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农机进入快速发展期 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下前景广阔 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中国农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品趋向智能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农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农机即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

我国农机主要机种分类

农机大类

农机小类

具体细分

耕整地机械

耕地机械

犁,旋耕机,深松机,开沟机,机耕船

整地机械

圆盘耙,钉齿耙、弹齿耙,联合整地机

种植施肥机械

种植机械

玉米播种机,水稻直播机,花生播种机,条播机,穴播机

栽植机械

水稻插秧机,甘蔗种植机,薯类种植机

其他

育苗机械,施肥机械,地膜机械,食用菌生产机械

田间管理机械

中耕机械

中耕机,培土机,除草机,田园管理机

修剪机械

修剪机,割草机,绿篱机

植保机械

喷雾器,喷雾剂,杀虫灯,烟雾机

收获机械

收割机械

谷物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棉花收获机械、薯类收获机械、甘蔗收获机械

联合收割机械

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甜菜联合收获机、花生联合收获机

收获后处理机械

脱粒机械

玉米脱粒机,稻麦脱粒机,花生摘果机

干燥机械

粮食烘干机,种子烘干机,果蔬烘干机

其他

种子加工机械,清洗机械,仓储机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美国从 1910 年开始成批生产拖拉机,历时 30 年完成农业机械化。英国,法国,日本分别从 1931 年/1930 年/1950 年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时间远超于我国。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情况

国家 机械化开始时间 基本实现机械化时间 历时(年)
美国 1910 1940 30
英国 1931 1948 17
法国 1930 1955 25
日本 1950 1967 17
原西德 1935 1953 1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上看,建国初期,在一五时期的 156 个项目中,就有洛阳第一拖拉机厂,该厂 1955 年动工,1958 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东方红-54 型履带式拖拉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营规模变小,大型农机派不上用场,我国开始进入小型农机为主的发展过程。目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率的不断攀升,我国逐步进入农机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水稻插秧机器人,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等智能化农机产品悉数进入市场。

我国农机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时间 发展情况
起步阶段 1949-1978年 1955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破土动工。1958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和牵引式联合收割机。随后,建成拖拉机制造厂近20座,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建成了功能齐全的一整套农机体系。
小型农机阶段 1979-1999年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主要发展小型农机。80年代初,第一台三轮农用运输车诞生。80年代中后期,民营资本开始投向小型农机产品。1999年,机动车产品的社会保有量超过了1500万台。
大型农机阶段 2000-2019年 2000年前后,中原秸秆还田作业的推进,大型拖拉机持续旺销。2008年前后,国内外企业的全喂入履带联合收割机基本上取代了半喂入机型。201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04亿千瓦,比1949年 增长1.24万倍。
重型智能农机阶段 2020年至今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重型农机的概念。2023年5月,无人驾驶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器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黑科技”设备悉数登场。2023年11月,5G无人驾驶收割机、新能源智能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器人正在忙碌作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 11.39 亿千瓦,比起 2000 年提升了接近一倍。从机械化水平来看,我国目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 70%以上,其中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连续多年维持在 95%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我国农机市场前景广阔

推动全球农机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粮食需求的增加、各国对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农业机械受益于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市场前景广阔。

2018-2023 年我国农机市场规模由4286 亿元增长至5857 亿元,预计 2024 年我国农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 6100 亿元,CAGR 为 6.06%,高于全球农机市场规模的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行业政策支持

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多项政策支持我国农机市场的发展。2024 年 3 月国务院下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阶段,扎实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我国农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4.04 《2024-2026年农机购置 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 国务院 规范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益,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03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国务院 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阶段,扎实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2023.06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 2023-2030年)》 国家发改委 实现科技装备水平提升。设施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技术集成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型设施结构、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装备应用取得明显进展,高端专用品种进口替代取得明显成效,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0%和60%,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3.02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 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责任。
2023.02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国务院 健全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快推进品种、栽培、装备集成配套。加大对智能、高端、安全农机装备的支持力度,突出优机优补、奖优罚劣,支持探索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机械装备与养殖工艺融合,提升畜牧水产养殖主要品种、重点环节、规模养殖场以及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推动绿色环保农机应用。加强机耕道、场库棚、烘干机塔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农机服务新模式。
2022.06 《2022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农业农村部 开展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开展常态化作业信息化监测,优化补贴兑付方式,把作业量作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分步兑付的前置条件,为全面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夯实基础。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推进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支持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2022.04 《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中央网信办 加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 “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利用专项支持适应于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种植机械等一批农机装备。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推进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加快国家农机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工作。搭建科技特派员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能。
2022.03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 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改造,支持在大中型农机加装导航定位作业监测、自动驾驶等终端,发展耕整地、播种、施|肥、灌溉、植保收获、初加工等环节的农机精准作业,开展主要作物无人化农场作业试点。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广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促进农机共享共用,提升农机服务效率。加快农机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农机鉴定、农机监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助核定等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国家财政补贴

2004 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推动了农机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 2004 年的 0.7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237.5 亿元,增长速度惊人。进入 2015 年,国家对农机购置的财政补贴力度开始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关注。2024 年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补贴力度达到 246 亿元,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2004 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推动了农机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 2004 年的 0.7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237.5 亿元,增长速度惊人。进入 2015 年,国家对农机购置的财政补贴力度开始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关注。2024 年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补贴力度达到 246 亿元,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农机市场欧美日企业主导,我国农机行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农机市场主要由欧美日企业主导。根据数据,2021 年全球农机市场中约翰·迪尔占比25.3%、凯斯纽荷兰占比12.9%、久保田占比11.7%,CR3 接近 50%,市场集中度较高。

全球农机市场主要由欧美日企业主导。根据数据,2021 年全球农机市场中约翰·迪尔占比25.3%、凯斯纽荷兰占比12.9%、久保田占比11.7%,CR3 接近 50%,市场集中度较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相比之下,我国农机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由于国内农机市场参与者众多且大规模企业数量较少。根据数据,2023年国内农机市场CR3 约为 15.42%,其中潍柴雷沃、一拖股份、沃得农机分别占比 6.05%、4.75%、4.62%。相比全球市场,国内农机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比之下,我国农机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由于国内农机市场参与者众多且大规模企业数量较少。根据数据,2023年国内农机市场CR3 约为 15.42%,其中潍柴雷沃、一拖股份、沃得农机分别占比 6.05%、4.75%、4.62%。相比全球市场,国内农机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