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迎来持续增长 国产程度逐年升高

一、行业相关定义

细胞培养指从生物机体中取出单个细胞,并将它们在有利于生长的人工环境中培养,是生命科学及生物制药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便是细胞体外培养中最关键的一步。

培养基是指人工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营养环境,并能够在体外维持正确的pH、渗透压,并提供细胞生存及增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生物制品的制备和生产均需细胞培养基,其性能可以直接影响产物表达量的高低,进而影响药物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生物制品的制备和生产均需要依赖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的关键核心原材料。细胞培养技术是指从生物机体中取出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或直接从生物机体取出的单个细胞,并将取出的细胞在有利于生长的人工环境中培养。动物细胞体外培养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即为选择适当的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基通常包含培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调节细胞周期的化合物。典型的细胞培养基还包括补充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和血清等。细胞培养基对细胞成长意义重大,可提供细胞营养成分、提供促生长因子及激素、调节渗透压、调节 pH 并提供无毒、无污染的细胞生长环境。

二、行业发展现状

自 19 世纪末使用温生理盐水作为培养基至今,细胞培养基已经历了 100 多年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了无血清培养基,减少了使用动物血清引进外源病毒的风险,极大地推动了细胞培养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当前细胞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为:防止污染、改进培养方法、设计新型培养容器以及设计不同培养液等。

近年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增长,对于细胞培养基这样的基础性产业需求也持续增加,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迎来持续增长,并且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行业发展迎来了加速发展,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新冠疫情带来的爆发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增长的趋势仍然将维持下去。2022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31.52亿元,保持较高的增速趋势。

近年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增长,对于细胞培养基这样的基础性产业需求也持续增加,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迎来持续增长,并且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行业发展迎来了加速发展,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新冠疫情带来的爆发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增长的趋势仍然将维持下去。2022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31.52亿元,保持较高的增速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细胞培养基根据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经典培养基(含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化学界定培养基等)。其中,无血清培养基具备多方面的优势:①培养基化学组成明确可控;②培养基性能受原料批次影响小;③培养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大降低;④明晰的组分有利于下游分离和纯化;⑤有利于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化;⑥有利于提高细胞表达量;⑦有利于降低成本;⑧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等。因此无血清培养基被认为是生物制药行业(含高端疫苗产品)的最佳选择和未来发展方向。

细胞培养基根据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经典培养基(含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无蛋白培养基、化学界定培养基等)。其中,无血清培养基具备多方面的优势:①培养基化学组成明确可控;②培养基性能受原料批次影响小;③培养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大降低;④明晰的组分有利于下游分离和纯化;⑤有利于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化;⑥有利于提高细胞表达量;⑦有利于降低成本;⑧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等。因此无血清培养基被认为是生物制药行业(含高端疫苗产品)的最佳选择和未来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而尽管经典培养基前景不如无血清培养基,但其仍然有着特定的市场,并且在市场需求长期旺盛的情形下,也有着不错的增长空间。2022年,我国经典培养基市场规模9.71亿元。

而尽管经典培养基前景不如无血清培养基,但其仍然有着特定的市场,并且在市场需求长期旺盛的情形下,也有着不错的增长空间。2022年,我国经典培养基市场规模9.71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供需规模情况

1、供应情况

一直以来我国细胞培养基发展相对落后于国外同行,国内供给也不是很充分,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国产培养基企业,但仍然满足不了国内对于细胞培养基的需求。2022年,国内细胞培养基产量约为1900.57吨。

一直以来我国细胞培养基发展相对落后于国外同行,国内供给也不是很充分,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国产培养基企业,但仍然满足不了国内对于细胞培养基的需求。2022年,国内细胞培养基产量约为1900.57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需求情况

受惠于下游药物市场的不断增长,处于上游的培养基市场也将不断扩大。中国抗体、疫苗、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等仍处于早期阶段,培养基市场需求一直保持较为旺盛的水平,预计未来这样的情形仍将保持较长的时间。2022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量大约为5207.05吨。

受惠于下游药物市场的不断增长,处于上游的培养基市场也将不断扩大。中国抗体、疫苗、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等仍处于早期阶段,培养基市场需求一直保持较为旺盛的水平,预计未来这样的情形仍将保持较长的时间。2022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量大约为5207.05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中国培养基市场中,国产培养基的比例逐年增高,国产化率在2022年达到36.5%。国产化率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国产培养基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改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产培养基厂商在本土市场灵活高效的供应链和市场推广策略等因素。

中国培养基市场中,国产培养基的比例逐年增高,国产化率在2022年达到36.5%。国产化率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国产培养基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改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产培养基厂商在本土市场灵活高效的供应链和市场推广策略等因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竞争格局中,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市场中的主要竞争者为三大进口厂商即赛默飞、丹纳赫和默克,其余竞争者包括其他国产厂商与其他进口厂商。近年来,生物药尤其是抗体以及疫苗产品的研发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培养基市场需求的大幅提升。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国产厂商培养基产品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在医保带来药品价格下降以及进口产品供货有风险的环境下,作为生物药生产上游耗材的细胞培养基市场的对进口依赖程度逐年下降,国产程度逐年升高。(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