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机能效标准严苛及降低能耗背景下 我国节能电机行业发展潜力充足

1、节能电机概述

电机节能提效方式包括降低铜、铁、杂散及机械损耗等,通过优化电磁及结构设计、采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改进制造工艺等方式。与普通电机相比,高效(IE2)电机的损耗平均下降约 20%,超高效率(IE3)电机则平均下降30%以上。

在产业链方面,节能电机行业上游是电解铜(电磁线)、硅钢、碳结钢、绝缘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轴承、换向器、冷却器等配件,下游是石油、化工、建材、钢铁、造纸等行业。

节能电机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节能电机行业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在降低能耗背景下,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已成为电机产业发展共识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机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细分市场来看,电机主要分为工业电机、电动汽车用电机、微特电机及其他。具体来看:

工业电机用于工业场景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体应用包括石油、大宗化学品、食品、煤炭产品、初级金属、造纸等,具体用于泵、风扇、传送带和压缩机中。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电机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节能电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2018-2022年,我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由3256.4亿元增长至3612.1亿元。

工业电机用于工业场景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体应用包括石油、大宗化学品、食品、煤炭产品、初级金属、造纸等,具体用于泵、风扇、传送带和压缩机中。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电机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工业电机销售收入由3256.4亿元增长至3612.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电动汽车用电机指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具体应用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以电动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为420.3万台,同比增长23.1%,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将增至678.5万台。

而电动汽车用电机指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具体应用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以电动汽车为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为420.3万台,同比增长23.1%,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将增至678.5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微特电机则指功率在 1 千瓦以下的小型电动机,主要应用于家用和商用领域,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已超百亿台,预计2024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将达163亿台。此外,除上述三类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电动机,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军事装备等领域的专用电机。

微特电机则指功率在 1 千瓦以下的小型电动机,主要应用于家用和商用领域,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已超百亿台,预计2024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将达163亿台。此外,除上述三类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电动机,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军事装备等领域的专用电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的《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及能效等级》规定,IE3以下的能效电机将被强制停产。而2022年6月工信部等印发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机壳轻量化等系统化创新设计,推进电机高效再制造,规划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因此,在降低能耗的背景下,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已成为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目前,电机的节能提效方式包括降低铜、铁、杂散及机械损耗等,可通过优化电磁及结构设计、采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改进制造工艺等方式。

3、电机能效标准更为严苛,节能电机行业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工业电机能效等级落后海外,机组效率约为75%,比国外低约10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为 30~40%,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30个百分点,2020 年我国工业高效电机产量仅占工业电机总产量的31.8%左右。

因此,近年来,国家对电机能效标准愈发严苛,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节能电机市场发展,国内高效电机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行业大有可为。例如,2022年6月工信部等印发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机壳轻量化等系统化创新设计,推进电机高效再制造,规划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2024 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2021-2024年3月我国节能电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出台部门

政策文件名称

简要内容

2021.1

国家工信部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重点发展高压、大电流、小型化、低功耗控制继电器,小型化、高可靠开关按钮,小型化、集成化、高精密、高效节能微特电机。

2021.1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

《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扩大高效节能电机绿色供给,大力发展与高效节能电机合理匹配的新一代风机、水泵产品;加快高效节能电机关键配套材料创新升级,提升高性能电磁线、高磁感低损耗冷轧硅钢片、轻稀土永磁、水性绝缘漆及防锈漆、低挥发无溶剂浸渍漆等材料绿色化水平。针对变负荷运行工况,推广2级能效及以上的变频调速永磁电机。针对使用变速箱、耦合器的传动系统,鼓励采用低速直驱和高速直驱式永磁电机。

2021.6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8613-2020电动机能效限定及能效等级》

电机能效标准更为严苛,国际标准IE5IE4IE3分别对应我国一级能效、二级能效、三级能效,IE3以下的能效电机将被强制停产,该标准于202161日正式实施。

2021.11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重点推广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可控热管式节能热处理炉、三角形立体卷铁芯结构变压器、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变频无极变速风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电缸抽油机、新一代高效内燃机、高效蓄热式烧嘴等新型节能设备。

