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行走“GDP” 我国演唱会行业消费市场回暖 柱子票、假唱等问题仍需解决

1、演唱会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演出指演出单位或个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所举办的文艺表演活动,把戏曲、舞蹈、曲艺、杂技等才艺在观众面前表演出来。而演唱会是一种具有艺术属性的商业演出,通常以音乐表演为主要内容,歌手或乐队作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在观众面前进行的现场演出。

2、演出经济供需旺盛

自2023年以来,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例如,2023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20条,其中第六、第七条明确指出,“丰富文旅消费,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

政策的相继出台带动演唱会市场迅速回暖,各大演唱会也在今年陆续涌现。例如,周杰伦天津站演唱会的两张连座票被黄牛叫价高达15万的消息;2023年上海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45030场,观众约2477.9万人次,票房收入约32.2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5.6%、43.9%和61.5%,其中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共计118个项目194场,项目数和总场次超过2019年60%以上。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的演出场次达到34.24万场,票房收入315.41亿元,均已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的水平。

政策的相继出台带动演唱会市场迅速回暖,各大演唱会也在今年陆续涌现。例如,周杰伦天津站演唱会的两张连座票被黄牛叫价高达15万的消息;2023年上海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45030场,观众约2477.9万人次,票房收入约32.2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5.6%、43.9%和61.5%,其中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共计118个项目194场,项目数和总场次超过2019年60%以上。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的演出场次达到34.24万场,票房收入315.41亿元,均已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的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3年我国部分演唱会汇总情况

时间

演唱会

2023.03.21

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 门票预售,7场共14万张门票在一秒钟内就被一扫而光

2023.03.30

张信哲“未来式2.0世界巡回演唱会”的门票在开售几分钟内就全部售空

2023.05.09

五月天北京演唱会开售,5秒之内,6场近30万张门票部售罄。粉丝因此质疑主办方与黄牛勾结

2023.06.23

鹿晗2023πDAY演唱会-北京站连续两天演出,演出到场超3万人

2023.07-08

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举行的鹿晗、任贤齐、许巍等艺人的演唱会门票均售馨罄。一票难求成为当下演唱会的常态

2023.09.15-17

3天内就有李荣浩、戴佩妮、汪苏泷等共6组歌手在上海的不同场馆举行专场演唱会

2023.11.12

上海是五月天2023年巡演的第12站。五月天在被称为“八万人体育场”的上海体育场举办8场演唱会

2023.11.19

陈奕迅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6场演唱会,开启了Fear andDreams世界巡回演唱会在中国内地的巡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上述政策推动外,疫情使得大部分演唱会延期或取消,艺人面临着大量还债式商演局面,人们对演出需求急剧增长。在灯塔统计的120.38亿元演出销售总票房中,音乐类(演唱会为主)独占九成以上,票房达到90.55亿元;而其他类型(中小型演出)的演出票房贡献则十分有限。

除了上述政策推动外,疫情使得大部分演唱会延期或取消,艺人面临着大量还债式商演局面,人们对演出需求急剧增长。在灯塔统计的120.38亿元演出销售总票房中,音乐类(演唱会为主)独占九成以上,票房达到90.55亿元;而其他类型(中小型演出)的演出票房贡献则十分有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拉动城市消费增长,非一线市场待挖掘

而演出带来巨大客流也产生溢出效应。演唱会作为文化消费形式之一,不仅为城市创造可观的门票收入,还能产生的衣食住行、旅游、购物、娱乐等十几个行业的消费。因此,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拉动城市消费增长。例如,2023年8月6日,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门票收入3576万元。在本场演出前后,西安住宿线上提前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8月6日-7日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直接带动4.16亿元的旅游收入。

而演出带来巨大客流也产生溢出效应。演唱会作为文化消费形式之一,不仅为城市创造可观的门票收入,还能产生的衣食住行、旅游、购物、娱乐等十几个行业的消费。因此,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拉动城市消费增长。例如,2023年8月6日,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门票收入3576万元。在本场演出前后,西安住宿线上提前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8月6日-7日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直接带动4.16亿元的旅游收入。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演唱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让非一线城市看到曙光,像呼和浩特、太原和海口等城市加入周杰伦的演唱会巡演名单。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资料,2023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的音乐演出数量有所增加;在地域分布上,西北内陆城市也开始成为线下音乐演出的新选择,其中以新疆乌鲁木齐音乐节为代表。

周杰伦2023演唱会海口站“演艺+旅游”相关举措

<strong>周杰伦2023演唱会海口站“演艺+旅游”相关举措</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柱子票、假唱风波等问题相继上演,演唱会行业面临挑战

不过,近几年,柱子票、假唱风波等问题相继上演,演唱会行业面临挑战。2023年,演唱会实施“强实名制”制度,黄牛票变得更加昂贵,这导致退票、代抢、邀请函、隐私泄露等问题涌现。例如,2023年12月初,周杰伦2024年演唱会开启门票预售,其中高额退票费引发市场热议。据大麦等票务平台,周杰伦2024年演唱会福州站门票价格从500元—2000元不等。退票规则中显示,在某时间内“退票将收取订单价格的30%手续费”。

除了票务之外,2023年演唱会还有“柱子票”(现场视线被遮挡的座位)、疑似假唱、临时取消等问题。由此可见,我国演唱会行业在服务与监管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或协会实施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的执行。

5、未来演唱会消费市场将趋于冷静,但仍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演唱会消费主要为存量的集中释放,演艺经济出现“报复性”反弹,演出经济迎爆发窗口期,未来行业消费将趋于冷静。但是,随着观众观演需求上升、前期积压演出项目集中释放以及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演唱会行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2024年,我国剧集市场提质减量持续,新剧综合表现提升。2025年Q1,我国剧集市场进入降速期,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同比减少10部,其中腾讯视频上新27部,同比减少14部,主要因为库存剧缩减,新剧仍保持稳定上新。同时,在用户注意力愈发稀缺,对剧集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冗长、短篇化趋势日益凸显。不过,长视频平

2025年04月22日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由于综艺并未给足观众新鲜感,大量节目题材重复,综N代占比过高,普遍沿用过往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网络综艺数量不断挤占电视综艺市场份额。同时,在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及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品牌投放综艺越来越谨慎与苛刻。而且,我国综艺市场出现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一味复制粘贴模

2025年04月18日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