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铯铷供给受限,国内资源开采难度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铯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铯(Cs)是一种淡金色且质地极软的稀有轻金属,化学性质极度活泼。铯是地壳含量最低的碱金属(3×10-6),且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态,大部分存在于铯榴石中,提取难度较高。铷(Rb)是一种银白色的稀有轻金属,物理与化学性质相似于铯,但相较铯更轻,开采难度更大。由于铷少有独立矿床存在,因此其主要作为锂、铯开采的副产品产出,导致其相较铯更为稀有。
铯榴石是自然界中铯含量最高的矿物,氧化铯含量普遍在 5%~32%,因此铯榴石成了提取铯的主要原料。加拿大 Tanco 矿山为全球在产的唯一以铯榴石为主矿石的矿山。截至2024年,全球铯矿产资源储量已不足 20 万吨,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纳米比亚和中国。此外,由于铷没有独立矿石,现阶段市场主要通过锂云母提锂/铯榴石的尾矿生产,因此其生产成本比铯高 10~20倍,平均价格亦是铯产品的 5~6 倍。铯铷供给端存在限制,上游生产商有极强议价权。根据数据,2020-2024年,国际金属铷(含量 99.95%~99.99%)价格由 775 元/克增至900元/克,CAGR达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铯矿储量稀少,总计 2.47 万吨;且铯矿品位较低、组成复杂,难以单独进行工业化开采。早期国内曾开发新疆可可托海矿区(铯榴石中 Cs2O 含量18%~25%),但自 1999 年可可托海 3 号坑关闭后,国内已无可供开采的独立铯榴石矿山。中国铷矿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截至 2018 年,中国铷资源储量达 26.36 万吨,但多数为硬岩型铷矿床(多为花岗岩型或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型),Rb2O 品位介于 0.1%~0.2%,相较国外伟晶岩型铷矿床品位偏低(加拿大 Tanco 矿床中 Rb2O 品位达 1%~3.16%),且绝大多数是基于含铷长石进行资源量计算,因此短期内难以经济地开发利用。
中国主要的铯铷矿床类型及构造分布区域
矿床类型 |
主要分布区域 |
构造位置 |
代表矿床 |
|
卤水型 |
湖表卤水型 |
青藏高原,多集中于新疆南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
班公错-怒江构造带、柴北缘缝合带 |
察尔汗盐湖、西台吉乃尔、一里坪盐湖等 |
深部卤水型 |
华南地区、江汉盆地 |
潜江凹陷构造带 |
潜江凹陷盐矿区 |
|
油田卤水型 |
柴达木盆地、江汉盆地 |
芒崖凹陷、潜江凹陷 |
南翼山、油泉子等 |
|
热泉型 |
藏南地区 |
多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周围 |
西藏谷露热泉、西藏色米热泉 |
|
硬岩型 |
花岗伟晶岩型 |
新疆北部、南部,青海,四川,云南等 |
多位于阿尔泰、西昆仑、松潘-甘孜等造山带附近 |
可可托海、甲基卡、白龙山等 |
花岗岩型 |
新疆、内蒙古、湖南、江西、甘肃等 |
华南构造成矿带、扬子缝合带东段、大兴安岭西坡成矿带 |
笔架山、国宝山、石灰窑、赵井沟、从化107等 |
|
伟晶岩型 |
内蒙古、甘肃、湖南、江西等 |
天山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大兴安岭成矿带、秦岭褶皱南部 |
镜儿泉、张宝山、巴彦高勒苏、传梓源等 |
|
沉积型 |
冰碛泥炭型 |
江西 |
- |
宜春414大型矿床 |
黏土型 |
新疆、西藏、柴达木盆地 |
多位于青藏高原,与卤水矿床相伴出现 |
藏北盐湖、柴达木盆地巴仑马海等盐湖湖周及湖底 |
|
热液型 |
热液型 |
四川、重庆、湖北、山东等 |
多位于褶皱构造处,断裂带之上 |
余家村、腾冲-新岐、葛源矿区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供应新增两大变量,铯铷价格将形成稳定有效动态调节
