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调味酱产销量稳定增长 行业区域化、单品天花板特征显著 市场整体高度分散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目前国内调味酱市场以辣椒酱为主,产量和需求量分别占比37.6%、42.0%。随着消费者对餐饮口味需求逐渐多样化以及调味酱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国内调味酱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已超900亿元。由于各地口味有所差异,调味酱行业区域化、单品天花板特征显著。从竞争情况看,伴随调味酱行业向好,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整体市场高度分散。

我国调味酱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其中辣椒酱市场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调味酱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调味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等食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液体或半固体状,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

调味酱作为日常烹饪的必需品,其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表现出高度稳定性。2015-2023年,我国调味酱产量由361.49万吨增长至444.38万吨,我国调味酱需求量由225万吨增长至313.3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调味酱主要分为酱油、食醋、豆瓣酱、西红柿酱、蚝油、咖喱等。目前国内调味酱市场以辣椒酱为主。从产量看,2022年我国辣椒酱产量占调味酱总产量的比重为37.6%;从需求量看,2022年我国辣椒酱需求量占调味酱总需求量的比重为42.0%。

调味酱主要分为酱油、食醋、豆瓣酱、西红柿酱、蚝油、咖喱等。目前国内调味酱市场以辣椒酱为主。从产量看,2022年我国辣椒酱产量占调味酱总产量的比重为37.6%;从需求量看,2022年我国辣椒酱需求量占调味酱总需求量的比重为4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调味酱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区域化、单品天花板特征显著

随着经济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对餐饮口味需求逐渐多样化,带动了调味酱市场扩大。同时健康饮食潮流驱动调味酱市场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调味酱企业随之不断推出纯天然、无添加产品,推动市场进一步扩容。

根据数据,2022 年我国调味酱市场规模达到 868.68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96%;2023年我国调味酱市场规模达到912.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

根据数据,2022 年我国调味酱市场规模达到 868.68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4.96%;2023年我国调味酱市场规模达到912.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各地口味有所差异,我国调味酱行业区域化特征显著:华中地区以剁椒酱(湖南、湖北)、香菇酱(河南)、豆豉酱为主;华南以广式叉烧酱、海鲜酱、XO 酱以及沙茶酱为主;西南较为流行贵州油辣椒、风味豆豉、四川香辣酱、豆瓣酱等;华北地区黄豆酱、甜面酱及芝麻酱较为主流。

我国调味酱行业区域化特征

地区 调味酱特征
东北地区 熟豆酱
华北地区 黄豆酱、甜面酱、芝麻酱
华东地区 豆瓣酱、海鲜酱、沙茶酱
华中地区 剁椒酱、香菇酱、豆豉酱等
华南地区 广式叉烧酱、海鲜酱、XO 酱、沙茶酱
西南地区 贵州油辣椒、风味豆豉酱、四川香辣酱、豆瓣酱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受口味的地域性限制,调味酱存在单品天花板现象:老干妈作为细分品类的超级大单品,2022 年收入规模逾 50 亿;海天黄豆酱的收入规模在 10-15 亿区间,仲景香菇酱作为品类开创者,2022 年实现销售收入 3.24 亿元。

同时,受口味的地域性限制,调味酱存在单品天花板现象:老干妈作为细分品类的超级大单品,2022 年收入规模逾 50 亿;海天黄豆酱的收入规模在 10-15 亿区间,仲景香菇酱作为品类开创者,2022 年实现销售收入 3.24 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调味酱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整体市场高度分散

调味酱的研发、生产工艺以及配方对产品口感、香味、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优秀的配方能使企业产品更具竞争优势。目前海天味业、老干妈、李锦记等龙头企业处于市场领先位置,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调味酱行业第一梯队代表公司为海天味业,其调味酱产品品类全面,总营收规模超过250亿元;第二梯队代表企业包括中炬高新、李锦记和老干妈等,总营收在30-150亿元之间;第三梯队代表企业包括加加食品、东古、虎邦等其他中小型调味酱生产公司。此外,部分新兴调味酱品牌也在不断涌现,通过创新产品和市场营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调味酱行业第一梯队代表公司为海天味业,其调味酱产品品类全面,总营收规模超过250亿元;第二梯队代表企业包括中炬高新、李锦记和老干妈等,总营收在30-150亿元之间;第三梯队代表企业包括加加食品、东古、虎邦等其他中小型调味酱生产公司。此外,部分新兴调味酱品牌也在不断涌现,通过创新产品和市场营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调味酱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高度分散。海天味业、仲景食品等调味酱行业内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生产能力,优势突出,但由于竞争者众多,其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数据,2022年海天味业市场占有率仅为6%左右。

调味酱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高度分散。海天味业、仲景食品等调味酱行业内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生产能力,优势突出,但由于竞争者众多,其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数据,2022年海天味业市场占有率仅为6%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