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电池等下游市场高度景气带动聚偏氟乙烯产能快速扩张 供需结构出现逆转

1.聚偏氟乙烯图解及产业链概述

聚偏氟乙烯(PVDF)又称聚偏二氟乙烯,是一种高度非反应性热塑性含氟聚合物,主要由偏氟乙烯(VDF)单体聚合而成。它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机械强度高、电击穿强度大等多种优良特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偏氟乙烯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从产业链看,聚偏氟乙烯上游包括氢氟酸、乙炔、偏二氯乙烯(VDC)、液氯等原材料;中游为聚偏氟乙烯生产,其生产方法通常有乙炔路线和VDC路线两种;下游为应用领域,聚偏氟乙烯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光伏背板、注塑、水处理膜、涂料等领域。

从产业链看,聚偏氟乙烯上游包括氢氟酸、乙炔、偏二氯乙烯(VDC)、液氯等原材料;中游为聚偏氟乙烯生产,其生产方法通常有乙炔路线和VDC路线两种;下游为应用领域,聚偏氟乙烯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光伏背板、注塑、水处理膜、涂料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锂电池等下游市场高度景气,聚偏氟乙烯产能迎来大幅扩张

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蓬勃发展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887.4GWh,同比增长34.29%,对聚偏氟乙烯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快速上升,由2017年的129.4GW增长至2023年的609.5GW,对光伏背板的需求量也在上升,进而为聚偏氟乙烯市场带来更多需求。

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蓬勃发展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887.4GWh,同比增长34.29%,对聚偏氟乙烯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快速上升,由2017年的129.4GW增长至2023年的609.5GW,对光伏背板的需求量也在上升,进而为聚偏氟乙烯市场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在锂离子电池、光伏背板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聚偏氟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能扩产,带动其产能大幅扩张。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能上升至19.7万吨,同比增长56.97%。

近年来,在锂离子电池、光伏背板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下,我国聚偏氟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能扩产,带动其产能大幅扩张。数据显示,2023年其产能上升至19.7万吨,同比增长56.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 聚偏氟乙烯市场供需结构出现逆转,锂电级聚偏氟乙烯价格一路下行

同时,随着聚偏氟乙烯产能扩张,其产量也在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约10.9万吨,同比增长约37.97%。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聚偏氟乙烯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需结构于2023年出现逆转,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同时其供应端竞争压力加大,锂电级聚偏氟乙烯价格更是一路下跌。据百川盈孚数据统计,2022年6月锂电级聚偏氟乙烯价格最高涨至60万元(吨价,下同),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其价格快速回落,之后一路下行,2024年年初跌至7.75万元,至6月底进一步跌至6万元。当前,我国聚偏氟乙烯市场还在继续扩能,据不完全统计,预计到2025年其产能或将超过30万吨,届时其供需矛盾或将进一步凸显。

同时,随着聚偏氟乙烯产能扩张,其产量也在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约10.9万吨,同比增长约37.97%。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聚偏氟乙烯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需结构于2023年出现逆转,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同时其供应端竞争压力加大,锂电级聚偏氟乙烯价格更是一路下跌。据百川盈孚数据统计,2022年6月锂电级聚偏氟乙烯价格最高涨至60万元(吨价,下同),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其价格快速回落,之后一路下行,2024年年初跌至7.75万元,至6月底进一步跌至6万元。当前,我国聚偏氟乙烯市场还在继续扩能,据不完全统计,预计到2025年其产能或将超过30万吨,届时其供需矛盾或将进一步凸显。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2024年我国部分聚偏氟乙烯企业扩能计划

企业简称 新增产能(吨) 预计投产时间
理文化工 10000 2024年
华谊三爱 16000 2024年
华夏神舟 30000 2024年
泰兴梅兰 15000 2024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聚偏氟乙烯产能集中度高,华夏神舟2022年占比领先

由于聚偏氟乙烯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环保、资金和客户等壁垒,使得其进入门槛高,生产企业数量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聚偏氟乙烯生产企业数量仅有13家。按照企业性质不同,其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类是以阿科玛、苏威、吴羽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其入局时间早,主要布局锂电池用聚偏氟乙烯;第二类是以巨化股份、中化蓝天和华夏神舟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产品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明显,研发水平较高。

由于聚偏氟乙烯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环保、资金和客户等壁垒,使得其进入门槛高,生产企业数量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聚偏氟乙烯生产企业数量仅有13家。按照企业性质不同,其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类是以阿科玛、苏威、吴羽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其入局时间早,主要布局锂电池用聚偏氟乙烯;第二类是以巨化股份、中化蓝天和华夏神舟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产品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明显,研发水平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聚偏氟乙烯行业参与者情况

分类 代表企业 竞争优势
外资企业 阿科玛、苏威、吴羽等 入局时间较早,技术相对成熟,主要布局锂电级聚偏氟乙烯等。
本土企业 巨化股份、中化蓝天、华夏神舟等 产品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明显,研发水平较高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聚偏氟乙烯产能集中度相对较高,2022年前六大生产企业合计产能占比接近70%。由于聚偏氟乙烯行业还处在扩能期,目前其市场竞争格局并不稳定。从2022年的数据看,华夏神舟的聚偏氟乙烯产能位居市场首位,占比19.92%;其次是湖北孚诺林和阿科玛,分别占比12.35%和11.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硫脲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成全球最主要生产基地 行业将向绿色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硫脲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成全球最主要生产基地 行业将向绿色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硫脲生产基地,其产量约占全球硫脲产量的 85%以上,生产厂商包括益丰新材、红星发展、信科环化、宏凯化工、浩一环保等。其中益丰新材是行业内规模领先硫脲生产商。据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硫脲市场规模约8.51亿元。其中益丰新材在全球硫脲市场占有率约为 26.40%,排名第一。这一数据表明,当前在国

2025年06月24日
聚羧酸减水剂已成混凝土外加剂主力品种 行业终端需求低迷下市场呈减量态势

聚羧酸减水剂已成混凝土外加剂主力品种 行业终端需求低迷下市场呈减量态势

我国减水剂行业自发展以来,经历了从“普通减水剂”到“高效减水剂”再到“高性能减水剂”的发展历程。其中,高性能减水剂主要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主。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聚羧酸减水剂在减水剂中的产量占比已达 84%,在各类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占比达到 57%。这一数据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不仅是减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