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需求推动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扩容 产品抽检合格率大幅提升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可以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等。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其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可以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生物农药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政策驱动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一方面,化学农药的大量应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因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随着化学农药减量政策落地实施,我国农药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化学农药施用总量进一步减少。生物农药可以替代化学农药使用,在此背景下,其迎来广阔替代空间。

我国“化学农药减量”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5年2月 农业部 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重点推行绿色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2022年1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 通过实施“两增两减”行动,力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统一组织实施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5亿亩次、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增加1亿亩、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统防统治区病虫危害损失率减少1个百分点、多挽回产量损失20亿—30亿斤,全国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个百分点、减量2500吨。
2022年11月 农业农村部 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 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农药使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5%;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0%。
2022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
2024年3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24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 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关于推进实施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管理措施的通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等利好政策相继发布,为生物农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推动行业发展。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9月 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 关于推进实施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管理措施的通知 加快生物农药、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审批进程,促进农药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2021年3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推广绿色投入品,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叶面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推广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
2021年4月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 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意见 推广绿色投入品,重点推广有机和微生物肥料、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兽药渔药和生物农药等绿色投入品,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积极稳妥推进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加快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因地制宜集成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1年12月 农业农村部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聚焦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推广应用缓释肥、水溶肥和高效低风险生物农药,优化施肥用药模式,推行定额施肥,集成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调整优化农药产品结构,鼓励农药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加快研发推广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
2022年1月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药产业发展各环节,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研发登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针对中西部生态要求和产业现状,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和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逐步淘汰退出抗性强、药效差、风险高的老旧农药品种和剂型,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
2022年10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将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产品开发、生产: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农用抗生素、生物刺激素、昆虫信息素、天敌昆虫、微生物除草剂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鼓励和引导外国投资者投资。
2022年11月 市场监管总局 中央网信办等18部门 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 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广应用缓释肥、有机肥和高效低风险农药。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米面油等大宗粮油产品和蔬菜、果品、木本油料质量保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市场需求带动

一方面,农业是生物农药下游主要需求领域,其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农作物种植。近年来,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长,由2018年的165902.38千公顷增长至2022年的169990.92千公顷,这利好生物农药市场需求增长。

一方面,农业是生物农药下游主要需求领域,其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农作物种植。近年来,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长,由2018年的165902.38千公顷增长至2022年的169990.92千公顷,这利好生物农药市场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有机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但会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日益关注,有机农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推动有机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为生物农药行业带来更多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21万公顷,同比增长52.54%。

另一方面,有机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但会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日益关注,有机农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推动有机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为生物农药行业带来更多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21万公顷,同比增长52.5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

1.生物农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在政策驱动、市场需求带动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向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8年的60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50.3亿元,年均复合增率达到28.51%。同时,数据还显示,2018年-2022年期间,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增长率始终高于全球水平,是全球生物农药行业主要增长市场之一。未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预计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容,到2017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30.9亿元,2022年-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率将达到17.1%。

在政策驱动、市场需求带动等因素影响下,近年来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发展向好,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8年的60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50.3亿元,年均复合增率达到28.51%。同时,数据还显示,2018年-2022年期间,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增长率始终高于全球水平,是全球生物农药行业主要增长市场之一。未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预计我国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容,到2017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30.9亿元,2022年-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率将达到17.1%。

数据来源: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生物农药产品抽检合格率大幅提升

2015年我国生物农药抽检样品合格率仅有21.6%,产品质量普遍较差。但随着生物农药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评价标准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我国生物农药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2022年其抽检合格率已达到91.9%。生物农药产品质量提升有助于增强下游行业对该产品的认可和信任,带动其渗透率提升,利好行业发展。

2015年我国生物农药抽检样品合格率仅有21.6%,产品质量普遍较差。但随着生物农药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评价标准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我国生物农药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2022年其抽检合格率已达到91.9%。生物农药产品质量提升有助于增强下游行业对该产品的认可和信任,带动其渗透率提升,利好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热熔胶市场“量额齐升”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劲的新动能

我国热熔胶市场“量额齐升”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强劲的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热熔胶行业带来了强劲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12.21GW,同比增长107.07%。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100GW,已达到2019年规模(204.2GW)的5倍以上。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塑料助剂产品结构多元化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我国塑料助剂产品结构多元化 再生塑料正逐渐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近年来,在塑料产业稳健发展和改性化率持续提升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塑料助剂消费量不断提升。当前,行业已形成以增塑剂为主导的多元产品格局,同时再生塑料的兴起正成为新的增长点。然而,国内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存在进口依赖。未来,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无毒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电镀液行业:下游快速发展+政策利好助推市场不断扩大 铜电镀液仍为主流

我国电镀液行业:下游快速发展+政策利好助推市场不断扩大 铜电镀液仍为主流

近年来我国电镀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镀液市场规模为37.79亿元,同比增长9.16%。预计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为46.11亿元,同比增长10.79%。而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与政策利好两大方面推动

2025年08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