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刀具行业提质提量 产品逐渐向高端市场跃升 “出海”潜在成长空间值得关注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刀具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刀具细分种类繁多。按切削运动和刀刃形状,可以将刀具分为通用刀具、成形刀具和特殊刀具;根据刀具的结构,可分为焊接式刀具、整体式刀具、机夹式刀具;按照材料,可以分为硬质合金刀具、工具钢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材料刀具等。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刀具细分种类繁多。按切削运动和刀刃形状,可以将刀具分为通用刀具、成形刀具和特殊刀具;根据刀具的结构,可分为焊接式刀具、整体式刀具、机夹式刀具;按照材料,可以分为硬质合金刀具、工具钢刀具、陶瓷刀具和超硬材料刀具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硬质合金刀具占比最大

‌近年在下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刀具市场发展迅速,我国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38亿元,同比增长5.12%。

‌近年在下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刀具市场发展迅速,我国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38亿元,同比增长5.12%。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类型来看,目前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PCBN刀具、金刚石刀具是较为重要的类型。2023年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280.3亿元,占比52.1%;高速钢刀具105.6亿元,占比19.6%;陶瓷刀具50.5亿元,占比9.4%;PCBN刀具14.84亿元,占比2.8%;金刚石刀具34.92亿元,占比6.5%。这一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凭借其综合性能优,适用性广,成为了主流产品,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从细分类型来看,目前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PCBN刀具、金刚石刀具是较为重要的类型。2023年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280.3亿元,占比52.1%;高速钢刀具105.6亿元,占比19.6%;陶瓷刀具50.5亿元,占比9.4%;PCBN刀具14.84亿元,占比2.8%;金刚石刀具34.92亿元,占比6.5%。这一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刀具凭借其综合性能优,适用性广,成为了主流产品,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上主要刀具类型优缺点对比情况

刀具类型 优点 缺点 应用领域 使用寿命
硬质合金刀具 1、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即使在高温下,硬质合金的硬度基本保持不变,适用于高速切削和重切削‌;2、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硬度,适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 1、价格较高2、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低‌ 适用于高密度、高强度和高温度的加工环境,如矿山工程、汽车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 使用寿命较长,通常可以达到高速钢刀具的2倍以上
高速钢刀具 1、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强度,适用于加工难加工材料和高硬度材料‌2、相比其他刀具材料,高速钢刀具的价格较低,适用于常规加工任务‌;3、具有良好的锻造、热处理及磨削加工性能,易于制造和维护‌ 1、耐热性较差,切削速度较低,适用于低速加工‌;2、耐磨性较差,适用于低强度和高韧性的加工任务‌ 适用于加工低硬度合金、软质材料及带有冷却液的工件,适用于管材、薄壁构件、印刷机、木工机械和冲压模具等行业‌ 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陶瓷刀具 1、陶瓷刀具的刀片由硬质陶瓷材质制成,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热性。它在加工硬度很高、脆性大的材料时具有优势,如加工高硬度合金或陶瓷材料;2、陶瓷刀具的切削速度快;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加工氧化铝基和氮化硅基陶瓷材料‌ 1、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低,容易在冲击或间断切削时破损‌2、导热性较差,容易导致切削区域温度升高,影响加工质量‌3、价格较高,容易破损,适用范围相对狭窄‌ 适用于加工高硬度合金、陶瓷材料等脆性大的材料 使用寿命较长
PCBN刀具 1、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适用于加工硬材料;2、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比金刚石刀具高得多的热稳定性和导热性3、摩擦系数较低,适用于干式切削和低润滑切削‌ 1、抗弯强度较低,容易在冲击或间断切削时破损‌;2、相比其他刀具材料,PCBN刀具的价格较高‌ 适用于精加工淬火钢、硬铸铁等难切削材料,加工精度高,但不适合低速、冲击载荷大的粗加工‌ 使用寿命一般较长
金刚石刀具 1、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磨性和导热性;2、刚石刀具的切削刃可以磨得非常锋利,适用于精细加工和低粗糙度要求的任务‌ 1、价格昂贵;2、不适用于加工高硬度合金;‌3、热稳定性较差,不适合在高温下使用‌ 适用于加工玻璃、石英等高硬度且脆性较小的材料 使用寿命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刀具下游应用场景广泛,汽车产业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刀具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刀具是实现机床切削功能的核心部件,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其品质和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精度和效率,是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基础零件等工业“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工业化国家综合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战略性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模具、轨交、3C 等领域的各类型材料加工。

