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钾肥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进口依赖度较高

一、行业相关概述

钾肥被誉为“粮食中的粮食”,是一种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硫酸钾镁等品种。其中氯化钾由于其养份浓度高,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在农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占所施钾肥数量的95%以上。

钾肥被誉为“粮食中的粮食”,是一种以钾元素为主要养分的肥料。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的能力,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因此几乎每种作物都需要适量施用钾肥。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硫酸钾镁等品种。其中氯化钾由于其养份浓度高,资源丰富,价格相对低廉,在农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占所施钾肥数量的95%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化肥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钾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钾肥是指包含主要以补充钾元素为主的化学肥料,属于化肥产业。化肥全称是化学肥料,也称无机肥料,主要是指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中约占40%~60%的功劳。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农业大国,化肥需求量大,无论是化肥单亩使用量还是种植面积皆位于全球前列,因而化肥整体使用量占全球3成以上。但近年为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健全化肥农药减量化机制,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减少化肥、化学农药施用总量。

随着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为5191.3万吨,2022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吨量为5079.2万吨,较2021年下降112.06万吨,同比下降2.16%。

随着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为5191.3万吨,2022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吨量为5079.2万吨,较2021年下降112.06万吨,同比下降2.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钾肥市场发展情况

1市场规模

近年我国钾肥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由于成本和价格上升,使得我国整体钾肥市场景气度较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市场规模约521.94亿元,较2021年增长54.6%左右。

近年我国钾肥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入2021年由于成本和价格上升,使得我国整体钾肥市场景气度较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市场规模约521.94亿元,较2021年增长54.6%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钾肥市场中,氯化钾是主要品类,可用于种植多种作物。近年由于下游市场消费需求持续提升,我国氯化钾产品市场销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氯化钾产品市场销量达1523万吨,占钾肥销售总量的74.3%。

目前在钾肥市场中,氯化钾是主要品类,可用于种植多种作物。近年由于下游市场消费需求持续提升,我国氯化钾产品市场销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氯化钾产品市场销量达1523万吨,占钾肥销售总量的74.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供需规模情况

虽然2019年以来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开始、地缘冲突、粮食危机、人工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多因素导致,近几年我国钾肥整体供需波动较为剧烈,但在政府持续引导保供情况下,从年度波动来看幅度较小。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钾肥市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较大。

产量方面:2022年受上半年价格大增,企业开工率提升,产量为952.11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提升。需求方面:近几年我国农业出现蓬勃发展,因此对钾肥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折纯氯化钾)需求量为1695.09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提升。

产量方面:2022年受上半年价格大增,企业开工率提升,产量为952.11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提升。需求方面:近几年我国农业出现蓬勃发展,因此对钾肥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折纯氯化钾)需求量为1695.09万吨,较2021年小幅度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进出口情况

就我国钾肥进出口而言,由于我国钾资源总体稀缺,钾盐资源储量逐年减少,产量增长乏力,使得长期依赖于进口,且主要以氯化钾为主,进口依存度始终维持在50%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折纯氯化钾)进口量759.5万吨左右;而出口量16.52万吨,较2021年下降明显。

就我国钾肥进出口而言,由于我国钾资源总体稀缺,钾盐资源储量逐年减少,产量增长乏力,使得长期依赖于进口,且主要以氯化钾为主,进口依存度始终维持在50%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钾肥(折纯氯化钾)进口量759.5万吨左右;而出口量16.52万吨,较2021年下降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工业牙齿”的新征程 我国丙烯酸异辛酯行业产能集中度高 下游需求持续放量

丙烯酸异辛酯作为合成胶粘剂与涂料的关键原料,其产业链与宏观经济紧密联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行业呈现出产能集中、供需重塑的鲜明特征:上游原料与油价挂钩,成本波动显著;中游由少数具备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主导,产能持续向华东等产业集群地集中;下游需求则从传统的包装、建筑,正快速向新能源锂电池封装、电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我国丁辛醇行业:产能跃升与进口替代加速 福建中景石化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丁辛醇是一种丁醇和辛醇合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的性质。近年来,在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提振带动辛醇产业高景气运行,以及我国丁辛醇市场长期存在高进口依存度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丁辛醇产能进入持续扩张周期。目前,我国已确立全球丁辛醇生产大国地位。

2025年11月26日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我国SIS(安全仪表系统)行业:市场潜力十足 中控技术市占率实现三连冠

SIS作为工业生产安全运行的核心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油气等多个行业。2020-2023年国内SIS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3%。SIS市场竞争格局已由本土企业主导,龙头中控技术表现突出,2024年以31.2%的市占率实现国内市场“三连冠”。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政策强制要求、现有工厂技术升

2025年11月25日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我国光稳定剂行业正向绿色高效转型

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叠加塑料、橡胶等下游行业对材料耐候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步提升,我国光稳定剂行业不断向高效、绿色等方向转型。

2025年11月25日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我国绿氢行业进入提速关键阶段 区域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并进

近十年来全球绿氢产业快速发展,迎来投资热潮。2023、2024年全球对绿氢的投资分别增长了约33%和2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2024年全球氢能新增产能 315 万吨,其中绿氢新增 7 万吨,同比增长约 42%。

2025年11月25日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国产、外资产能结构性分化 出口“量额双增”

润滑油添加剂是润滑油核心组成部分,受益于润滑油消费支撑与性能、环保升级需求,行业持续发展。行业已形成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分散剂等三类单剂构成消费主力。当前,国产和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存在结构性差异:国内产能主要集中于单剂产品,而外资在华产能则更多布局于复合剂领域。尽管润滑油添加剂出口呈现“量额齐升”且已实现净出口,但因

2025年11月24日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DCS行业集中度提升 中控技术十四连冠稳坐头把交椅

DCS下游多点开花,已覆盖化工、电力、石化、市政及公共设施、造纸、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2024年其市场规模微降但细分领域分化,其中电力、市政及公共设施领域逆势增长。尽管行业经历短期波动,但在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下,其长期发展潜力依然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马太效应持续显现,DCS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3从202

2025年11月24日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