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精密减速器行业分析:国产替代化进程将加速 下游需求持续走强

1、精密减速器概述

减速器又称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降低转速和增加扭矩的作用,主要由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轴、轴承、箱体及其附件组成,主要应用在机械传动领域。按照控制精度划分,减速器可分为一般传动减速器和精密减速器。一般传动减速器控制精度低,可满足机械设备基本的动力传动需求。精密减速器回程间隙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长,更加可靠稳定,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端领域。精密减速器种类较多,包括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精密行星减速器。

精密减速器分类

类别名称

谐波减速器

RV减速器

精密行星减速器

优点

运动精度高,传动比大、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惯量较小,能在密闭空间传递运动

有体积小、质量轻、传动比范围大、寿命长、精度保持稳定、效率高、传动平稳

高刚性、高精度、高传动效率、高扭矩/体积比、终身免维护

缺点

材料易疲劳损坏,损耗功率大,不具备自锁功能

零部件数量多、制造和装配难度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单级精密行星减速器减速比较小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小臂、腕部或手部

一般应用于多关节机器人中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的位置。

主要应用场合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用以降低转速,提升扭矩

终端领域

3C、半导体、食品、注塑、模具、医疗等行业中通常使用由谐波减速器组成的30kg负载以下的机器人

汽车、运输、港口码头等行业中通常使用配有RV减速器的重负载机器人

适用与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机械手、机床设备、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精密减速国产替代需求日益强烈

我国精密减速器行业发展较晚,市场份额主要有外资企业所占据且其产品售价较高、交货周期较长,严重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所以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的需求日益强烈。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产减速器出货量市场份额不足30%;工业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国产化率从2014年的11.4%上升到2021年的40.6%。

我国精密减速器行业发展较晚,市场份额主要有外资企业所占据且其产品售价较高、交货周期较长,严重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所以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的需求日益强烈。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产减速器出货量市场份额不足30%;工业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国产化率从2014年的11.4%上升到2021年的40.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精密减速器行业应用广泛,下游需求旺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精密减速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精密减速器应用广泛,下游包含移动机器人、新能源设备、高端机床、工程机械、电子设备、智能交通等高端制造业领域。随着国内制造业全面升级,精密减速器行业下游需求持续走强,部分企业产品已达国际水准且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局面,精密减速器产品国产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移动机器人领域

移动机器人是指应用于仓库、分拣中心、以及运输途中等场景的,进行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的机器人,常见有AGV、AMR及无人叉车等类。精密减速器作为其核心零部件、与伺服电机、控制器共同组成移动机器人驱动单元的精密减速器,其市场规模随着移动机器人规模上升而增长。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升级,叉车替换、仓储机器人等需求上升,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开启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78.1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373.5亿元。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升级,叉车替换、仓储机器人等需求上升,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开启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78.1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373.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伏领域

精密减速器主要应用于光伏设备的回转驱动。近年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持续利好和新兴市场快速兴起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8605万千瓦,截止2023年1-10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1.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78%。

精密减速器主要应用于光伏设备的回转驱动。近年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持续利好和新兴市场快速兴起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8605万千瓦,截止2023年1-10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1.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4.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程机械领域

精密减速器主要应用于盾构主驱动系统和顶管机的部位。随着地铁、隧道、水利、地下管廊等地下空间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盾构机和顶管机业也发展迅速,进而带动精密减速器行业需求上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22.9公里,同比下降0.9%;2022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085.17公里,其中四季度新增运营线路503.31公里,接近全年新增总长度的半数。根据《“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可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增长前景大。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22.9公里,同比下降0.9%;2022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085.17公里,其中四季度新增运营线路503.31公里,接近全年新增总长度的半数。根据《“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可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增长前景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需求上升、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为163.8亿元。细分市场中,按销售额占比来看,工业面扫描相机(2D面阵相机)、工业线扫描相机、智能相机(含视觉传感器)、3D相机(含3D采集设备)分别为12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激光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中游产品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激光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激光器、光学元件、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其中激光器作为激光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常见的激光器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等,用于控制激光束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我国部分运行中的变压器已使用多年,其结构设计、能耗水平、元器件质量、绝缘性能等与现行产品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设备老旧严重,亟需更新换代。因此,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2024年经济低迷,消费依然不及预期,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如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了市场信心,缓解了行业下降。2024年10-12月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设备更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主机产品产需两端都呈现增长。另外根据国统局数据显示,规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

2025年05月09日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冷链设备强劲增长 行业绿色节能发展趋势明显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冷链设备强劲增长 行业绿色节能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我国冷链设备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冷藏车销量为62956辆,同比增长16.29%,其中第四季度销量高达21575辆,同比增长80.97%。冷库求租量达1759.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51%;冷库出租量为36

2025年05月07日
RV减速器行业现状:下游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带动需求迅增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RV减速器行业现状:下游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带动需求迅增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自“十三五”以来,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及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万套)

2025年05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