目前在我国刀具下游应用中,汽车产业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刀具下游应用中,传统汽车与摩托车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达到20.83%;就算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达到了6.64%。其次为通用机械和机床,占比分别为14.08%、12.39%。

目前在我国刀具下游应用中,汽车产业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刀具下游应用中,传统汽车与摩托车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达到20.83%;就算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达到了6.64%。其次为通用机械和机床,占比分别为14.08%、12.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刀具产品升级,产品和技术逐渐向高端市场跃升

切削加工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整个制造加工中的应用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刀具属于机械加工中的耗材,在生产中,刀具属于消耗品,制造业企业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费用采购刀具。因此刀具技术在汽车行业、模具行业、通用机械、工程机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等现代机械制造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刀具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更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据统计,高效先进刀具可明显提高加工效率,使生产成本降低 10%-15%。目前,各国将现代高效刀具视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共识,即认为“切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是生产力,不是消耗品”。

在此背景下,国内多家数控刀具企业都在应对高端化发展以及高端竞争加剧的变化趋势,株洲钻石、厦门金鹭、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刀具品牌企业,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纷纷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国产刀具提质提量,相关厂商正在加大投入,积极布局各类型硬质合金刀具。一方面,项目建成后,将丰富各大公司刀具产品种类,提高刀具产品产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技术升级,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助力公司刀具产品向中高端迈进。

刀具厂商扩产项目(部分)

相关公司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华锐精密

IPO: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建设项目

3000 万片硬质合金数控刀片、500 万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和 200 万支硬质合金整体刀具产能

可转债: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

50 万件精密数控刀体产品产能;140 万支高效钻削刀具产能

欧科亿

IPO:年产 4,000 万片高端数控刀片智造基地建设项目

实现年产数控刀片 4,000 万片,打造高端数控刀片智能制造基地

定增:数控刀具产业园项目

实现年产 1,000 吨高性能棒材、300 万支整体硬质合金刀具、20 万套数控刀具、500 万片金属陶瓷刀片及 10 吨金属陶瓷锯齿的生产能力

鼎泰高科

IPO:精密刀具类产品扩产项目

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可实现年产 18000 万只铣刀类产品、600 万只 PCB特刀类产品、180 万只数控刀具类产品的能力

沃尔德

惠州募投项目

整体硬质合金刀具方面,2023 年年产能约 200 万支,同时惠州募投项目继续加大生产设备投入,预计将增加产能约 100 万支。

厦门钨业

硬质合金切削工具扩产项目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具有年产整体刀具产品 200 万件、可转位刀片 3,000 万件、超硬刀具 170 万件的生产能力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应用越来越广,对刀片的需求迅速增长,头部国产刀具厂商也正在积极提出扩产计划。

国内数控刀片厂商产能预期

相关公司 产能预期
中钨高新 2023 年公司数控刀片产能整体在 1.2-1.3 亿片/年左右。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数控刀片产能希望达到 1.5-2 亿片/年。
欧科亿 公司数控刀片产能原有产能 7,000 万片/年,IPO 募投项目新建产能 4,000 万片/年,2023 年在 IPO 募投项目场地新增2,000 万片/年高端数控刀片产能扩建,主要是针对小零件加工精磨刀片、航空航天领域等高端刀具。公司数控刀片的理论产能达到 1.3 亿片/年,在此基础上还具备 20%左右的弹性空间。
华锐精密 公司 2022 年数控刀片产量 9334.85 万片/年,IPO 项目新增硬质合金数控刀片 3000 万片/年,金属陶瓷刀片 500 万片/年。
厦门钨业 2022 年厦门金鹭数控数控刀片拥有约 5000 万片/年的产能。切削工具产品在建扩产项目达产后,数控刀片产能预计达到6000 万片/年。2023 年公司发布特定对象募集项目,新增整体刀具 200 万件/年,数控刀片 3000 万件/年。
新锐股份 2022 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株洲韦凯年产高性能数控刀片 2000 万片项目备案。2023 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株洲韦凯年产高性能数控刀片 5000 万片项目备案。
沃尔德 2023 年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能约 1000 万片。“涂层硬质合金数控刀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涂层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及金属陶瓷数控刀片 2800 万片。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观研天下整理

五、欧美日韩企业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按照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市场策略等差异,目前国内刀具市场参与品牌分为三类,分别是欧美企业、日韩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其中欧美、日韩占据着高端市场,而本土刀具企业大多在中低端领域。

