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甘油行业: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对外依存度和进口量持续增长

1.天然甘油在全球甘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性液体。其用途广泛,可以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涂料、纺织等领域。根据生产方法,甘油可以分为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天然甘油是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生产的,而合成甘油则是采用丙烯为原料化学合成生产的。在全球甘油市场中,天然甘油目前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市场份额超过8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甘油产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

近年来,我国甘油产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19年之前,其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甘油产量出现轻微下降,降至72.4万吨,同比下降0.4%;2021年,甘油产量恢复增长,但2022年又因受到原材料产量减少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又出现下滑,降至6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20.3%;2023年,其产量又开始恢复增长,升至61.3万吨,同比增长2.2%。

近年来,我国甘油产量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19年之前,其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甘油产量出现轻微下降,降至72.4万吨,同比下降0.4%;2021年,甘油产量恢复增长,但2022年又因受到原材料产量减少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又出现下滑,降至6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20.3%;2023年,其产量又开始恢复增长,升至61.3万吨,同比增长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甘油市场供不应求现象持续加剧

从表观需求量来看, 除了2022年有所下降外,其整体保持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77.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33.8万吨。值得一提是,近年来我国甘油表观需求量始终高于产量,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且供需比逐年递减,2023年下降至45.81%,供不应求现象持续加剧。

从表观需求量来看, 除了2022年有所下降外,其整体保持增长态势,由2018年的77.2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33.8万吨。值得一提是,近年来我国甘油表观需求量始终高于产量,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且供需比逐年递减,2023年下降至45.81%,供不应求现象持续加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甘油对外依存度和进口量逐年递增

长期以来,我国甘油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因此其一直需要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甘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54.38%,对外依存度较高。

长期以来,我国甘油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因此其一直需要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甘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54.38%,对外依存度较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进出口来看,近年来我国甘油进口量一直保持稳步递增的态势,由2018年的23.8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3.07万吨;出口量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一直保持在9000吨以下,出口量较少。金额方面,我国甘油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29.93亿元和0.63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6.53%和27.59%。

从进出口来看,近年来我国甘油进口量一直保持稳步递增的态势,由2018年的23.8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3.07万吨;出口量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一直保持在9000吨以下,出口量较少。金额方面,我国甘油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29.93亿元和0.63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6.53%和27.5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甘油行业集中度低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甘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当前,我国甘油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且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其市场参与者不仅有卓越新能、康桥油脂、赞宇油脂(曾用名杭州油脂化工)、双马化工等本土企业,还有联合利华、宝洁、汉高等大型外资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以卓越新能、康桥油脂、赞宇油脂、双马化工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凭借着技术研发等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在甘油产能和质量、市场流通、市场份额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优势。

我国甘油行业部分代表本土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卓越新能

公司专业从事以废油脂为原料进行生物柴油生产,并将副产物提炼为工业甘油。

研发优势: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技术团队,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应用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并取得大量科技成果。

产业链优势:公司从事以生物柴油为主,生物酯增塑剂、工业甘油、醇酸树脂等深加工产品为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废旧油脂制取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提炼及生物柴油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布局。

康桥油脂

生产销售硬脂酸、甘油、氢化棕榈硬脂(硬化油)等。

规模优势:公司主导产品为“康桥”牌硬脂酸、硬化油、甘油三大系列,现已形成年产硬脂酸10万吨、硬化油5万吨、甘油1.4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产品优势: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日用化工、橡胶、纺织、医药、冶金、军工等行业,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中东及东南亚各国,深受广大用户的信赖和一致好评。

赞宇油脂

生产销售氢化油、硬脂酸、工业甘油、药用甘油等。

品牌优势:公司“六和”牌系列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进入东南亚、南亚、中东、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

客户优势:公司赢得了海内外众多客户的信任,客户有纳爱斯、立白、巴斯夫、花王、欧莱雅、哇哈哈、高露洁、安利、中策橡胶、普利司通、中财、联塑等行业知名企业。

双马化工

生产销售硬质酸、硬化油、棕榈蜡、 二苯胺、甘油等。

规模优势:公司油化业务产能扩张迅速,当前总产能达35万吨,其中脂肪酸25万吨、油酸2万吨、甘油3万吨、皂基3.5万吨。

销售优势: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团队,以华东地区为轴心辐射全国各大型城市乃至全球各主要经济中心,公司产品可覆盖国内30%的下游市场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国内酚醛树脂产销市场承压 行业高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贸易逆差依存

2024年以来受建筑等主要下游需求走弱影响,我国酚醛树脂表观消费量与产量双双下滑,市场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酚醛树脂行业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净出口量增长的同时贸易逆差依然存在。展望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与市场竞争加剧下,尾部企业因资金、技术短板生存压力陡增,以圣泉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优

2025年10月10日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轻量化与智能化驱动下的百亿赛道! 我国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改性工程塑料作为通过对基础工程塑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赋予其阻燃、增韧、增强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已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创新的关键基础。全球改性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471亿美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2025年10月09日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炭资源禀赋驱动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不断扩张 “双碳”战略推动下行业转型加速

煤制乙二醇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对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供应能力也稳步提升,为我国煤制乙二醇提供广阔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彰显了我国煤炭生产的强劲韧性与保障能力。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我国硝酸铵产能过剩现象逐步缓解 出口需求回暖但均价下跌

自2022年起,我国硝酸铵行业产能进入收缩通道,至2024年已降至971万吨,较2021年净减少113万吨。随着落后产能逐步清出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硝酸铵产能利用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55.42%提升至2024年的66.02%,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与此同时,行业产量总体低速增长,且自主供应能力极强,实

2025年09月30日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