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打印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打印机是一种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的输出设备。打印机按数据传输方式分,可分为串行打印机和并行打印机两类;按照工作原理分,可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按工作方式分,可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按用途分,可分为办公和事务通用打印机、商用打印机、专用打印机、家用打印机和便携式打印机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打印机最早出现在1968年,日本OKI公司推出了名为OKIWiredot的针式打印机,但当时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没有推广进入市场。直到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总体来看,自发展以来,全球打印机技术历经了从针式到喷墨、激光再到多功能和照片打印的演变。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打印机不仅限于传统的打印功能,还集成了扫描、复印等多功能操作,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方面,目前我国打印机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器件、工程塑料等原材料,以及打印头、传动机构、电路板、控制器等零部件;中游为喷墨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各类打印机制造;下游则为销售渠道以及最终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需求量减少,2023年出货量同比下降12.5%
目前打印机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国虽然发展较晚,但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我国早已成为全球打印机产品的重要消费市场。2023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采购需求不高,家用需求也不及预期影响,我国打印机全年出货量为1747万台,同比下降12.5%,整体市场略有收紧。
数据来源:IDC,观研天下整理
2、3D打印等新型打印技术有望带来新增长点,但新增需求相对有限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应用正在加速融入打印设备、打印场景当中,以云打印、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智能打印机成为新的市场热点,3D打印等新型打印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为打印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以3D打印为例,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3D打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2年已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52.42%。3D打印设备产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278.9万台,增长36.2%。但目前我国3D打印行业渗透率仍然较低,不足1%,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未来,随着3D打印行业渗透率提高和应用领域拓展,其市场规模或将持续扩大,从而也将给打印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数据来源:IDC,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数字教育和移动办公的普及,又为云打印、家庭教育、居家办公等新型打印场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用户需求的变化也为打印机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推动下,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随着打印机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打印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用户对打印机信息安全的管控越来越重视,这既是对打印机厂商技术能力的考验,也是推动打印机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契机。
但值得主要的是,估计新增需求相对有限。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已配备了必要的打印设备或是在配置打印机等设备时采取限额措施,导致市场的新增需求相对有限。如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对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均有明文规定,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在配置打印机等设备时,数量上限按单位编制内实有人数百分比实施。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打印需求被电子文档、云存储所替代。例如电子邮件、在线会议和云存储服务减少了人们对纸质文档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打印机的销量。2022年,金山WPS云端文档数量已经突破1,500亿,存储空间超过270PB。远程办公用户的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12月,视频或电话会议的使用率为22.8%,在线文档协作编辑为21.2%,在线任务管理或流程审批为11.6%,企业云盘为9.4%。
三、行业竞争情况
1、外国大牌占主流格局已经延续多年
打印机行业为全球垄断性行业,属于蓝海市场,是护城河较宽、专利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也是技术专利最多且密集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至今全球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且有制造能力的厂商不超过十家,且主要为美日企业。
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国内打印机市场,外国大牌占主流的格局已经延续多年。其中佳能、惠普和EPSON三大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合计已接近70%。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2、国产品牌正在迎头赶超
虽然现阶段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依然掌握着打印机核心技术。但近年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除了通过买技术、收购海外业务等方式提升自研能力以外,也有另辟蹊径,通过垂直打印市场自研相关技术的案例。比如热敏打印机芯,在21世纪初,热敏机芯市场主要是欧日韩的品牌,而热敏机芯用量最大的收款POS设备也被进口品牌主导,如veryphone、ingenico、bluebird和hypercom等。