国内刀具市场参与品牌分为三类

类型 代表企业 相关情况
第一类 欧美刀具制造商 山特维克集团、IMC 集团、肯纳金属集团等 具有全球领导地位,技术实力雄厚,产品系列丰富,以开展切削加工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在高端应用市场,尤其是航空航天、军工领域,欧美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但该类企业存在价格昂贵、交货周期长的问题,国内用户以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为主。
第二类 日韩刀具品牌 日本三菱、泰珂洛、京瓷、韩国特固克等 在我国进口刀具中的占比较大。日韩企业的市场策略以经销渠道为主,在国内五金批发市场非常普遍,产品价格略贵于国产刀具。
第三类 本土刀具企业 株洲钻石等 主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价格优势,赢得较多中低端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国产替代空间仍较大。硬质合金刀具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期固定资产、研发投入量大。 数控刀具扩产项目单线投资额多在 1亿-2 亿元,仅设备投资额约占总投资额的 60%,设备资金投入加大,属于重资产公司。我国刀具精加工环节的磨床、涂层设备、刀具检测包装等许多生产设备仍需依赖从欧美日韩等国家进口。例如2021年华锐精密主要生产设备中,进口设备原值占总设备原值比例高达75%。

虽然近年我国刀具市场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与产能的不断扩张,国内供给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进口量呈现下降态势。但进口产品来看,比较相同商品编码产品,进口刀具价格远高于出口价格。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数据,2023年我国涂层刀片的进口平均价格约为出口平均价格的2.83倍,未涂层刀片为4.70倍,攻丝工具为7.72倍,铣刀为2.12倍‌。可见目前刀具市场仍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2023年主要产品进出口金额

品类 出口额 进口额
钻头 80.67亿元 10.41亿元
圆锯片 42.26亿元 /
刀片 27.95亿元 39.08亿元
互换工具 24.36亿元 4.25亿元
铣刀 20.02亿元 10.46亿元
攻丝工具 10.99亿元 9.04亿元
超硬孔加工刀具 6.17亿元 /
超硬互换工具 5.51亿元 2.34亿元
双金属带锯条 5.35亿元 /
镗铰刀 / 2.34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六、出口额不断增长,“出海”潜在成长空间值得关注

此外自2021年以来,我国刀具出口额不断增长。尤其是硬质合金刀片出口额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刀具出口额233.6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0.77%;硬质合金刀片的出口额为25.59亿元‌,同比增长约30%以上‌,与进口额(37.24亿元)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一数据也可见,目前海外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此外自2021年以来,我国刀具出口额不断增长。尤其是硬质合金刀片出口额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刀具出口额233.6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0.77%;硬质合金刀片的出口额为25.59亿元‌,同比增长约30%以上‌,与进口额(37.24亿元)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一数据也可见,目前海外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整理

“出海”潜在成长空间值得关注,头部企业重点加码布局。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1年全球数控刀具市场空间约380亿美元,按照21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6.45换算为2451.57亿元人民币,约为中国477亿元人民币市场的5倍以上,潜在成长空间巨大。

目前国内株洲钻石、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头部企业正积极加码海外市场布局。其中株洲钻石布局海外市场时间最早,到2022年海外销售规模已达到近5亿元,2023年实现出口销售超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华锐精密、欧科亿由于之前产能有限,精力更多放在国内市场,目前伴随IPO产能逐步投放,也开始加码海外市场的布局,近年海外市场收入高增长。

目前国内株洲钻石、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头部企业正积极加码海外市场布局。其中株洲钻石布局海外市场时间最早,到2022年海外销售规模已达到近5亿元,2023年实现出口销售超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华锐精密、欧科亿由于之前产能有限,精力更多放在国内市场,目前伴随IPO产能逐步投放,也开始加码海外市场的布局,近年海外市场收入高增长。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总体来看,海外刀具市场空间巨大,是国内企业中长期维度重点发展方向。但是海外市场的开拓需要结合品牌影响力、渠道开拓等多方面因素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海外市场开拓进展不及预期将对刀具企业中长期成长空间造成影响。(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目前,我国将量子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投入巨资。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建立量子实验室和公司,产生对稀释制冷机的巨大采购需求。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直接带动了对高端科研仪器的采购。可见,我国稀释制冷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空分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我国空分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我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健扩张,为上游空分设备行业提供了持续的增长动力。空分设备行业在传统领域需求支撑与新兴产业应用拓展等因素驱动下,市场规模迅速壮大,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当前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格局,杭氧股份稳居龙头。此外,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