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3年全球基因递送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全球基因递送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基因递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基因递送技术是一种将外源遗传物质定点递送至靶细胞内并进行表达的技术,是众多基因研究及应用领域的重要底层技术之一。基因递送技术对于加速生命科学研究与基因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至关重要性,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

全球基因递送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颁布部门 主要内容
1991 人体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考量Points to Consider(PTC) in Human Somatic Cell and Gene Therapy FDA 首次提出了使用细胞和因治疗应思考和注意的方向
1998 人体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指南Guidance for Industry: Guidance for Human somatic Cell Therapy and FDA 更新井替换了1991年的PTC,旨在为制造商提供有关生产,质量控制测试。基因治疗用重组载体和临床前试验管理方面的最新监管信息
2003 中止使用逆转录病毒改造血波干细胞基因的临床试验Temporary Halt on Gene Therapy Trials UsingRetroviral Vectors in Blood Stem Cells FDA 一种逆转录病毒在法国一项基因疗法实验中引发-个儿童罹患白血病。因此,FDA 将所有涉及逆转录病毒载体和针对免疫缺陷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暂停,要求所有类似试验不能再纳入新的临床病例
2011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产晶的效能试验Potency Tests for Cellular and Gene Therapy Products FDA 此指南为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制造商等提供有关效能测试的建议,以支持IND或BL A申请
2012 基因治疗药物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设计修改Design modifications of gene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during development EMA 介绍了特定的基因治疗药物产品的监管考虑,对申请档案中可能需要的研究类型作了深入分析,以支持开发过程中对产品设计的修改
2013 在研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临床前评估指南Guldance for Industry: Preclinical Assessment of Investigational Products FDA 规定了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产品都适用的临床前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临床前研究目标、对临床前研究设计的总体建议、试验动物物种选择等
2018 基因治疗药物产品的质量、非临床和临床方面的指导原则Guidelineonthequality, nonclin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gene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EMA 指南是对2001年《关于基因转移药物产品的质量、临床前和临床方面的指导说明》的修订。指南定义了科学原则,并为开发和评估拟用于人类并提交市场授权申请(MAA)的基因治疗药物产品(GTMPs)点是对GTMP的质量、安全和疗效要求
2020 在产品制造和患者随访期间,测试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具有复制能力的逆转录病毒Testingof Retroviral Vector-Based Human Gene Therapy Productsfor Replication Competent RetrovirusDuring Product Manufacture and Patient Fllow-up FDA 建议对复制感受态逆转录病毒(RCR)进行测试,以排除基于载体的人类基因治疗产品中RCR的存在。该指南提供了有关在基于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以及对患者进行后续随访期间进行RCR测试的建议,包括测试的材料、数量和方法
2021 含有转基因细胞的医药产品的质量、非临床和临床方面的指南-修订版1Guideline on quality, non clin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medicinal products containing genetically cells Revision1 EMA 基因治疗产品方面取待的经验。该修订版也纳入了对使用包括CAR-T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基因组编辑等新技术开发的转基因细胞的指导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

利好政策持续发布下基因递送领域正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吸引大量资本进入。2017-2022年全球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由64.6亿美元增长至92.1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球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将达99.6亿美元。

利好政策持续发布下基因递送领域正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吸引大量资本进入。2017-2022年全球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由64.6亿美元增长至92.1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球科研基因载体投入规模将达99.6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基因递送CROCDMO市场规模

除科研基因载体外包服务外,基因递送外包服务还包括基因载体CRO服务以及基因载体CDMO服务等。随着基因药物研发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基因递送CRO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8.7亿美元增长至19.1亿美元。随着基因药物获批数量增加,全球基因递送CDMO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0.3亿美元增长至35.4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球基因递送CRO、CDMO市场规模将达23.5亿美元、46.9亿美元。

除科研基因载体外包服务外,基因递送外包服务还包括基因载体CRO服务以及基因载体CDMO服务等。随着基因药物研发热度持续升温,全球基因递送CRO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8.7亿美元增长至19.1亿美元。随着基因药物获批数量增加,全球基因递送CDMO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0.3亿美元增长至35.4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球基因递送CRO、CDMO市场规模将达23.5亿美元、46.9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基因递送代表企业

尽管技术发展较快,基因递送仍属于全球范围内的新兴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定型。目前全球代表基因递送企业包括Azenta、Lonza、OxfordBioMedica、Catalent、金斯瑞云舟生物等。

全球基因递送代表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 基本情况
Azenta Azenta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从事自动化、真空设备、仪器仪表解决方案、生命科学相关业务的厂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从事的基因组研究和基因技术应用相关业务包括:提供高通量测序、Sanger测序、合成、分子生物学服务、病毒包装、克隆与突变、质粒DNA制备与基因编辑以及GLP标准规范服务。
Lonza Lonza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全球领先的综合医疗保健解决方案供应商,瑞士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物技术服务、小分子药物服务、细胞与基因技术服务以及胶囊与健康原料生产等。多年来,Lonza主要向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提供CDMO服务。
0xf ordBi oMledi ca 0xfordBi oledi ca成立于1995年,是全球领先的基因治疗集团,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OxfordBi oMledi ca目前建立了行业领先的慢病毒载体递送系统LentiVector@平台,致力于实现慢病毒载体生产的产业化。
Catalent Catalent成立于200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提供腺相关病毒以及其他病毒载体、疫苗、溶瘤病毒和CAR-T免疫治疗开发和生产相关的全方位服务,具体包括:提供从药物开发到药物生产、灌装和包装的综合解决方案,聚焦商业化生产的工艺开发与放大;面向临床试验且符合GIP规范的生产,关于药品的生产工艺和验证方法的分析服务。
金斯瑞 金斯瑞是一家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服务供应商,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命科学服务与产品、生物制剂开发服务、工业合成生物产品以及细胞疗法。其中,生命科学服务与产品主要涵盖基因合成、引物合成、多肽合成、蛋白质表达与工程等,生物制剂开发服务主要涵盖基因治疗领域内的生物药发现、 抗体蛋白药CDMO、质粒、慢病毒和腺相关病毒CDMO等。
和元生物 和元生物是一家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以及为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药明生基 药明生基是药明康德旗下一家细胞和基因疗法的CDMo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基因治疗用产品、基因载体的研发、生产以及其它服务。
吉凯基因 吉凯基因成立于2002年,以标准化科研平台为基础,将临床中存在的待解决问题和治疗策略作为研究起点;为中国研究型医生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者等提供科研产品和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