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AI大模型向产业化、专业化进化 北京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AI模型简介

AI模型最初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进行训练(即小模型)。小模型的通用性差,换到另一个应用场景中可能并不适用,需要重新训练,这牵涉到很多调参、调优的工作及成本。同时,由于模型训练需要大规模的标注数据,在某些应用场景的数据量少,训练出来的模型精度不理想的情况,这使得AI研发成本高,效率低的情况。随着数据,算力及算法的提升,AI技术也有了变化,从过去的小模型到大模型的兴起。大模型就是Foundation Model(基础模型),指通过在大规模宽泛的数据上进行训练后能适应一系列下游任务的模型。大模型兼具“大规模”和“预训练”两种属性,面向实际任务建模前需在海量通用数据上进行预先训练,能大幅提升人工智能的泛化性、通用性、实用性,是人工智能迈向通用智能的里程碑技术。

、AI大模型总数

相比传统AI模型,AI大模型可解决AI过于碎片化和多样化的问题,极大提高模型的泛用性;具备自监督学习功能,降低训练研发成本;摆脱结构变革桎梏,打开模型精度上限。AI大模型优势突出,成为全球发展浪潮。截至2023年5月,美国已发布100个参数规模10亿以上的大模型。中国亦积极跟进,自2021年以来加速产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AI大模型总数已达238个,在全球范围占据先发优势。

相比传统AI模型,AI大模型可解决AI过于碎片化和多样化的问题,极大提高模型的泛用性;具备自监督学习功能,降低训练研发成本;摆脱结构变革桎梏,打开模型精度上限。AI大模型优势突出,成为全球发展浪潮。截至2023年5月,美国已发布100个参数规模10亿以上的大模型。中国亦积极跟进,自2021年以来加速产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AI大模型总数已达238个,在全球范围占据先发优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AI大模型地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AI大模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从地区发展情况看,北京市连续出台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等多项支持政策,释放明确信号、搭建伙伴平台、聚拢行业资源,助力AI大模型发展。在良好环境下北京已成为当前国内大模型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地区。

北京市大模型相关政策

政策 主要内容
《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
《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 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优质算力、高质量数据供给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大模型创新应用引领全国,每年落地10个以上重点场景商业化标杆应用并形成10个以上行业标杆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应用大模型技术实现突破性成长的标杆企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引领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持创新主体重点突破分布式高效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新型基础架构、深度超大规模图计算、超大规模模拟计算等基础平台技术
《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重点支持机器人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北京市AI大模型数量达115个,占全国AI大模型总数量的比重接近50%。截至2023年7月,中文综合能力排名前15名的大模型参数规模基本在百亿以上,其中过半大模型企业在北京。

根据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北京市AI大模型数量达115个,占全国AI大模型总数量的比重接近50%。截至2023年7月,中文综合能力排名前15名的大模型参数规模基本在百亿以上,其中过半大模型企业在北京。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AI大模型市场竞争

技术投入、核心人才和应用场景构成AI大模型核心壁垒,当前国内仍处研发和迭代的早期阶段,各个大模型的性能差异及易用性仍在市场检验的过程当中,竞争格局的明晰仍需一定时间。目前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在研发、模型、数据、应用等方面具备优势,布局完备,竞争力相对较强。

互联网巨头优势

优势 简介
算法模型 追随海外技术进展,研发突破是竞争关键。从技术路线来看,国内大模型主要追随海外进展。基于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更高的影响力以及BERT开源代码,前期我国企业在大模型领域的探索更多参考BERT路线。随着ChatGPT在人机对话领域的超预期表现验证了高质量数据+反馈激励(大模型预训练+小数据微调)的有效性,国内大模型技术路线也逐渐向GPT方向收敛。尽管模型架构设计的不同对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但国内大模型厂商在技术上基本同源,从而导致了现阶段较为相似的模型能力,而下一阶段对于GPT方向的研发突破将是竞争关键。
算力 1)互联网企业业务布局多元,用户基数庞大,海量数据高频更新,使得互联网企业自身对算力有大量需求,阿里、字节、百度、腾讯等头部互联网企业是全球芯片及服务器领域的重要客户。2)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为国内头部云厂商,在云计算中心、AI算力平台、超算中心等新型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上布局领先,如阿里云推出PAI灵骏智算服务,提供覆盖AI开发全流程的平台和分布式异构计算优化能力;腾讯云发布新一代HCC(High-PerformanceComputingCluster)高性能计算集群,算力性能较前代提升高达3倍。
数据 优质开源中文数据集稀缺,自有数据及处理能力构成模型训练壁垒。得益于开源共创的互联网生态,海外已有大量优质、结构化的开源数据库,文本来源既包含严谨的学术写作、百科知识,也包含文学作品、新闻媒体、社交网站、流行内容等,更加丰富的语料数据能够提高模型在不同情景下的对话能力。而受制于搭建数据集较高的成本以及尚未成熟的开源生态,国内开源数据集在数据规模和语料质量上相比海外仍有较大差距,数据来源较为单一,且更新频率较低,从而导致模型的训练效果受限。因此,大模型厂商的自有数据和处理能力构成模型训练效果差异化的核心。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海量用户、应用和数据,互联网企业在自有数据上更具特色化和独占性,叠加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能够通过数据优势带来模型训练成果的差异。例如,阿里在研发M6时,构建了最大的中文多模态预训练数据集M6-Corpus,包含超过1.9TB图像和292GB文本,涵盖百科全书、网页爬虫、问答、论坛、产品说明等数据来源,并设计了完善的清洁程序以确保数据质量。百度ERNIE模型的训练数据集中也运用了大量百度百科、百度搜索以及百度知识图谱等生态内数据,通过更高质量的数据保障了模型的训练效果。
资源投入 互联网厂商重研发投入,资金及人才实力领先。大模型的训练需要较高且可持续的研发投入,头部互联网企业兼具高资本密度和高人才密度优势。资金方面,2022年,腾讯/阿里/百度研发费用达614/567/233亿元,明显领先于行业相关公司。人才方面,根据脉脉人才库,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4个人工智能重要的技术方向上,互联网大厂是人才储备最丰富的企业。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以及极高的人才密度有望驱动头部互联网企业保持在AI及大模型领域的领先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AI视频生成技术逐步从实验阶段迈向实用化,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AI视频生成在B、C端持续渗透并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025年06月30日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我国人机界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70亿元,预计到2029年有望突破百亿元。目前,行业已经形成典型的极高寡占型市场格局,德国西门子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驱动人机界面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6月20日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价值量占比高达55%。数控系统装备的机床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近年来,为了提高工业竞争力,我国正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发展,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稳步提升,带动数控系统行业发展。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安防系统是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并在多领域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智能安防已经从传统的物理安防、数字安防发展到了智能化安防的新阶段。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