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成药行业分析:中药材原材料供给充足 药品集采拉开序幕

1、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或治疗疾病的需要,以中药材为原料配制加工而成的药品。中成药剂型由过去的膏、丹、丸、散粗放制作发展到如今的多种剂型精细制作,具体而言,中成药可根据剂型不同分为片剂、胶囊剂、丸剂等固体制剂、煎膏剂等半固体剂型、合剂等液体制剂以及气雾剂等气体制剂。

根据功能不同,中成药可以分为解表中成药(辛温解表中成药、辛凉解表中成药、扶正解表中成药、表里双解中成药)、泻下中成药(攻下中成药、润下中成药、峻下中成药)、清热中成药(清热解毒中成药、清热泻火中成药、清热解暑中成药、清虚热中成药)、温里中成药(温中祛寒中成药、温经散寒中成药、回阳救逆中成药)、理血中成药(活血化瘀中成药、止血中成药)等12大类。

中成药按功能分类

名称

简介

分类

解表类中成药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表、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统称为解表类中成药

辛温解表中成药、辛凉解表中成药、扶正解表中成药、表里双解中成药

泻下类中成药

以泻下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方剂的统称。分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等

攻下中成药、润下中成药、峻下中成药

清热类中成药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内热、火毒、湿热、瘟疫等多种里热证的中成药,统称为清热类中成药

清热解毒中成药、清热泻火中成药、清热解暑中成药、清虚热中成药

理血类中成药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调血火止血等作用,能治疗血证的中成药,统称为理血类中成药

活血化瘀中成药、止血中成药

温里类中成药

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散寒,回阳救逆,温通经脉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为主的中成药,称为温里类中成药

温中祛寒中成药、温经散寒中成药、回阳救逆中成药

固涩类中成药

凡以固涩药或固涩药配合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以治疗气、血、津、精耗散或滑脱病症的中成药,称为固涩类中成药

固表止汗中成药、制酸止痛中成药、涩肠止泻中成药、涩精止遗中成药、固崩止带中成药

开窍类中成药

凡以芳香醒神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醒神开窍作用,以治疗神魂窍闭证为主的中成药,称为开窍类中成药

凉开中成药、温开中成药

祛湿类中成药

以去除身体湿气为目的的中成药

燥湿和胃中成药、清热祛湿中成药、渗湿利水中成药、温化寒湿中成药、祛风除湿中成药

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

以祛痰、消痰、制止和减轻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成药

化痰止咳平喘中成药、燥湿化痰中成药、清热化痰中成药、润肺化痰中成药、温肺化痰中成药、治风化痰中成药、止咳平喘中成药

治风解痉中成药

治风解痉中成药治风解痉中成药是指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等作用,治疗风病的一类中成药

疏散外风中成药、平息内风中成药

补益中成药

是以补益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活动机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成药

补气中成药、补血中成药、气血双补中成药、补阳中成药、补阴中成药

其他

-

消导中成药、理气中成药、安神中成药、外用中成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中成药行业上游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小幅回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成药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中成药行业上游涉及为中成药行业提供原材料的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链下游是销售终端,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和电商等。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我国</strong><strong>中成药行业</strong><strong>产业链图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中成药制造以中药材为原料进一步加工而组成中药工业。2022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4358万亩,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材消费呈稳步增长态势,到2025年,全国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

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水平支出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医药产品需求扩大,进而推动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保持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38万亩,同比增长3.35%,产量达495.2万吨,同比增长4.48%。

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水平支出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医药产品需求扩大,进而推动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保持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38万亩,同比增长3.35%,产量达495.2万吨,同比增长4.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中成药行业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新态势

中成药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成药在治疗慢性病、各类疑难杂症方面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达227.7万吨,保持相对稳定。

中成药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成药在治疗慢性病、各类疑难杂症方面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达227.7万吨,保持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近年来,在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消费者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日益增加、种植技术升级、政策多重利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中成药市场规模达6064亿元,同比增长4.82%。

同时,近年来,在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消费者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日益增加、种植技术升级、政策多重利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中成药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中成药市场规模达6064亿元,同比增长4.8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中成药集采拉开帷幕,推动中成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而在2021年9月,中成药集采拉开帷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药品金额占全部采购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金额的90%。集中带量采购帮助企业树立合理收益预期,稳定中成药销量,同时推动中成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中成药行业经历湖北19省联盟,广东6省联盟,北京市,山东省,全国30省共五次带量采购。

我国中成药集采过往情况统计

中成药集采

品种数量(个)

中选结果

湖北19省联盟

76

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

广东6省联盟

132

174家企业,361个品种拟中选/备选。112个产品拟备选,平均降幅37.24%249个产品拟中选,平均降幅64.28%

北京市

84

带量联动拟中选44个品种,215个品规;带量谈判拟中选15个品种,26个品规,共241个品规拟中选,与限价相比,平均降幅0.1%

山东省

15

66家企业,137个产品中选,降幅多在50%以下,最大降幅87.97%

全国30省集采(湖北第二批)

42

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拟中选,平均降幅为49.3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为深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精神,由湖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联盟地区委派代表组成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下,代表上述地区相关医药机构开展中成药及相关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湖北省医疗保障局承担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

国家层面下设的联合采购办公室

联合采购办公室

成立时间

落地省市

办公室组成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

2019.1.1

上海

由试点城市各派1名代表组成,主任人选由试点地区推举确定,各试点地区代表作为副主任,负责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组织并督促执行集中采购的结果。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

2020.9.14

天津

由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具体承担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冠脉支架是首批带量采购品种

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

2022.9.9

湖北

由湖北省等30个省市区联盟地区委派代表组成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下,代表上述地区相关医药机构开展中成药及相关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