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学玻璃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1.光学玻璃产业链图解

光学玻璃是一种用于光学领域的玻璃,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其有高度透明性、物理及化学上的高度均匀性以及特定和精确的光学常数,主要包括无色光学玻璃、‌耐辐照光学玻璃、‌有色光学玻璃、‌紫外和红外光学玻璃、‌光学石英玻璃以及其他特种光学玻璃等。‌从产业链看,光学玻璃上游包括石英砂、稀土等原材料;中游为光学玻璃生产与制作;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光学仪器、车载镜头等行业。

光学玻璃是一种用于光学领域的玻璃,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能改变紫外、可见或红外光的相对光谱分布。其有高度透明性、物理及化学上的高度均匀性以及特定和精确的光学常数,主要包括无色光学玻璃、‌耐辐照光学玻璃、‌有色光学玻璃、‌紫外和红外光学玻璃、‌光学石英玻璃以及其他特种光学玻璃等。‌从产业链看,光学玻璃上游包括石英砂、稀土等原材料;中游为光学玻璃生产与制作;下游为应用领域,其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光学仪器、车载镜头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学玻璃行业迈入稳定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学玻璃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1953年之前,受制于技术水平,我国光学玻璃只能依赖进口;1953年,龚祖同在长春仪器馆成功熔炼出国内第一炉光学玻璃,打破了其只能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拉开了国内自主研发光学玻璃的新篇章;其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光学玻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学玻璃产需国。

近年来,我国光学玻璃行业迈入稳定发展阶段,在下游市场推动下,其产需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22年分别上升至4.27万吨和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43%和6.15%。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2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46%。

近年来,我国光学玻璃行业迈入稳定发展阶段,在下游市场推动下,其产需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趋势,2022年分别上升至4.27万吨和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43%和6.15%。同时,其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2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高端光学玻璃依赖进口,未来发展潜力大

虽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学玻璃生产国,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受限等因素影响,目前本土企业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且存在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等现象。而在高端光学玻璃领域,市场份额主要被肖特、小原、豪雅等外资企业占据,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因此长期来看,我国光学玻璃行业高端市场国产替代前景较大。

据悉,高端光学玻璃主要应用于车载摄像头、城市智能安防等领域,产品附加值高、性能更强,市场发展潜力大。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深入演进,车载摄像头行业发展迅速,出货量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2855万颗增长至2022年的6131万颗,增速始终保持在14%以上。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2022年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67.48%,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预测,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23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也将持续推动高端光学玻璃市场发展。

据悉,高端光学玻璃主要应用于车载摄像头、城市智能安防等领域,产品附加值高、性能更强,市场发展潜力大。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深入演进,车载摄像头行业发展迅速,出货量持续上升,由2018年的2855万颗增长至2022年的6131万颗,增速始终保持在14%以上。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2022年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67.48%,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预测,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23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也将持续推动高端光学玻璃市场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城市项目在各地不断落地以及智能化要求提高,城市智能安防已成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已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18.18%。随着智慧城市持续推进,预计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行业发展潜力大。光学玻璃在智能安防中可以用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摄像头等方面,随着智能安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也将促进高端光学玻璃市场需求增长。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等产品升级迭代,对光学玻璃的性能要求也将提高,届时也将催生对高端光学玻璃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城市项目在各地不断落地以及智能化要求提高,城市智能安防已成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已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18.18%。随着智慧城市持续推进,预计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行业发展潜力大。光学玻璃在智能安防中可以用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摄像头等方面,随着智能安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也将促进高端光学玻璃市场需求增长。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等产品升级迭代,对光学玻璃的性能要求也将提高,届时也将催生对高端光学玻璃的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航天业等对有色金属及制品的需求增加,直接带动了原材料检测、成分分析等检测服务需求。以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为例;2016-2020年我国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0%,到2021年,其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市场规模约为31.48亿元;2022年则开始回升,市场规模约为3

2025年11月04日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虽然我国铝土矿储量虽位列全球第七,但资源品质较低,开采成本较高。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73582.3万吨,同比增长4%;产量约为‌9300万吨‌,为铝板带箔行业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原材料。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为玻纤生产第一大国,2023年国内玻纤总产量占全球比重超70%。近两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内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正逐步摆脱“内卷式”不良竞争的困境。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2023年以来,巨石集团、泰山玻

2025年10月29日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当前,在“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驱动锂电铜箔产能快速扩张;同时,5G通信、汽车电子等产业升级亦推动高端PCB铜箔需求持续提升。下游铜箔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布局,德福、嘉元、诺德等龙头企业扩产节奏加快,海亮等跨界玩家亦积极入局,共同拉动电解铜箔钛阳极板市场需求放量。

2025年10月25日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正迎来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储量普遍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攀西地区世界级的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全面开工,致力于打造“万亿产值”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是中国钛铁矿供给的新支柱,更是撬动整个行业升级的杠杆。

2025年10月24日
进口退潮与内需崛起 我国废铝回收行业供给将逐步放量 汽车报废周期潜力大

进口退潮与内需崛起 我国废铝回收行业供给将逐步放量 汽车报废周期潜力大

在“洋垃圾”禁令驱动进口废铝退潮的同时,一场深刻的国内原料结构革命正在上演。政策重塑了供应格局,促使产业目光转向内部。2024年,国产废铝已强势占据86%的供应主体。当前,我国废铝行业正站在一个结构性释放的起点:庞大的社会铝库存因产品生命周期差异而错峰释放,其中正处于报废高峰的交通设备用铝,在政策推动与单车用铝量提升的

2025年10月18日
制造业升级激活“工业牙齿” 我国螺纹加工刀具行业迎扩容机遇

制造业升级激活“工业牙齿” 我国螺纹加工刀具行业迎扩容机遇

螺纹加工刀具,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其性能直接决定着制造业的效率、成本与产品质量。当前,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需求拉动,以及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推动下,我国螺纹加工刀具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市场规模已突破33亿元。同时,我国螺纹加工刀具市场呈现出清晰的金字塔竞争格局。未来,随着制造业深度

2025年10月13日
上游供应新增两大变量 促铯铷行业价格稳定有效调节 国内消费结构有望优化

上游供应新增两大变量 促铯铷行业价格稳定有效调节 国内消费结构有望优化

中国铯矿储量稀少,总计 2.47 万吨;且铯矿品位较低、组成复杂,难以单独进行工业化开采。早期国内曾开发新疆可可托海矿区(铯榴石中 Cs2O 含量18%~25%),但自 1999 年可可托海 3 号坑关闭后,国内已无可供开采的独立铯榴石矿山。中国铷矿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2025年10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