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但国产化率逐渐上升

1.细胞培养基产业链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细胞培养基是细胞试剂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产品,其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从产业链看,细胞培养基上游原材料包括包括氨基酸、糖类、脂类、无机盐、血清以及维生素等原材料;中游为细胞培养基生产,根据培养基所含组分差异,其可分为含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等;下游为应用领域,细胞培养基主要应用于生物制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在生物制药中,其可以用于疫苗、蛋白抗体、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等生物医药生产;在科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为药物研究开发,例如新药筛选、疫苗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细胞培养基是细胞试剂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产品,其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从产业链看,细胞培养基上游原材料包括包括氨基酸、糖类、脂类、无机盐、血清以及维生素等原材料;中游为细胞培养基生产,根据培养基所含组分差异,其可分为含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等;下游为应用领域,细胞培养基主要应用于生物制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在生物制药中,其可以用于疫苗、蛋白抗体、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等生物医药生产;在科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为药物研究开发,例如新药筛选、疫苗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细胞培养基分类情况

分类 概述 优点
含血清培养基 含10%-20%胎牛血清 血清包含多种生长因子和激素,可以刺激细胞生长和发挥功能。
低血清培养基 含1%-5%胎牛血清 减少了血清等动物来源成份对生物制品安全性的影响。
无血清培养基 也被称为“确定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物质精确可知 营养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批间差异小,同时成分确定有利于下游分离纯化等优势。
无蛋白培养基 不含蛋白质,含有来自植物水解产物的不确定肽 组分相对稳定,纯化成本较低等。
化学成分确定培养基 仅含有重组蛋白/激素 目前最安全的,最为理想的培养基,成分确定,针对特定细胞进行成分优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生物制药行业快速发展推动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生物制药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2185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5653亿元,增速始终保持在15%以上。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环节中非常关键的原材料之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为细胞培养基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推动细胞培养基市场持续放量。

生物制药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2185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5653亿元,增速始终保持在15%以上。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环节中非常关键的原材料之一。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为细胞培养基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推动细胞培养基市场持续放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下游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带动下,近年来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2022年达到31.52亿元,同比增长19.67%。从细分市场来看,无血清培养基凭借着营养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批间差异小,同时成分确定有利于下游分离纯化等优势,已经成为细胞培养基市场第一大产品,2022年市场规模占比超过65%。

在下游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带动下,近年来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2022年达到31.52亿元,同比增长19.67%。从细分市场来看,无血清培养基凭借着营养物质含量相对丰富、批间差异小,同时成分确定有利于下游分离纯化等优势,已经成为细胞培养基市场第一大产品,2022年市场规模占比超过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细胞培养基市场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国产化率逐渐提升

由于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和客户等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也使得其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高,2021年CR5超过80%。同时,相较于海外,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其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赛默飞、思凡拓、默克、丹纳赫等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前景广阔。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赛默飞是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领军企业,2021年市场份额达到36.7%;其次是思凡拓,占比15.7%;本土企业澳斯康于2021年市场份额超过默克,在细胞培养基市场中排名第三,达到12.3%。

由于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和客户等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也使得其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高,2021年CR5超过80%。同时,相较于海外,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其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赛默飞、思凡拓、默克、丹纳赫等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前景广阔。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赛默飞是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领军企业,2021年市场份额达到36.7%;其次是思凡拓,占比15.7%;本土企业澳斯康于2021年市场份额超过默克,在细胞培养基市场中排名第三,达到12.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细胞培养基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其国产化率持续上升,由2017年的19.2%上升至2022年的33.7%。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本土企业澳斯康、奥浦迈等逐渐崛起,不断提升自身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优化和升级细胞培养基配方和产品性能,利好推动细胞培养基国产替代;另一方面,进口细胞培养基价格相对较高,随着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陆续推行,细胞培养基下游客户压缩成本意愿愈发强烈,带来更多国产替代需求,也会促使下游部分企业投资本土细胞培养基企业,助力其研发、创新和生产。如2021年2月泰格医药投资细胞培养基CDMO企业百因诺生物等。未来,随着本土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预计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细胞培养基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其国产化率持续上升,由2017年的19.2%上升至2022年的33.7%。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本土企业澳斯康、奥浦迈等逐渐崛起,不断提升自身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优化和升级细胞培养基配方和产品性能,利好推动细胞培养基国产替代;另一方面,进口细胞培养基价格相对较高,随着集采、医保谈判等政策陆续推行,细胞培养基下游客户压缩成本意愿愈发强烈,带来更多国产替代需求,也会促使下游部分企业投资本土细胞培养基企业,助力其研发、创新和生产。如2021年2月泰格医药投资细胞培养基CDMO企业百因诺生物等。未来,随着本土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细胞培养基国产化率预计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