发展铯铷资源工业化开采、生产,降低铯铷资源进口依赖度,解决铯铷资源“卡脖子”难题,已成为我国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任务。2019年中矿资源收购了美国雅宝 Tanco 矿山,此次收购之后,雅宝公司仅有铯榴石库存可供生产,并于 2021 年表明将逐渐退出铯铷市场,中矿资源市占率随之提升至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企业端扩产计划观察,全球铯铷盐供应主要有两大新增变量:一是现铯铷资源龙头中矿资源扩张 Bikita 铯榴石采选线,预计于 2025 年Q3投产后将公司铯铷盐产能由 1000 吨升至 1500 吨(主要为铯盐产能),预计该批产能或于 2027 年逐渐达产;二是金银河凭借其锂云母绿色高值全元素提取项目,在锂云母提锂生产中可提取副产品铯铷盐,根据其已建成的 1 万吨锂云母产能测算,若于 2027 年达产,达产后铯盐产量或达 450 吨,铷盐产量或达 1700 吨。综合观察,企业的扩产或推动全球铯供给由 2024 年的 1881 吨升至 2027 年的 2811 吨,期间 CAGR 达 14%;全球铷供给或由 2024 年的 40 吨升至 2027 年的 1740 吨,期间 CAGR 达 25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铯铷扩产仍由寡头企业推动,因此实际的销量增长或取决于市场需求在更高供给上限下的扩张情况,上游生产商的议价能力将帮助铯铷价格在供给增长的情况下形成稳定有效的动态调节。
三、随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爆发,我国铯铷消费结构有望优化
铯下游应用主要包括传统领域(电子器件、催化剂、特种玻璃、生物化学等)、高科技领域(量子通信、原子钟、磁流体发电、热离子转化发电、离子推进发动机、激光能转换电能装置等)和医药领域(医疗灭菌、心肌扫描、肿瘤诊断等)。
2020年全球传统领域铯消费量占比78%,高科技领域消费量占比18%,医药领域消费量占比4%。国内市场方面,2020年我国铯消费结构仍集中于传统领域,占比高达89%,而高科技领域消费仅占比5%,明显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原子钟、离子推进器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的爆发或推动我国铯铷消费结构优化。
国内企业持续拓展原子钟在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及通信等领域的相关应用。天奥电子为国内主要的铷原子钟生产商,其高性能铷原子钟已在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及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公司已研发出激光抽运小型铯原子钟,其星载原子钟物理系统已应用于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并深度参与国家时频体系建设。2023年12月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河北铯铷科技签署铷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建设项目的技术开发合同,预计于2024年底为其完成两台新型铷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厂房建设,并助其于2025年具备铷同位素分离能力。本次合作实现了原子能院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首次市场销售,为我国铷原子钟等设备的生产提供了核心材料保障。
离子推进器相较传统化学火箭具有明显的成本与效率优势,或推动铯铷需求增长。在火星登陆任务中,离子推进器可以在39天内完成,而化学火箭则需要6个月的飞行时间;此外,离子推进器所需燃料不到化学火箭的十分之一,因此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且飞船重量大大降低,可帮助缩小发射器的尺寸或搭载更多载荷。铯铷推进剂应用在离子推进器中可提供明显的动力优势。据推算,1千克铯在外层空间所产生的理论推力比任何固体或液体燃料大1100倍。预测至2030年全球范围内卫星发射数量或达17000颗,较过去十年增长四倍,这意味着铯铷需求量或持续提升。
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00家企业持续深入钙钛矿电池研发,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钙钛矿电池已成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核心路线。其中,协鑫光电为全球钙钛矿组件领军企业,于2024年开始建设2GW产能钙钛矿产线,并已于2025年6月建成首条1GW产线。协鑫光电的钙钛矿电池单结组件转化率达19.04%,叠层组件转化率达29.51%,稳居全球领先地位。根据预测,2025-2030年我国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将由4GW提升至161GW,CAGR达10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