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洁净室是高端精密产品生产质量的守护者
洁净室是一种控制空气中微小颗粒、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污染物的特殊空间,可以在室内控制温度、湿度、压力、气流速度和方向、噪音、电磁干扰、微振动、照度和静电等因素,以达到特定需求下所规定的洁净度等级。洁净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制药、生物医学、光学与航空航天等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洁净室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洁净室主要分成两大类分别为工业洁净室、生物洁净室。其中,工业洁净室以无生命微粒为主要控制对象,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生物洁净室以无生命悬浮微粒和微生物等生命微粒为主要控制对象,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医院手术室等领域。
洁净室分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产业转移推动中国洁净室行业快速发展,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3587亿
随着电子信息、医药医疗、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全球的洁净室工程市场不断向亚洲地区转移,激发我国洁净室工程行业市场潜力。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为2407.3亿元,同比增长12.17%,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86.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洁净室工程新建面积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随着下游市场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洁净室需求增长,新建面积随之快速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洁净室工程新建面积由2548万平米增长至3821万平米,CAGR为8.4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洁净室下游百花齐放,IC半导体或将成为主战场
而从下游市场来看,除电子工业外,医药医疗、精细化工、食品等工业亦是洁净室工程的重点需求领域,而锂电池制造、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也将带动洁净室应用的进一步拓展,下游百花齐放。根据相关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是洁净室行业主要下游领域,2021年占比高达54.4%;其次为医药及食品占比15.1%;医疗行业占比9.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领域主要企业以及推动力
下游主体 |
推动力 |
代表企业 |
半导体(电子) |
国产替代 |
中芯国际、海思 |
光电设备(电子) |
OLED增量替代LCD |
群创光电、友达光电 |
医疗医药 |
人口老龄化 |
恒瑞医药、复星医药 |
食品饮料 |
食品安全 |
可口可乐、桃李面包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半导体国产化亟待加速,洁净室行业率先受益
近年来,我国对半导体行业高度重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等多项利好半导体国产化的政策密集出台,我国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对洁净室需求与日俱增。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近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随着半导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建厂及扩产热潮,有利于带动洁净室厂房快速建设。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3-2028年我国计划在半导体产业投资1180亿美元。同时,由于全球8英寸晶圆加工业务有望向我国转移,这将带来庞大的洁净室建设需求,为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4年中国大陆将增加12英寸晶圆厂8座,占全球新增12英寸晶圆厂总数的一半。
中国晶圆厂商投产线及未来规划
公司 |
2022年资本开支 |
投产线及未来规划 |
中芯国际 |
63.5亿美元 |
1、中芯深圳23.5亿美元;2、中芯京城497亿元;3、中芯临港88.7亿美元;4、中芯西青75亿美元。 |
华虹半导体 |
133亿元 |
2023年预计资本开支8.85亿美元(无锡一期12英寸工厂和三个8英寸工厂),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7-9亿美元(无锡二期12英寸工厂) |
华润微 |
24亿元 |
设立了控股子公司润鹏半导体(深圳),建设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聚焦40纳米以上模拟特色工艺,项目规划总产能4万片/月 |
晶合 |
92亿元 |
1、后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工艺平台研发项目6亿元;2、微控制器芯片工艺平台研发项目3.5亿元;3、40nm逻辑芯片工艺平台研发项目15亿元;4、28nm逻辑及OLED芯片工艺平台研发项目24.5亿元。 |
士兰微 |
48亿元 |
1、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2、SiC功率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3、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 |
中芯集成 |
114亿元 |
公司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25亿元,募投资金将用于公司8英寸产线、MEMS和功率芯片制造及封测产能扩产 |
合计 |
865亿元 |
-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医药政策加码,帮助生物洁净室需求总量提升
“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生物医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助力我国医药板块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医药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有望达17977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生物药、化学药、中医药市场分别有望达4975亿元、9383亿元、4818亿元,从而带动生物洁净室工程的需求稳步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制药以外,以医疗洁净室为代表的需求亦有望扩容。国家药品监管管理局发布的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医药制造行业的生产过程更关注微污染防控,大量制药企业的洁净室厂房面临升级改造。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我国医用洁净装备及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30.51亿元,主要来自于洁净手术部新建和改建、ICU新建以及检验科、消毒供应中心等其他洁净单元的新建。
我国医用洁净装备及系统市场规模
分类 |
细分领域 |
市场规模 |
洁净手术部 |
新建 |
约72.80亿元 |
改建 |
约53.06亿元 |
|
ICU |
新建 |
约37亿元 |
其他洁净单元 |
检验科 |
约34亿元 |
消毒供应中心 |
约66.4亿元 |
|
生殖中心 |
约3.74亿元 |
|
产房 |
约16亿元 |
|
静配中心 |
约27亿元 |
|
血液透析中心 |
约20亿元 |
|
合计 |
- |
约330.51亿元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医药厂商不断升级医疗器械和增建医疗厂房,预计2023年医药制造行业资产总计为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70%。而洁净室作为主要医药生产设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厂商资本开支约为385.3亿元,其中约为50%用于设备采购,剩余50%用于厂房建设,洁净室设备投资占厂房建设资本开支约为20%,洁净室设备投入占生物医药资本开支比例为10%,由此可测算出2022年我国生命科学洁净室市场规模约为38.53亿元。
中国生物医药厂商资本开支、投产线及未来规划
公司 |
2022资本开支 |
投产线及未来规划 |
药明康德 |
164.5亿元 |
计划2023年投入资本开支80-90亿元,加大对PROTAC、寡核苷酸药等新分子药物的研发投入 |
药明生物 |
118.1亿元 |
2021年药明生物生命科技园项目(70亿元)、2023年生物药CDMO项目(353亿元) |
普洛医药 |
70.0亿元 |
2023年新冠口服药SIM0417项目(17.67亿元),CDMO运行项目(20亿元),临床新项目(50亿元) |
金斯瑞生物科技 |
27.0亿元 |
2021年获10亿元融资,用于细胞治疗CDMO;2023年获2.5亿元融资,用作加速合成生物学管线的研发进程 |
艾德生物 |
4.3亿元 |
2022年多基因肿瘤诊断产品(1.22亿元),艾德上海试验项目(2.95亿元);2023年LDT产品开发(0.37亿元) |
智飞生物 |
1.4亿元 |
2023年ACYW135多糖疫苗项目(2.14亿元),与默沙东签署采购HPV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等协议产品(1亿元) |
合计 |
385.3亿元 |
-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