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力电池扩产带动锂电设备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浪潮势不可挡

、锂电设备发展背景

锂电设备领域最主要的下游应用场景为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带动下,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锂电设备也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19-2023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5%提升至37.3%。2018-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由56.9GWh增长至545.9GWh,2023年H1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293.6GWh,增速为36.80%。

数据显示,2019-2023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5%提升至37.3%。2018-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由56.9GWh增长至545.9GWh,2023年H1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293.6GWh,增速为36.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锂电设备市场规模

锂电设备是锂电池生产的基础,锂电池制作工艺复杂,整个生产过程涉及30 多道工序,需多种设备配套完成,因此,锂电设备在锂电池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锂电池产量增长,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由229亿元增长至100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由将达1240亿元。

锂电设备是锂电池生产的基础,锂电池制作工艺复杂,整个生产过程涉及30 多道工序,需多种设备配套完成,因此,锂电设备在锂电池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锂电池产量增长,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由229亿元增长至100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由将达124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锂电设备分类

根据生产工艺进行分类,锂电设备主要分为前段设备(电极制作阶段)、中段设备(电芯装配阶段),以及后段设备(后处理阶段)。锂电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情况主要由下游锂电池行业市场容量决定。目前我国锂电设备中前段设备占比最大,接近45%,包括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和分切机等。中段设备、后段设备分别占比35.71%、20.24%。

锂电设备分类

类别

生产工艺

工艺简介

相关设备

国内主要设备供应商

电极制作(前段)

搅拌

将正、负极固态电池材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溶剂搅拌成浆状

真空搅拌机

大族激光、金银河、北方华创

涂布

将搅拌后的浆料均匀涂覆在金属箔片上并烘干制成正、负极片

涂布机

璞泰来(新嘉拓)、科恒股份(浩能)、贏合科技 (雅康精密)、先导智能

辊压

将涂布后的极片进一步压实,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在涂布工序之后,裁片工序之前

辊压机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科恒股份(浩能)、金银河、北方华创

分切

将较宽的整卷极片连续纵切成若干所需宽度的窄片

全自动分切机

赢合科技、先导智能、科恒股份(浩能科技)、吉阳科技

电芯装配(中段)

制片

包括对分切后的极片焊接极耳、贴保护胶纸、极耳包胶等,用于后续卷绕工艺

制片机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科恒股份(浩能)

模切

将分切后的间隙涂布或连续涂布(单侧出极耳)的极片冲切成型,用于后续的叠片工艺

模切机

大族激光、海目星激光、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吉阳科技、北方华创

卷绕

将制片工序或收卷式模切机制作的极片卷绕成锂离子电池的电芯

卷绕机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 科恒股份(诚捷智能)北方华创、华冠科技

叠片

将模切工序中制作的单体极片叠成锂电池的电芯

叠片机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北方华创、吉阳科技

封装

将卷芯放入电芯外壳中

入壳机

深圳中基、东莞鸿宝、江西一诺

对电池盖板进行焊接

激光焊接机

联赢激光、大族激光

对焊接后、注液前的电芯进行干燥

真空干燥箱

时代高科、阿李股份、深圳信宇人、优睿特自动化

注液

将电池的电解液定量注入电芯中

全自动注液机

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吉阳科技

后处理(后段)

化成

进行充电活化并测量容量

化成机

先导智能(珠海泰坦)、杭可科技、星云股份、瑞能股份

分容

测试电池电性能指标和容量,并进行分级

分容机

先导智能(珠海泰坦)、杭可科技、星云股份、瑞能股份

检测

外观检测、内部结构检测

X-Ray检测设备

先导智能(珠海泰坦)、杭可科技、星云股份、正业科技、日联科技

组装( Pack)

自动化生产线组装

Pack设备

科恒股份(誉辰自动化)、华中数控(江苏锦明)、先导智能,君屹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

物流仓储自动化

仓储物流设备

今天国际,先导智能,天奇股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锂电设备国产化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电设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锂电设备制造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内从事相关设备制造的企业较多,其中掌握锂电设备技术、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主要有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兴诚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等。现阶段除个别设备部件外,国内厂商基本可以提供各类锂电生产主要设备,且部分国产设备在生产效率、精准度方面已逐渐接近甚至于超过国际厂商。锂电设备行业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根据数据,涂布设备、卷绕设备、分模切设备、组装线、检测设备国产化率均超过90%,叠片设备国产化率超85%。

我国各类锂电设备国产化率

设备 国产化率
涂布设备 >98%
卷绕设备 >98%
分模切设备 94%-97%
组装线 90%-96%
检测设备 90%-94%
叠片设备 88%-9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我国平面磨床国产化程度高与高端缺口并存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平面磨床国产化程度高与高端缺口并存 出口“量额齐升”

平面磨床作为磨床市场第二大品类,2025年一季度市场份额约15%,其发展深度受益于汽车、光伏、模具等多领域下游需求的协同拉动。行业整体国产化程度较高,头部国产企业占据主导,但高端供给仍需进口。不过贸易格局正持续优化,2025年1-9月逆差额大幅收窄,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在技术持续进步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行

2025年11月03日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