消费者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川菜、火锅等细分消费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98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到202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39亿元。可见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