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逻辑芯片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但上游高度依赖进口

一、逻辑芯片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逻辑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显示,逻辑芯片也称为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一种通用集成电路,用于实现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其主要可以分为CPU(中央处理器) 、GPU(图形处理器)、ASIC(应用型专用集成电路) 、FPGA(现场可编程门列阵)四大类。

逻辑芯片也称为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一种通用集成电路,用于实现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其主要可以分为CPU(中央处理器) 、GPU(图形处理器)、ASIC(应用型专用集成电路) 、FPGA(现场可编程门列阵)四大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业链看,我国逻辑芯片行业上游包括设计工具、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中游为逻辑芯片设计和制造;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工业、通信、汽车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逻辑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

1. 设计工具

EAD是常见的逻辑芯片设计工具,其市场份额主要被Cadence(楷登电子)、Synopsys(新思科技)、SiemensEDA(西门子EDA)三大外资企业占据,2022年合计占比超过75%。以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2022年市场份额合计占比10%以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EAD是常见的逻辑芯片设计工具,其市场份额主要被Cadence(楷登电子)、Synopsys(新思科技)、SiemensEDA(西门子EDA)三大外资企业占据,2022年合计占比超过75%。以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2022年市场份额合计占比10%以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前端晶圆制造材料和后端封装材料两大类。其中晶圆制造材料包括硅片、电子特气、光刻胶及配套试剂、抛光材料、靶材等,主要本土代表公司有南大光电、阿石创、雅克科技;封装材料主要包括引线框架、封装基板、键合金丝等,主要本土代表公司有兴森科技、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整体来看,我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低,2023年国产化率仅为15%左右。

3.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包括晶圆制造设备、封装测试设备、光刻曝光设备等,主要本土代表公司有中微公司、盛美上海、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等。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虽然持续提升,但是2023年也仅为11.7%,高度依赖进口。

半导体设备包括晶圆制造设备、封装测试设备、光刻曝光设备等,主要本土代表公司有中微公司、盛美上海、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等。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虽然持续提升,但是2023年也仅为11.7%,高度依赖进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逻辑芯片行业产业链中游

1.市场规模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5G通信、AI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我国逻辑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7年的188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15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根据预测, 其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5G通信、AI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我国逻辑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7年的188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15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根据预测, 其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竞争情况

我国逻辑芯片国产化率低,2021年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当前,逻辑芯片市场份额主要被英特尔、英伟达、AMD、IBM等外资企业占据。以海思半导体、龙芯中科、景嘉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正在崛起,在CPU 、GPU、ASIC 、FPGA产品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我国逻辑芯片本土代表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海思半导体

业务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光器件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

产品优势: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的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已经成功研发出了7纳米、5纳米等先进制程的芯片。此外,芯片采用了先进的架构和工艺,集成了多个核心模块,可以提供高速的运算能力和低延迟的响应速度。

渠道优势:公司在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欧洲等地设有12个办事处和研发中心,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芯中科

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

技术优势: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其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客户优势: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金融、能源、交通、教育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市场份额。

景嘉微

包括高可靠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领域。

研发优势:公司具备齐全的科研生产资质和认证,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

人才优势: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具备十年以上研发经验的资深专家,自公司发展初期加入公司后,便一直领衔软件、硬件、结构、芯片、FPGA 和微波射频等多个模块的研发及科研管理工作。

复旦微电

主营业务包括研发销售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提供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

产品优势:公司率先开发了国内首款亿门级FPGA、国内首款异构融合亿门级PSOC芯片,以及国内首款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可重构芯片FPAIFPGA+AI)芯片。FPGA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人工智能、工业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

人才优势:公司目前已拥有产品与系统定义、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与验证、测试与工程实现、系统解决方案等研发团队,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研发人才梯队。

安路科技

FPGAFPSoC芯片和专用EDA软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产品优势:公司形成了高中低端产品矩阵并持续迭代升级,且建立了 FPGA 软硬件生态系统。FPGA 芯片产品覆盖四大系列,拥有国内少数全流程自主开发的 FPGA 专用 EDA 软件。

人才优势:公司创始团队由具有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界丰富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学术界资深科研人员组成。公司研发人员70%以上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于复旦、交大、清华、北大、中科院、UCLAUIUCUCSD等国内外高校。

寒武纪

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产品优势:公司芯片架构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及各类算法进行了优化,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功耗比和性能价格比,可满足云、边、端不同规模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

技术优势:公司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 术的企业之一,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

海光信息

主要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

技术优势:公司成功研发出无需EUV光刻机的芯片制造工艺DSA技术,并已达到14纳米,降低了芯片制造的成本;在处理器设计和芯片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渠道优势:公司与众多国内知名计算机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渠道优势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逻辑芯片行业产业链下游

逻辑芯片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数据显示,工业为下游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占比近30%,其次为通信和汽车,两者合计占比45.5%。

逻辑芯片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工业、消费、AI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数据显示,工业为下游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占比近30%,其次为通信和汽车,两者合计占比4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六维力传感器最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已拓展至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电子、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为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当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此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随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打开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工业化以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成为全球模拟IC市场的主导者,快速产生对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庞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高增,增长速度快于全球。目前,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微处理器、逻辑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发展,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SOC测试机市场规模为71.5亿美元,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8.3亿元,模拟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预计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

2025年04月25日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复杂计算需求,SoC芯片正不断扩展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等,逐步打开全球市场空间,预计2025-2030年全球SoC芯片市场规模CAGR达8%。SoC芯片分为数字 SoC芯片、模拟 SoC芯片、混合信号 SoC芯片,其中数字 SoC是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的核心组件,其市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近几年,政策积极推广柔直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柔直换流阀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迭代。两网均规划加强对于柔直的研究和应用,如2025年1月,

2025年04月24日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但由于市场下行周期及国际巨头价格战愈演愈烈,头部模拟芯片企业业绩承压。然而美国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我国已对关税政策进行反制,国产模拟芯片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同时,我国模拟芯片行业应该积极拓宽应用领域、挖掘下游需求潜

2025年04月23日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2023年开始受益于风力发电经济性凸显等因素影响,国内风电招标回暖,装机容量重新回归上涨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4月23日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电机是eVTOL电动化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单项成本最高。eVTOL的蓬勃发展,为电机市场带来增量。预计2030 年eVTOL 电机前装市场规模约 131 亿元,后装市场约 392 亿元。无刷直流电机可充分满足 eVTOL 各飞行阶段的动力需求,是eVTOL电机市场主流。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