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顺酐行业分析:产能规模继续下降 但过剩压力仍达近七年来峰值

一、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顺酐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顺酐全称为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化学式为C4H2O3,室温下表现为针状白色晶体,有明显刺激性气味,具有易燃、易溶于水、易升华等特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品和有机化工原料。经过多年发展,顺酐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多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也是生产造纸助剂、酒石酸、油墨助剂、医药、涂料、润滑油添加剂等产品的核心化学原料。

现阶段,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正丁烷氧化法、苯酐复产法、C4烯烃法、苯氧化法等。其中,正丁烷氧化法和苯氧化法是应用最广泛的顺酐生产方法。苯氧化法是最早的顺酐生产工艺,这种方法生产技术较成熟,可选催化剂的种类较多,但具有高成本、高污染等缺点。随着我国环保要求逐渐严格,以及新兴正丁烷氧化法技术逐渐成熟,具有性价比高、绿色环保等优势,正丁烷氧化法逐渐取代了苯氧化法。目前,正丁烷氧化法在我国整体顺酐产能中的占比已经达到90%。

顺酐制备方法分类情况

制备方法

基本特点

苯氧化法

苯蒸气和空气(或氧气)在以V205-Mn03等为活性组分,A1203为载体的催化剂上发生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苯氧化法自1933年实现工业化到20世纪末,一直是顺酐的主要生产方法,工艺技术成熟可靠,主要技术专利商有美国SDAlusuisle/UCB(Lonza/UCB)和日本企业。其中以SD法应用最为普及

C4烯烃法

C4烯烃法是以混合C4馏分中的有效成分正丁烯、丁二烯等为原料,和空气(或氧气),在V205-P203系催化剂作用下经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其中正丁烯在反应过程中先脱氢生成丁二烯,再氧化生成顺酐。在反应过程中,除生成主产物外,还副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少量的乙醛、乙酸、丙烯醛和呋喃等。由于脱氢属于吸热反应,而且副产物较多,采用混合C4烯烃氧化制顺酐的企业很少。

苯酐复产法

在由邻二甲苯生产苯酐时,可以副产得到一定数量的顺酐产品,其产量约为苯酐产量的5%。在苯酐生产中,反应尾气经洗涤塔除去有机物后排放到大气中,洗涤液为顺酐和少量的苯甲酸、苯二甲酸等杂质,经浓缩精制和加热脱水后得到顺酐产品。

正丁烷氧化法

正丁烷在V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正于烷氧化法由于原料价廉、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欧美等国家正丁烷资源丰富等原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代表了顺酐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顺酐行业现状分析

1、顺酐行业产能分析

目前,我国顺酐行业落后闲置产能仍整体较高,导致国内顺酐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剩情况,并且再加上下游BDO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主要企业大量开展扩产计划,产能持续走高,产能过剩愈发严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顺酐总产能为151.6万吨,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45%;较2021年净减少17万吨,同比降幅10.08%;2022年新投产产能为24万吨,全部为正丁烷法顺酐产能;淘汰产能41万吨,基本为存量长期闲置,以苯法闲置产能为主。

目前,我国顺酐行业落后闲置产能仍整体较高,导致国内顺酐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剩情况,并且再加上下游BDO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主要企业大量开展扩产计划,产能持续走高,产能过剩愈发严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顺酐总产能为151.6万吨,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45%;较2021年净减少17万吨,同比降幅10.08%;2022年新投产产能为24万吨,全部为正丁烷法顺酐产能;淘汰产能41万吨,基本为存量长期闲置,以苯法闲置产能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顺酐行业相关企业产能投建分析

从产能分布来看,我国顺酐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齐翔腾达、惠州宇新、亚邦化学等企业中。同时,随着后续产能陆续投产,顺酐大型化、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行业龙头企业产能优势不断凸显。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3年下半年我国顺酐新增产能将迎来第一波集中投产周期,据统计,顺酐新产能计划投产及待投产的产能总计160万吨,目前确认投产装置在50万吨。

2022年我国顺酐行业头部企业前10名及其产能

企业名称

产能

恒力石化

84万吨

齐翔腾达

40万吨

濮阳盛源

29万吨

烟台万华

20万吨

惠州宇新

15万吨

仪征化纤

12万吨

江宁化工

10万吨

河北新启元

10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顺酐行业产能扩建相关事件

企业名称

产能扩建

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

目前惠州宇新有115万吨/年顺酐装置建成投产,110万吨/年丁酮联产13万吨/年乙酸乙酯装置试生产中,还有112万吨/1,4-丁二醇(BDO)装置正在建设当中。本项目拟对现有的15万吨/年顺酐装置进行扩能改造,新增包括一台顺酐反应器及其配套设备、管线,新增5万吨顺酐产品

河北博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由河北博航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的一期年产5万吨顺酐、8万吨合成氨,二期年产5万吨顺酐、9万吨BDO6万吨PBS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已经在202111月完成备案,企业正在和各大生产商预订生产设备,计划在20246月投产。该项目一期建设年产5万吨顺酐、8 万吨合成氨装置,二期建设年产5万吨顺酐、9万吨BDO6万吨PBS装置以及项目配套的PBS产品包装。二期计划202411月开工,至202510月完工。

博航新材料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是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6.53亿元。项目生产的顺酐、BDOTHF、合成氨等产品,可作为周边企业生产树脂、涂料、医药、化肥等的原料;生产的PBS产品属于高端完全生物降解树脂,广泛用于环保包装、餐具、农用薄膜、一次性医疗用品、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瑞来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

总投资12.8亿元的瑞来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顺酐装置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营,届时将建成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顺酐装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27

瑞来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20万吨/年顺酐装置及配套工程项目。以C4为原料,通过分离得到的正丁烷催化氧化制取市场紧俏的顺酐产品。该项目技术工艺先进。技术稳定、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收率高、能源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顺酐行业产量及消费量分析

随着国内顺酐产能持续扩张,供应端保持增势,产量呈现增长。在需求方面,虽然国内顺酐对外出口不断走高,但需求却呈现收缩态势,导致总需求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顺酐产量达到113.14万吨,同比增长10.11%,总消费量约为101.72万吨,同比下降3.60%。根据测算结果可知,我国顺酐供需差值已达到11.42万吨,成为自2015年以来的最大值,这也说明2022年顺酐行业过剩压力也达到近七年来的峰值。

随着国内顺酐产能持续扩张,供应端保持增势,产量呈现增长。在需求方面,虽然国内顺酐对外出口不断走高,但需求却呈现收缩态势,导致总需求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顺酐产量达到113.14万吨,同比增长10.11%,总消费量约为101.72万吨,同比下降3.60%。根据测算结果可知,我国顺酐供需差值已达到11.42万吨,成为自2015年以来的最大值,这也说明2022年顺酐行业过剩压力也达到近七年来的峰值。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2年我国行业产量增长、需求下降因素分析

<strong>2</strong><strong>022</strong><strong>年我国</strong><strong>顺</strong><strong>酐</strong><strong>行业</strong><strong>产量增长、需求下降因素分析</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