2022.6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

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用能设备,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度,开展存量用能设备节能改造。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机壳轻量化等系统化创新设计,优化电机控制算法与控制性能,加快高性能电磁线、稀土永磁、高磁感低损耗冷轧硅钢片等关键材料创新升级。推行电机节能认证,推进电机高效再制造。推动使用企业开展设备能效水平和运行维护情况评估,科学细分负载特性及不同工况,加快电机更新升级。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

2022.8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风机、泵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升级。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特大功率高压变频变压器、三角形立体卷铁芯结构变压器、可控热管式节能热处理炉、变频无极变速风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

2022.9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发展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同步磁阻电机、智能电机、超高效异步电机等产品。加快用能系统能效提升,开展重点用电设备系统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推动完善废旧电机回收利用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电机再制造,促进再制造电机产品应用。

2023.2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

2025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与2021年相比,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在运高效节能电机、在运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占比分别提高超过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2023.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电机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

推动开发能效1级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1级变频调速永磁电机(低压、高压)、能效1级同步磁阻电机等系列产品,完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支持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汽车、港口等重点行业电机系统节能诊断与节能改造。积极推广变频调速电机、低速直驱电机、高速直驱电机、外转子直驱电机、伺服驱动电机等技术产品,提升电机系统能效。

2024.3

国务院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和节能水平的用能设备,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节能电机市场发展潜力充足

综上所述,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机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市场中占 28.3%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电机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煤炭、钢铁、冶金等各行业,其需求受制造业景气度影响非常明显。并且,高效节能电机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不高,市占率不足 10%,随着节能电机政策驱动和技术升级,其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化工设备行业分析:煤原料供给弹性增强 政策驱动市场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我国煤化工设备行业分析:煤原料供给弹性增强 政策驱动市场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煤化工指以煤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从而转为化工产品的工艺过程,其主要工艺路线为焦化、气化及液化,而设备是煤化工项目投资中的重要部分。根据相关资料,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中,设备投资价值量占比约为55%。

2025年05月22日
电梯零部件行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带来新增需求 市场充分竞争 汇川技术较领先

电梯零部件行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带来新增需求 市场充分竞争 汇川技术较领先

零部件占电梯价值量的 40%-50%,是电梯产业链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梯产量及保有量增多,我国电梯零部件行业持续扩容。电梯零部件市场需求与房地产紧密相连,尽管房地产市场增速逐步趋缓,但随着最早期的电梯已进入更换周期(电梯寿命通常15-20年),以及政府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电梯新装,我国电梯零部件市场仍具备可

2025年05月22日
量子计算释放稀释制冷机行业需求 中国遭美国出口管制“卡喉” 自主研发成果涌现

量子计算释放稀释制冷机行业需求 中国遭美国出口管制“卡喉” 自主研发成果涌现

目前国内稀释制冷成套设备研发工作呈现积极发展态势。研发主体方面,国内稀释制冷机研发主体日趋多元化,改变了过去仅科研机构主导研发,难以满足技术全面创新需求的情况;研发成果方面,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稀释制冷机技术水平实现由“跟跑”到“并跑”转变。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销规模庞大 国产进口替代趋势增强 出口领先优势扩大

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销规模庞大 国产进口替代趋势增强 出口领先优势扩大

塑料机械行业规模庞大,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及销售国。细分产品中,注塑机产值最高,在塑料机械中占据主导地位;挤出机为塑料机械第二大品类,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需求上升、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为163.8亿元。细分市场中,按销售额占比来看,工业面扫描相机(2D面阵相机)、工业线扫描相机、智能相机(含视觉传感器)、3D相机(含3D采集设备)分别为12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激光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中游产品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激光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激光器、光学元件、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其中激光器作为激光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常见的激光器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等,用于控制激光束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我国部分运行中的变压器已使用多年,其结构设计、能耗水平、元器件质量、绝缘性能等与现行产品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设备老旧严重,亟需更新换代。因此,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2024年经济低迷,消费依然不及预期,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如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了市场信心,缓解了行业下降。2024年10-12月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设备更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主机产品产需两端都呈现增长。另外根据国统局数据显示,规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