目前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已经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其中作为领头羊,奔图电子以自主开发打印机主控SoC芯片、LSU等核心部件为突破,并实现了量产与销售。通过自主研发持续获得成本和供应链可控的竞争优势。
汉印研发出的首款用于票据领域的热敏打印机芯产品,在关键技术上打破了国外专利封锁,并快速实现了产业化发展。目前其已经全面掌握了从机芯到整机、从工业到商用再到民用、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打印到三维打印、从传统打印到智能打印的研发技术储备和应用,不断填补着国内相关打印技术的空白。
在3D打印领域,汉印推出的SJF-P380创新性地将先进的单溶液成型技术融入其中,并结合闭环温度控制和墨滴检测技术,实现高效、高精度的3D打印。该颠覆性产品,引来了海内外众多业内人士、媒体以及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关注。
SJF(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选择性喷射熔融)是基于高分子粉末床、添加光敏、热敏引发剂促进局部烧结粉末,逐层制造零件的新兴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制造出具有较高刚性的零件,能达到传统制造中模具成型的要求。并且由于其加工方式是逐层堆叠,因此在生产效率上也相对较高。特别是SJF技术在制造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能够实现最大化的设计自由度,并有效减少材料浪费,缩短生产周期。因此,SJF技术有可能成为未来3D打印工业化的主流技术路线。
作为最早入局电子面单打印机赛道的中国企业,汉印早已与各大物流企业相继展开了深入的战略合作。截至目前,汉印已累计向顺丰、EMS、京东物流、极兔、菜鸟、通达系、百世、德邦、跨越等企业输出超千万台快递面单打印机。截至2020年,汉印热敏打印机芯年销售量超过2000万台,全球市场占有率25.4%,整机年销售量超过400万台。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国产品牌正在迎头赶超。一方面线上渠道崛起,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渠道成为孵化国产品牌的大本营,以抖音、快手、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则加快了汉印家庭打印赛道的布局和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居家办公、远程学习的潮流兴起,家庭打印机需求爆发。报告显示,2020年和2021年家庭打印机市场规模增速分别达到94.12%和13.8%,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入户率也较2019年的5%有较大幅度提升。
3、信创与高端化,我国打印机行业有望释放国产替换空间
我国打印机行业商业模式类似“剃须刀”模式,即打印机整机厂 “低价卖整机,高价卖耗材”,通过耗材进而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当前我国打印机行业主要迎来信创与高端化机遇,并且有望释放国产替换空间,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高专利壁垒和技术门槛制约下,破局之路充满挑战
值得主要的是,由于高专利壁垒和技术门槛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破局之路充满挑战。一方面专利壁垒高是国内打印机产业起步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企业在面对这些专利壁垒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增加了起步的难度。
另一方面打印机的研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精密光学、静电成像等,需要掌握众多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相对较少,缺乏足够的人才和经验,使得进入的门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可见技术门槛高也是制约国内打印机产业发展的因素。
据了解,自美国施乐开发出了第一台激光打印机之后,日本企业打破了这一局面,以佳能为代表的打印机企业崛起。为了垄断市场,美国、日本打印机厂商们联手筑起的技术专利高墙超过20万,并通过技术、专利、人才、供应链封锁等手段,使得我国打印机产业突围之路被彻底锁死。
长期以来,国内采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自主研发,不断扩宽边界、强化自主研发的技术能力。时至今日,打印机的技术壁垒依然很高,通过买技术、收购海外打印业务线的方式,来研发自己的打印机,依然是很多国产品牌的选择。
据了解,打印机作为信息数据输入输出的重要设备,直接关系到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的保障能力。因此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基石。
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打印机相关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但面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和“卡脖子”问题,整个技术的攻坚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成像引擎与关键零部件方面。这些核心组件不仅集成了光、机、电等多学科的高精度技术,还涉及到复杂的控制逻辑和物理特性的变化。
例如成像引擎,其为打印机的心脏,它不仅要确保图像的高质量输出,还要兼顾速度和稳定性。在彩色成像引擎方面,套色位置和色彩浓度的精准控制是两大技术难点。CMYK四种颜色的碳粉叠加需要达到微米级的精度,这对零部件的制造精度、组装精度以及打印过程中的动态控制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关键零部件的物理特性会随时间、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因此还需进行色彩浓度的精准控制,确保打印质量的稳定性。复印机的成像引擎需要同时满足长寿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易维护以及低使用成本等多重需求,技术路线需要从单组份成像技术转向双组份成像技术,其中难度是指数级增长。
打印主控SoC芯片作为打印机的“大脑”,这颗芯片不仅需要集成通用的CPU核和通信接口,还需要自主开发专用的打印控制、扫描控制、图像处理、色彩管理、信息安全等模块。这些模块的开发不仅需要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还需要对打印机底层的技术原理和实现细节有深入的了解。
激光扫描单元LSU的设计同样充满挑战。在规避大量专利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光学模拟解析和精准控制。其中,低成本大尺寸自由曲面透镜的成型工艺是一大技术难题,模具精度需要达到纳米级别。
综上,面对这些技术难关,打印机厂商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